诸葛智能:长安追望理想国“长安”

8月29日,长安汽车第二届科技生态大会开幕,会上长安汽车发布了智能品牌“诸葛智能”。并首度亮相“新汽车”CD701原型车。长安汽车智能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当下,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世界,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而中国,凭借着全球第一的生产与消费量,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深刻蜕变,对于所有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而传统国企长安汽车已经悄然地冲在了潮流前头,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诸葛”赋能,长安“大脑”
发布诸葛智能品牌是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一大重头戏。它将为用户带来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更贴心的智能交互和更丰富的智慧生态,打造全场景的智慧出行新体验。

2021年,长安汽车发布了打造新汽车、构建新生态的战略。而诸葛智能无疑是这个战略之下一个重要阶段性成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交互是汽车智能的重要体现,有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用户才能有更高品质的智能体验。“诸葛智能”拥有“交互策略脑”,它具备了高智商和高情商,“更懂我、更有趣、更自然”。与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长安汽车从智慧识别到智慧分析,再到智慧策略与智慧执行的4个核心维度中,打造了12个智能引擎,构建出可持续进化的“交互策略脑”。

智能驾驶方面,“诸葛智能”拥有“智驾策略脑”,基于安全、效率、舒适、连续、进化的底层原则,针对行车、汽车、安全三大场景,构建936核心技能,推出无忧领航、轻松巡航、放心泊车、安心护航四大服务,打造了场景自学习、体验自进化、风格自适应的智驾策略脑。

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还首发亮相了“新汽车”CD701原型车,它是对于未来物种的前瞻设想,集中呈现了长安汽车对于新汽车外观、功能的创新理解。外观上,它集SUV的大气与皮卡的炫酷于一身。内饰上,则打造了全新移动家居,为用户创造全新感官体验,实现即想即得。
功能上,它既可以是大床房、会议室,也可以是观景露台、会客厅。它兼容海量APP,相当于同时拥有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多设备主机,未来甚至可以化身为储能单元和算力中心。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CD701原型车是长安汽车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首个“新汽车”项目,原型车的发布也意味着SDA软件驱动架构的正式落地。它是长安汽车全力推进“软件定义汽车”的具体实践方案。
目前,长安汽车实现了SDA架构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了集中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打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中央+区域”环网电子电气架构;形成了服务化的软件架构,分离了底层软件和应用软件;打造了标准化与抽象化的硬件架构,推动了硬件模块化和平台化。其目标是为新汽车产品提供集中式的硬件架构、服务化的软件架构。

承压转型,成效显著
智能化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计划的重要内容。第三次创业计划于2017年启动。五年的时间,长安汽车展现了高效的执行力与创造力。特别是对于长安这样一样一个国企而言,这一点更显可贵。
长安汽车深知软件、智能对于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从传统车企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企业转型的必然性与大趋势,因此,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长安汽车积极推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与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

特别是近两年多时间里,长安汽车加速推进转型进程,从品牌到产品,到底层架构,成果频现。阿维塔品牌成立、深蓝品牌发布,深蓝首车SL03上市,CHN、EPA1平台推出等等,节奏紧凑,成绩斐然。
在新技术突破方面,掌握新一代超集电驱、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长安智慧芯SVDC,智能泊车技术继续保持领先。

落实到数据上,同样喜人。2022年1-7月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阿维塔11订单已突破2万辆,深蓝SL03累计大订已超3万辆,长安Lumin首月订单突破3万辆。
密集发布来源于长期积累之下的集中爆发,而这离不开长安汽车对于智能化的积累与重视,对于自主研发与企业转型的执着与果断。2017年,当年长安汽车净利润骤降超30%,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23%,面对重重压力,长安汽车毅然开启了转型进程。行至今日,成果初显。

就智能化方面而言,长安汽车已掌握了视觉感知、多模融合等200余项核心技术,其中集成式自适应巡航(IACC)、遥控泊车(APA5.0)、远程智能泊车(APA6.0)等26项技术国内首发。在市场化上,智能化对于业绩提升也助力不小。从目前来看,长安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100%联网。

在整体销量上,长安汽车实现了三年连续增长,市占率也从2018年的3.7%提升至2021年的5.9%。
决战下半场,理想“长安”
《亮剑》里说,一支部队的气质由它的首任长官所决定。同样,一个企业的作风也与它的出身息息相关。长安汽车的前身源于160年前的上海洋炮局,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企业,深深地传承了部队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高效作风。同时,对于自主研发的执念也很早就在长安人心中扎下了根。

1998年第一次创业成功后,长安汽车并没有沉醉于可观的销量。从1999年开始就将每年营收的5%投入研发,还派人出国学习。当时很多人都佩服其胆识与魄力。也正因此,长安汽车将自主研发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朱华荣也曾说,长安没有前30年做小型车的积累,就没有今天的UNI-T。
前两次的创业都为长安汽车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而今,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长安汽车全力推动第三次创业,坚定推进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在持续积蓄着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动力。

也许是国企、军工基因的双重叠加,长安谨慎,能耐得住性子。可一旦确定目标与战略,其执行力又是惊人的。
在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分享了对于未来的规划——“我们将以‘北斗天枢’计划为主线,聚焦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管理,全力抢占产业竞争的‘下半场’制高点,坚定不移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到2025年,陆续推出30余款智能网联全新产品。”
为此,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智能化、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智能化、软件及新能源研发人员超1万人。到2030年,将实现长安品牌智能网联汽车销售450万辆。

机遇钟意有准备的人,中国是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能源市场,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主导的新一轮竞争中,不应该只做旁观者、追随者,有理由成为世界级车企的一员。
而长安汽车正在凭借执着与高效,向这个目标持续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