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引进R-27空空导弹的往事
在1998年,因为边境纠纷等原因,东非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之间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于是苏27与米格29的对决,就成了当时世界关注的焦点。几场空战下来,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超视距空战中双方战机发射的数十枚R-27中距空空导弹几乎全部脱靶(据战后统计仅有两枚击中目标),事后有不少人将R-27戏称为“斯拉夫烧火棍”,这也给俄罗斯这款先进空空导弹的真实性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战性能不佳必定会影响R27空空导弹的销售量,可是非常让人意外的是,在这场战争后我国依然从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购买该型导弹,就这样前前后后买了上千枚。在该型导弹爆出“严重脱靶”后,我国仍然坚持大批量引进,这样做怎么看都像是在踩雷。可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呼意外,虽然这批空空导弹在空军打靶训练中依旧表现不佳,但是在我国的多重努力下,最终不仅降服了“斯拉夫烧火棍”,甚至还玩出了花样。

不买就没有弹用,我国空军冒险买R-27空空导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海峡对岸突然花巨资分别从美国和法国引进了大批F-16A/B战机和幻影2000-5型战机,同时配套的还有上千枚AIM-7M、AIM-9S、米卡等不同类型的空战武器,这对仍在大量使用歼6/7/8战机的中国空军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因为如此,从1992年开始,我国分批次从俄罗斯方面引进了近百架苏27战机及其生产线,与此同时还引进了大批该型战斗机的配套武器系统,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R-27中距空空导弹。

作为苏联三角旗设计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所研发生产的一款第三代中距空空导弹,R-27总体性能指标类似于美国的AIM7“麻雀”空空导弹。该型导弹按不同导引头可分为R和T两种型号,其中R-27R装有一具9B-1101K型半主动雷达寻标头,具备有在30千米的距离内锁定RCS值为5平方公尺的目标,有效射程一般在50公里左右,增程型R-27ER型最远射程为75公里。

而R-27T导弹则装有一具36T型红外线寻标头,该型导弹主要通过捕获高温红外信号来捕捉空中目标,其有效射程为40千米,增程型R-27ET射程可到70公里左右。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在性能方面,R-27的许多技术指标都超过了美军战斗机普遍使用的AIM-7F/M“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在射程、速度以及战斗部威力甚至还略强于美军的AIM-120A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就中程空空导弹技术而言,当时的我国在这一领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一些差距。虽然早期捡到了美军先进AIM-7D空空导弹的许多关键零部件,但是由于技术有限,仿制的霹雳-4空空导弹在抗干扰以及跟踪性能方面远不及原版,因此该项目最终只能下马。80年代我国又在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发了霹雳-11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但通过与俄制R27导弹相比发现,霹雳-11除了价格优势外,性能并不比R-27强。因此,在引进苏27时,我国顺手购买了大批R-27空空导弹,这也是我国空军第一次拥有性能比较可靠的超视距作战载体。因此,即使有可能是雷区,我们也得试着踩一踩。

上千枚导弹成“斯拉夫烧火棍”,我国抓住机遇解决脱靶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我军很快便发现了R-27的脱靶问题,以至于在当时我军内部流传了这样一句话:R-27打靶结果很惨淡,脱靶是常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R-27R半主动雷达空空导弹发射后,需要依据雷达数据调整与修正飞行轨迹,这意味着在导弹发射以后,母机不能做大幅度机动。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的拖沓,苏27战斗机在发射R-27R导弹发射后甚至不能做超过2g的动作。同时,也导致采用红外制导R-27T导弹的命中率也不理想。

据悉,R-27T导弹不具备全半球发射能力,而且捕捉不了飞机蒙皮红外辐射,只能依照发动机尾喷管高温红外信号寻找目标。这意味着该型导弹不具备迎头攻击目标的能力,这一点甚至还不如美军的AIM-9L近距格斗导弹。加之埃厄战争中R-27导弹表现不佳,更让我们意识到升级手中近千枚R27导弹的必要性。虽然俄罗斯手中拥有更先进的升级版R-27导弹,但是由于技术保密原因,俄罗斯并不愿意向我国提供升级版R-27技术。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我们为R-27脱靶问题而苦恼时,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突然找上门来。原来,乌克兰的阿尔乔姆公司也曾参与R27项目的研究,所以苏联解体后在空空导弹技术上乌克兰同样也分得了一杯羹。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危机,乌克兰境内的许多军工企业都面临着破产,恰逢90年代我国审时度势地启动了“双引政策”,开始大范围引进技术和人才。因此在看到我国无法获得升级版R-27导弹后,乌克兰阿尔乔姆公司主动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大使馆与我方取得了联系,而我方在仔细考虑之后也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据悉,阿尔乔姆公司所提供的升级版R-27空空导弹,换装了基辅雷达厂所研制生产的“阿加特”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其抗干扰性以及跟踪目标的能力,远强于俄罗斯原版产品。而且乌克兰还对导弹发动机技术做了些改进,使得新版R-27导弹的最大射程几乎提升至原版的2倍以上。在向乌方采购数百枚升级版R-27空空导弹的同时,乌克兰还同意提供技术为我国此前购买的数百枚R-27T/R导弹进行改装升级。这不仅有效提高了我国空军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而且还为我国研制空空导弹提供了大量技术经验,当然也为逆境中的阿尔乔姆公司提供了起死回生的机会。

其实阿尔乔姆和中国空军能建立联系也很不容易,此中还有一段小插曲。中国最早一批苏27战斗机及其配套武器,都采购自苏霍伊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在向乌克兰44家公司转包其订单后,最终完成了对华供货。当时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成为两个国家,但在军工生产上却一时很难切断联系。苏联消失了,军工生产体系仍然密切相关。仅凭俄罗斯一国是无力完成中国订单的,因此向乌克兰转包一些项目也在所难免。这些转包出去的子系统中,就包括苏-27的主要武器:R-27空空导弹。苏霍伊设计局作为总承包商,在这些导弹武器的销售中赚取了不菲的差价。作为最终用户的中国空军和直接生产者乌克兰军工单位,却互相不了解对方的底细,利润都进了中间商的腰包。

但随着俄罗斯军工工业的复苏,他们对乌克兰的同行采取了打压措施。站在国家政策高度,俄罗斯对乌克兰军工采取了“饥饿战法”,也就是说要把乌方从所有利润较高的项目中挤出去。比如苏霍伊在此后执行对华订单时,就开始逐年减少对乌克兰公司的转包。面对来自俄罗斯的压力,乌克兰人像所有生意人的第一反应一样,开始想办法绕过中间商直接和买家联系。但当时阿尔乔姆和中国空军之间,却没有任何联系渠道。据乌克兰《基辅邮报》报道,90年代中期阿尔乔姆非常想和中国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但他们手中关于中国客户的全部资料,只有一本空军政治部主办的《中国空军》杂志。最终,阿尔乔姆的一名经理决定直接去中国,去北京。他拿着这本《中国空军》杂志,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名经理最终通过乌克兰大使馆,千方百计联系到了有关部门,向中方表达了出售R-27空空导弹的意愿。正是这位经理的北京之行,才让阿尔乔姆公司进入了中国空军的视线,并从此打开了一扇合作之门。

据乌克兰政府2007年8月递交给联合国的《武器出口名录》显示:2006年阿尔乔姆公司向中国出口了数百枚空对空导弹。其实早在2005年之前,乌克兰方面就曾对外宣布,他们已向中国移交了大量红外制导的R-27T1型导弹。从国内公开的资料上,我们也能了解到,解放军的R-27导弹,基本都来自乌克兰阿尔乔姆。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比R-27更先进的国产空对空导弹,但R-27并没有退出现役,仍然在发挥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遗留的绝大多数航空制造企业,在战斗机设计制造方面拥有强悍实力。但如果具体到R-27空对空导弹上,正如前文所述,俄罗斯的技术能力反而不如乌克兰。在制导方式上“阿尔乔姆版”R-27也技高一筹。它将苏联时期的雷达制导升级为“复合制导”,不但能够躲避多种电子干扰,还大幅提高了命中精度。而且“阿尔乔姆版”R-27有效射程也提高到了100公里以上,是俄罗斯三角旗设计局版R-27的两倍。

国产霹雳-12导弹诞生,R27在中国玩出新花样
有消息称,乌克兰方面还向我国转让了R-27导弹的导引头技术资料,使得我国己初步具备量产和升级该型导弹的能力。而且在与乌克兰合作期间,我国还顺势从乌克兰引进了其国内较为先进的9B1103M、9B1348E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和AZ-10红外导引头技术。

据说该系列导引头曾为苏联/俄罗斯R-77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同时也是俄军R-27AE型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导引头技术。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技术和经验的辅助,极大加快了国产霹雳-12空空导弹的研发速度。在国内研发人员的努力之下,我们对这些导引头的存储容量、探测制导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升级,为我军顺利从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到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领域过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悉,国产霹雳-12导弹的最远射程约为70千米,装备的单脉冲主动雷达跟踪距离为20千米,最大使用过载为30g,其整体性能几乎与美军AIM-120A空空导弹相当。考虑到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更先进的空空导弹技术,随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为霹雳-12增加了中段数据链和数字抗干扰系统。这使得全新的霹雳-12A空空导弹在2004年的定型打靶实验中,取得了12发12中的好成绩。

霹雳-12A的命中率远高于此前的R-27导弹,更何况全新的霹雳12导弹具备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在实战中所能发挥出的作战效果远高于R-27半主动雷达导弹。就这样,在自研以及技术吸收的基础上,我军在空空导弹领域才有了向西方先进水平靠拢的机会。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我国在R-27导弹技术方面的吸收和创新。
后记:经过军工人员的不懈努力,在霹雳12基础上我国又研发出性能更为优异的霹雳15空空导弹,该型导弹装备了较为新颖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远射程可达上百公里,凭借着优异的性能霹雳-15早已挤近世界前列
。2015年,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卡莱尔曾感叹:中国的霹雳15让美军几乎所有的空空导弹都过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