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

2023-06-17 18:09 作者:老王特爱聊  | 我要投稿


今天咱们谈谈作为一种思想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大约19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反私有制和反社会不平等。主张建立一个生产资料所有社会成员共有共享,没有阶级,没有货币,也没有国家,所有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全世界人民一律平等的社会。

 

所谓生产资料,简单说就是物质生产所必备的一切物质条件。比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生产原料等等就都属于生产资料。

 

按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他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领域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比如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放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一个人就不会总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

 

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既没有了所谓「职业分工」,也没有了职业的高低贵贱。工作,职业与报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过一种「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生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没有了私有财产,婚姻与家庭也都不存在了。「共产共妻」是个通俗的说法,大致也没说错。因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所以在一个完全消灭了私有制的社会,依附于私有制关系的婚姻家庭制度,也就随之消失了。

 

共产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也就是所谓的「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这个词来自托马斯·摩尔(Sir Thomas More)。1516年英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摩尔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乌托邦》。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是「不」和「地方」两个词的一个组合词。意思就是一个「不可能的地方」。而英语中正好有一个也来自希腊语的同音词意思是「好地方」,所以乌托邦这个词就有了一个双重含义,表示「不可能的好地方」。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所谓理想社会或者世外桃源,寄托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者希望。


托马斯·摩尔在《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中的一个名叫乌托邦的小岛。莫尔说在「乌托邦」没有私有财产,所有财产都是全社会共有。所有公民没有等级差别,一律平等。居民每天只需要工作六小时,其余时间就从事科学、艺术或者游戏活动。乌托邦没有货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没有人把金银当作财宝。金银只是被用来制造粪桶和尿壶的材料。在乌托邦,一切宗教自由平等,所有公民自由平等,也没有人愿意发动战争。总之是一个解决了当时英国社会所有问题的,理想的,完美的社会。

 

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因为私有制使一切最好的东西,最后都会落到最坏的人手中。而其余的人,都穷困不堪。换句话说,就是私有制使最坏的人,成为得到最多混的最好的人。因此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幸福。所以莫尔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思想的人。

 

但是《乌托邦》只是一个寄托了美好理想与愿望的文学作品,并不具备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简单说,就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既有合法性,也有合理性,而且还有可行性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不只是空想,而是可以实现的。

 

而共产主义就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中间阶段。人类社会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达共产主义社会。

 

应该说「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反抗与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的,反资本主义的主义。简而言之就是:资本主义主张什么,社会主义就反对什么。资本主义相信什么,社会主义就否定什么。具体说,作为一种思想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强调集体的发展,而不是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强调集体的协作,而不是相互的竞争。更多的是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公平,而不是适者生存胜者为王。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平等为代价。简单说就是公平优先。不能以发展的名义牺牲公平。因为社会主义者认为,没有经济上的平等,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自由。

 

应该说,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富裕更美好的社会。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选择的路径与方法有所不同。社会主义也并不否认资本主义带来了物质的丰富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比如马克思就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但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剥削之上的。因此创造了资本主义财富与发展的工人阶级,注定会成为资本主义最坚定的反对者和掘墓人。所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不是说资本主义不会带来经济发展,而是说资本主义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以及对物质财富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是通过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实现的,因此是不正义的,也是不合理的。所以资本主义最后必将灭亡,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中, 无产阶级是相对于资产阶级而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对立阶级之一。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在社会主义阶段,因为没有了压迫和剥削的资产阶级,所以也就不存在被压迫的无产阶级。


 

现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更多的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指所有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革命者组成的集体概念。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因为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所以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在法律意义上,也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因此也不是无产阶级。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所谓「共产主义国家」这个说法。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根本就没有所谓“国家”的概念,何来「共产主义国家」一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产权,达成人类解放。这其实也并不是马克思的发明,可以说19世纪以前欧洲出现的几乎所有构建平等社会的思想。都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马克思只是对这些学说与观点的继续与发展。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学者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说,18世纪对基督教的理想主义解释,然后经过圣西门,黑格尔和魏特林便有了马克思和列宁。所以他认为基督教也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应该说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与其他试图构建一个平等社会的乌托邦主义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马克思明确提出,要用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的现存制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有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而正是因为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暴力革命说」,所以反共产主义者就认为共产主义是为20世纪带来灾难与浩劫的主义。但是作为一种思想的共产主义,只是强调了要用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说要用暴力手段强制他人接受和服从共产主义。

 

任何强制他人必须接受共产主义的是强权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而任何强制他人,必须反对共产主义的,同样也是强权主义,都是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而无视他人的自由。

 

事实上任何一种主义作为一种思想,都有其试图解决的历史问题。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都有其合理性。也可以说,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都既不是邪恶的,也不是伟大的。真正造成灾难的不是任何一种主义,而是以主义为名,滥用了主义的强权。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