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里哲学与屏外心路】《“师父”的一封情书》
在说电影背后的哲学内涵之前先引用近来一款热火朝天的动作游戏吧。
笔者对动作游戏也情有独钟,唯一可惜的是这款国风十足,宣传中华功夫与文化的游戏并非国产游戏,而是一款由法国独立工作室Sloclap开发的第三人称动作游戏,游戏中主角所用的拳法名作“白眉拳”,攻击迅捷凌厉,拳拳到肉。


在发售之前,《师父》的创意总监Jordan Layani(乔丹·莱雅尼)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拜师于Benjamin Culossi(本杰明·居洛斯,中文名刘奔),在过去五年内一直学习白眉拳法。
然而这位名为刘奔的白眉拳拳师并不是在外国开武馆的留洋华人,而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作为巴黎LWS白眉拳馆的馆长,他与大多数名声在外、热爱功夫的外国武者一样,与中华功夫有着一段不解的渊源。
也许有的老哥对此人有些许印象,曾经从新华网、环球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听说过这位法国白眉拳传人的事迹。
在本杰明14岁时,初次踏上中国土地的他听着“天下武功出少林”的传说,拜访参观了少林寺。此次少林之行让这位法国少年在心中扎下了学习功夫的种子,在回到法国后,本杰明一直在法国各地寻找中国武者学习功夫。
为了了解更为深度的中国功夫与文化,上了大学的本杰明选择了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专业。但对于他来说,纸上谈兵般的研究如同隔靴搔痒,总是差点意思。
于是在2006年,他下定决心横跨欧亚大陆,从法国千里昭昭来到上海,追寻自己的武道之路。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本杰明在广东佛山接触到了白眉拳,只是初见就被它刚猛的气势、变幻莫测的技巧所征服,立志要学会白眉拳。
从2006年到2010年间,本杰明先后跟随陈幼文、刘伟基与刘伟新三位拳师学习,师父们也送给了他一个中文名“刘奔”。
在师从刘伟新期间,他那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彻底打动了刘伟新,让其打破了“传内不传外”的祖宗规矩,将本杰明正式收为传人(徒弟)



 2011年,学成后的本杰明返回法国,在巴黎开设了一家武馆,教授与宣传佛山白眉拳。2017年,他在面对我国的新闻采访时曾说“佛山白眉拳给了我生命的意义”。
从巴黎国际功夫节上的惊艳表演,到如今在《师父》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白眉拳。在这几年间,本杰明师父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为佛山白眉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笔者闲暇之余人热爱与研习一些南拳派系,南派武术多有相似相通(实际上,只要是人类发明与运用的运动体术、格斗搏击具有相似相通,毕竟都是灵长目下的人科人属下的人种)“白眉拳”属南拳一派,笔者对其历史与技法也略知一二。
白眉拳起源于明朝末年,传说由四川峨眉山白眉道长所创。


20世纪50年代后期,白眉拳开始传入佛山。 20世纪70年代,白眉拳在佛山发展到高峰期,从习人员众多。
20世纪90年代初,里水人黄国建、黄新健两兄弟结识了广东云浮的白眉弟子陈宗良,拜其为师,系统地学习白眉拳拳法。
1999年11月3日,佛山精武会白眉拳武术馆成立,佛山白眉拳的传授自此有了一个专门的训练基地。
2003年5月1日,佛山刘少良武术纪念馆成立。(此处的刘少良师父就是本杰明师父的师公,是白眉拳刘伟基与刘伟新两位师父的师父及父亲,佛山白眉拳的开山鼻祖之一。1964年刘少良在广州退休后回佛山居住,从而在佛山大力传播白眉拳。在刘少良来佛山之前,佛山亦有白眉拳师傅仇太生,但仇师傅很少授徒,故当时该拳影响不大。在刘少良,仇太生二位师傅的努力下,白眉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龙形拳一道,成为当时佛山最热门拳种,学习者遍及佛山城区、张槎、石湾、叠滘等地。)
2004年,黄国建两兄弟在家乡南海里水北沙村开设北沙武馆,将白眉拳传入里水。
2009年6月,刘少良白眉拳馆在佛山南海罗村开设。
2010年11月,佛山市武术协会白眉拳体育总会成立。

白眉拳涵括了“两仪、三形、四标、五向、五行、六合、六劲、八势”等要诀。
白眉拳要求含胸拨背,(即沉肩垂肘),肘不过肋外,两手护胸。
身形有浮、沉、吞、吐(四象)的变化,步高腰活,进退迅捷,脚起无形。手法严密,讲究摸黏,长短桥结合,击发时要尽量吐长,劲力可发得透彻,防守时,回吐以短促为主,易于防守变换。
基本手法有穿、锁、封、钩、抽、碎、钻、抛、鞭、溜、吸等。劲力有直、横、索、掠、掸等。
注重内劲,讲究内外合一;意气合一,功法为一,虚实转换,刚柔并济,柔以走化,善变化。刚以击发,易摧坚。劲随气发,一哼一哈,以攻为主,以法见长,以巧取胜。

白眉拳拳法口诀:
无功法不可以言打。拳打千遍,出手自然。虚实转换,刚柔并施。出手如雷击,发劲似放箭。手封上门,脚打下路。手随身去,身随步转。两手不归随手去,得桥抢马过三关。得桥得势,抢进三关。脚起无形,步走梅花。
白眉拳的拳、械内容:
(1)、拳术套路:
小十字拳、十八摩桥拳、石狮拳、猛虎出林拳、四门八卦拳、三步吞拳
三门八卦拳、六劲神摩拳、地煞拳、七点梅花拳、直步拳、虎步拳、九步推拳


( 2).器械套路:
飞凤单刀、飞凤双刀、大阵棍(游戏中皆有体现)
从发源与特点来说,白眉拳应属于道门内家拳,这应该也是《师父》团队对游戏主角进行类似“道士发髻”形象设计的由来。(不过笔者在此想夹带点私货——笔者对这种“道士髻”或说“丸子头”莫名喜爱,几乎没有抗拒之力,古朴、庄严又不缺活泼可爱,真的好爱……)

在游戏发售前看到师父那浓厚的功夫元素、人物在场景中各种闪转腾挪加上与环境中道具的多种互动,任谁都会认为这是款“成龙模拟器”,但是当游戏发售后我才发现这就是一受苦游戏。

小伙20岁进夜店,70岁被抬出来绝对不是一个玩笑话。
游戏的系统很简单也很硬核,轻重攻击配合可以搓招,攻击分上下段,防御方式则有闪避、防御、招架三种应对敌人攻击的方式,有与《只狼》相似的架势条,将对方架势条打满后可以进行处决,自己的架势条被打满了则会僵直。

角色死亡后会增加岁数,岁数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外貌上,也体现在人物血量、出招速度及攻击力上,连续死亡会增加更多的岁数,到一定年纪后就会永久死亡了。
系统没那么复杂,但是玩起来的难度是真的高,前期遇到的杂兵还好对付,后面遇到功夫高的对手加上时不时一打十的围殴场面很容易就会丧命。
 特别是第二关的夜店,手残党在小兵那里怕是就要死上好几条命变成老头了,关底BOSS唯我独尊的肖恩拿着长棍更是狠人一个,第一次遇到他时直接把我从40岁打到死…被他揍的我都麻木了,完全不会防。
看大佬玩这游戏,79岁,虚怀若谷,镇定自若。
我自己玩这游戏,79岁,老爷爷,就爱泡夜店。
游戏体量并不算大,只有五个关卡,有些像FC、街机时代的游戏,撑游戏时长的方法主要靠玩家反复练习,反复挑战同一关卡。
不过游戏在剧情和内核上就很值得说道一番了。


在故事背景中世上有一种被叫作护身符的神奇之物,因为护身符中蕴含着极强的力量,一个叫“守护者”的团体认为护身符中所蕴含的力量绝不能为人所用,于是他们分别开宗立派世代守护着金木水火土五个护身符。
 可是以扬为首的五个人希望这份力量能用在世间,便组建了一个叫“黎明会”的团体背叛师门,夺取了5个护身符。
扬曾是土门派下的大弟子,也是主角父亲最得意的徒弟,可是他却回来亲手杀了自己师父,还杀了当时年仅12岁的主角,不过于心不忍的他用护身符的力量交给了主角一串能复活的铜钱吊坠。

接着主角苦练8年功夫向仇人复仇,先后杀死5名仇人,大仇得报的同时也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
游戏的一周目就是一个复仇的老套故事,但二周目截然不同,因为主角悟到了武学的最高境界——“武德”。
我们通过搜索和调查可以知道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痛苦过往,并不是纯粹的坏人。

药师法贾得到了木护符的力量贩毒赚了很多钱,但是他却生了病,身心都倍受煎熬。

肖恩得到了火护符的力量传授武功,但是杀害师父(也是父亲)的罪恶感一直在他内心深处折磨着他。

黑木得到水护符的力量成为了艺术家,心底却藏着过去被迫杀害双胞胎姐妹的痛苦,甚至让她分裂出两个人格。

锦凤用金护符的力量赚了很多钱,当了公司高管,但她也会因为悲惨的童年经历去帮助贫困儿童。

扬早年失去妻女,后又杀害师门,这些痛苦经历让他备受煎熬,但他用土护符的力量开了疗养院,救治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五个boss表面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深层上还对应仁义礼智信五德,这五德是每个boss所没有做到的,他们虽有好的愿景,但因此走上了歧途,我们在武德结局中就是要教会他们这五德。


木之法贾对应“仁”,他在8年前他毫不犹豫地对年幼的主角下手,没有一点恻隐之心,我们宽恕了他,教会他学会仁慈。
火之肖恩对应“礼”,肖恩尚武,对弱者没有任何尊重怜悯,我们宽恕了他,教会他尊重弱者。
水之黑木对应“智”,黑木因为过去的经历陷入癫狂,缺少智慧,我们宽恕了她,教会她接纳过去的自己。
金之锦凤对应“义”,锦凤口口声声为了大义,但是有权有势的她却随意衡量他人价值,剥夺别人的生命,我们宽恕了她,教会她为了大义可以放弃小义。
最后的土之老扬对应的则是“信”,他是护身符的看守者,但为了妻女,监守自盗,违背了誓言,过于依赖护身符的力量,最终堕落走向歧途,我们宽恕了他,教会他诚信。

在二周目的挑战中我们将再次打败仇人并选择了宽恕,不是从肉体上,而是从精神上彻底打败他们。
用“武”杀一人很简单,但让人意识到自己败在哪里很难,能做到这点,习武的同时实现仁义礼智信,止戈为武即是真正的武德,也是游戏想展现的复仇。
杀死对方可以了去自己的恩怨,但做到武德,了却世上所有恩怨,主角复仇成功后得到的将不再是空虚,心中的痛苦与仇恨也随之消散了。
游戏内主角复仇心切,游戏外玩家被虐得死去活来气急败坏也想了结了敌人,但是最后我们都心平气和地选择了宽恕,站在山巅,我的心也像主角一样平静。

无论游戏内外,这款游戏对于武学、武德的诠释都很到位,满分推荐。
这不禁使笔者想起李小龙先生的第五部电影《死亡游戏》,亦是他最具创造性的一部,他的武术哲学理论充分融到了电影的动作与情节之中。
不幸的是,他在这部电影封镜前去世,只留下100分钟的拍摄镜头,脚本、故事大纲和镜头素材都散落不齐。
李小龙的遗作《死亡的游戏》只是拍摄了40分钟完整的片段,这些片段直到2000年才发布,被收录在《勇士的旅程》一片中。

《勇士的旅程》是一部半纪录片半电影片。李小龙的原始构思是:少林弟子李海天,与其他四位武术家(其中包括片段中有出现的田俊、陈元,其他两人的戏还没有拍摄)一起去闯一个五层的高塔来得到塔顶上面的宝藏(据说是少林至高武功秘笈) 。

塔外是由50人镇守的,他们五人顺利通过;到了第一层“鹰殿”,由池汉载的武打影星弟子黄仁植(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武士)把守,在这里五人中的一人被解决。
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剩下的四人又有一人被解决,李小龙留下来决斗,而田俊和陈元则乘机上了第三层,接下来就是已拍摄的电影片段。

截拳道棍法VS菲律宾魔杖
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丹尼·伊诺山度把守。陈元先用一支长棍应战,结果落败。随后田俊同样用短棍跟丹尼·伊诺山度对招,也未能占到便宜。
李小龙选择了比丹尼·伊诺山度的短棍更长、更细、更柔韧的一支葫芦竹,这显然比丹尼·伊诺山度的短棍更具灵活性和杀伤力。
这使丹尼·伊诺山度难以招架,于是在经过几个回合之后丹尼·伊诺山度改用双节棍。
接下来就是截拳道双节棍与菲律宾双节棍的对决。丹尼·伊诺山度的双节棍之熟练与李小龙相比绝对是势均力敌,然而高下之分不在棍法而在于步法和应变能力。
相比丹尼·伊诺山度一板一眼的招式,李小龙的出招明显随意而灵活,他使用的截拳道在移动中能够达到自由和放松,而在攻击时却能达到迅雷不及掩耳,因此在经历一番恶战之后丹尼·伊诺山度最终落败。

截拳道VS合气道
第四层“龙殿”,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把守。
这一段打戏可以看出李小龙运用镜头的能力和掌握节奏的能力。李小龙的两个同伴田俊、陈元性格鲜明,田俊是机智狡猾,喜欢甩小聪明;而陈元则是一介蛮夫,傻头傻脑。
在这一层的对决过程的情节可以看出李小龙的幽默感。先是田俊怂恿陈元首先出战,陈元自然不是对手,在合气道摔打下毫无招架之力。田俊看到陈元已落下风,便加入战团,以二敌一,结局二打一还是占不到便宜。

李小龙出战,这一段可以看出截拳道的步法和防守方法,在对决中,合气道摔法在截拳道灵活多变的招式下渐处被动。而田俊又再次怂恿陈元乘机登上第五层。
傻头傻脑的陈元刚刚上了楼梯就被第五层的高手扔下来而不省人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为第五层高手之强大埋下伏笔。
接着田俊也乘乱上了第五层,见到了巨人贾巴尔。而在这时候李小龙对决池汉载、田俊对决贾巴尔,两场决斗是在不同的两层同时进行的,这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功夫片里是相当少见的。
田俊与贾巴尔的对决与其说是决斗,不如说是被虐,实力相差太大,田俊下场很是悲剧……而李小龙在听到田俊的惨叫声后只好加把劲把池汉载击败。
第五层无名殿,由身高2.18米的NBA“天勾”、黑巨人贾巴尔把守。
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徒弟,有些人总以为李小龙只是拍了几部功夫电影就出名了,完全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要是他活在现在也不见得有多强,其实是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了。我们只知道功夫电影里的李小龙,不知道海外人民心中李小龙,但其实,李小龙先生应是全世界的。

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李小龙徒弟。原名卢·艾尔辛多尔。身体素质好,弹跳高,投篮准确。
1970年参加密沃尔基雄鹿队,1971年该队获全国冠军,贾巴尔被评为最佳投篮手、最佳抢篮板球手和最佳传球手。多次入选NBA最佳阵容,成为全美篮球名将。
1976年转入洛杉矶湖人队,任主力中锋,与有魔术师之称的M.约翰逊成为湖人队的两大支柱,该队连续多次获美国NBA西部联赛和全美决赛的冠军。
在第五层无名殿,李小龙选择了贾巴尔作为他的终极对手,而贾巴尔所使用的拳法,也和李小龙一样是无招无式,实际上,同样是截拳道。

截拳道VS截拳道
贾巴尔所扮演的无名殿巨人可以说是每一个习武者最后的魔瘴,他几乎完美,而且难以战胜。

因此,能够击败贾巴尔,就能够真正实现超越自我。创新是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早在《精武门》中,就加入了高大的白种人格斗家作为对手;在《猛龙过江》中,他大胆地将故事搬到罗马来展开,又把唐龙与查克·罗礼士的最终决斗搬到罗马竞技场,这充分显示出了李小龙作品的大气;在《龙争虎斗》中,他首次使用了压制作为结束对决的手段,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笔。
而在这部电影中,他又大胆启用了NBA明星贾巴尔,面子够大,创意十足!贾巴尔所使用的武术,和李小龙的一样,没有固定的招式,意在拳先,这是截拳道与截拳道之战,也是李小龙与自己的魔障之战。

见光死
最有趣的是“见光死”的情节。李小龙在无意间打破了一个纸窗,窗外的阳光射进来,照到贾巴尔的脸上,就发现贾巴尔对阳光非常不适应。当他的墨镜被踢掉,看到他的眼睛,竟然是一双魔鬼一样的眼睛!李小龙抓住他这个弱点,最终打败了贾巴尔这个魔障。
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小龙对于格斗的认真,正如《唐山大兄》的飞身跳过铁门的镜头,李小龙大方承认是借助了弹簧床;而《精武门》空手接战日本武士刀,李小龙认为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也许这一次李小龙觉得从身高和力量来说,战胜巨人贾巴尔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设计了这种戏剧性取胜的方式吧……

武士道精神
李小龙非常喜欢在电影中加入宁死不屈的武士道精神。在《猛龙过江》中,查克·罗礼士选择了战死,而在这部电影中,当李小龙对已经筋疲力尽的贾巴尔说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就让我通过吧?”
贾巴尔回答说:“你不要忘记!我也是不害怕面对死亡的!”最终他选择了被李小龙勒死。

黄色运动服
最后提一下李小龙所穿的黄色运动服。它代表了不分门派的武学,也就是表明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是不分门派的终极武学。我们可以在后来的很多经典电影中看到这件衣服,其中包括昆丁的《杀死比尔》。

李小龙原来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根据李当年的手稿和实际拍摄的脚本,这部电影构思于1972年深秋,也就是在李小龙在完成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力作《猛龙过江》后不久,他便开始构思、创作、投拍这部全新的功夫巨片——《死亡的游戏》。
李小龙的意图是想把世界上最出色的武术家和运动员集合在一起,拍摄一部前所未有的功夫片。为此,他特地从美国请来了自己的两位好友兼高足:“菲律宾棍王”丹·伊鲁山度(电影中“虎殿”一层穿黑衣服的高手);身高2.23米的NBA篮球巨星“天勾”贾巴尔;同时又从韩国请来了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龙殿”一层穿白衣服的高手),再加上香港武打影星田俊和陈元(现已故,在《死亡的游戏》40分钟原版中有出现。
但在《死亡游戏》中他们俩的戏份都被剪掉了),众星联手,拍摄了全片的最后高潮打斗戏———勇闯五层高塔部分中上面三层的打斗场面。
李小龙原创的《死亡的游戏》剧情是说武术高手李海天(李小龙饰演)的家人被绑架并扣为人质,作为赎回人质的条件,这位高手被迫到位于某地的一座五层高塔上去打塔闯关,夺取藏在塔顶层的一份“秘宝”。
一路上过关斩将、出生入死,越接近顶层,对手越强大。展开一场名副其实的“死亡的游戏”。
李小龙当年原始的构思是这样的:主角作为是一名少林弟子,与其他四位武术家一起去闯一个五层的高塔来得到塔顶上面的宝藏。塔外是由50人镇守的。他们五人顺利通过。
塔外,是一群功夫武士把守;第一层“鹰殿”,由池汉载的武打影星弟子黄仁植(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武士)把守,在这一层五人中有一位被解决掉;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李小龙的另一高徒),在这一层剩下的四人中又有一位被解决掉,李小龙留下来对决,面部受伤,而田俊和陈元乘乱闯上第三层。
接下来是已经拍摄了的电影片段部分: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丹尼·伊诺山度把守;第四层“龙殿”,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把守;第五层“无名殿”,也是最难的一关,由身高2.18米的NBA“天勾”、黑巨人贾巴尔把守。
当李小龙一人闯完全部的关数后上到第五层。终于看到了自己辛苦打拼的宝藏箱。但当他打开后没有看到武功秘笈,而只是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等死的过程。”(这跟《功夫熊猫》中的秘笈不谋而合)


















最后电影给人一个这样具有禅理的结局,这才是李小龙当年的原始构思。
可惜当年李小龙只拍摄了自己跟合气道高手、伊鲁山度、贾巴尔的一些完整的片段,就转而去接拍了《龙争虎斗》,等到他回来重新投入工作,还未开始却突然离开人世。
也许李小龙在临死前的最后一秒都还在想着这部电影吧,这不能不说是全世界的遗憾……

关于影片的结局,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小龙打开箱子后,发现箱子里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生就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另一种说法则是箱子里有一面镜子,向里面望去,当然只能看到自己。
李小龙想说的是,人总喜欢向外找寻,却不知道力量与真理其实都在自己心中。而得到这种领悟的过程,就是李小龙在前面与不同高手的生死搏斗。
它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历练。灵魂是人身的胚胎,死亡之日,正是苏醒之时,而精神将会永恒不朽。
片中李小龙、田俊、陈元三个人,是受命联手打塔、攻上顶层夺宝的三位高手。其中,李的功夫最高,往往最后出手。
田、陈二人在剧中对李小龙的超卓武功又嫉妒、又不服气,但又要靠李帮助创关。三人的关系颇为微妙。
当打到接近顶层时,田、陈二人竟先后趁李小龙正舍死忘生地与敌人鏖战的时候,抛开李自己率先溜上顶层、妄图捷足先登,最终均为贾巴尔所格杀。
还是李最终胜出,击败了所有的强敌,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与满身伤痕,步履蹒跚地下塔。
三位创塔高手的特殊“盟友”关系,含蓄地影射了武术界某些人不团结、为利益驱使的背朋弃。
三位创塔高手的特殊“盟友”关系,含蓄地影射了武术界某些人不团结、为利益驱使的背朋弃友,最终自取毁灭的道理。

影片表达了李小龙的东方哲学理论,充满了许多寓言式的涵意,颇有张艺谋的内核,那座高手云集的大塔,灵感应该禅学的七级浮屠与道家的九重云天。
李小龙先生不仅有精深的武术造诣,更是一位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他在大学时代便阅读了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名著,运用深邃多彩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有人说当时的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李先生便是其一。
现已是新世纪,新时代,笔者固然喜闻乐见乃至希望期盼多些海外他国的知音朋友能够认识、喜爱以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我更希望的是咱们自己也能乐此不疲地传承发扬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自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