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五篇 刘秀降服赤眉军的地方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四十五篇 刘秀降服赤眉军的地方 。

公元23年,绿林军拥戴刘玄组成的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逃到未央宫里太液池中的渐台上,王莽在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割下了王莽的首级,尸体则被诸多军士刺杀分裂。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政权建立后,面临的大敌之一就是赤眉军。当刘秀派吴汉围攻洛阳时,赤眉军也已攻入更始政权的都城长安,更始帝刘玄出逃。当时,刘秀在形形色色的武装力量中,只不过是一只巴掌大的力量而已。为了稳定政权,光武帝刘秀不得不小心翼翼,处处小心谨慎。刘秀在赤眉军攻入长安的同时,立即发布诏书,封刘玄为 淮阳王 ,这样,刘秀便将刘玄更始政权的地主豪强势力,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了,也为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制造了重重困难。刘秀还集中主要力量用来在长安以东构筑防线,堵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此时,赤眉军在长安城中论功行赏,纪律松弛,烧宫室市里,发掘宗庙园陵 。由于赤眉军百万之众固守几经战乱的长安孤城,四个月后,建世政权便陷入了军粮严重匮乏的地步。为筹集粮草,赤眉军放弃长安。公元26年,只剩下二十余万人的赤眉军只好离开长安,出华阴,准备向东方转移。公元27年闰正月,赤眉军行至渑池崤底时,遭刘秀部将冯异伏击,被俘八万人。 其余十余万人南下宜阳,陷入刘秀设下的包围圈中,在耿弇、冯异以及驻守新安的三路大军的包围圈中,在瓢泼大雨中,饥寒交迫的赤眉军,只能放下武器,投降刘秀。公元27年三月,刘秀军占领长安。
当年刘秀降赤眉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宜阳汉山脚下。就在洛河与连昌河的汇合处。汉明帝为了纪念光武帝刘秀的丰功伟业,就在汉山之颠修建了光武庙。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光武庙级别不是一般的高,首先,大门的斗拱就是一个最高的级别,前五后九,代表九五之尊的光武帝,其次,巨大的龙行的石柱立于院子的中间,这些都是帝王才能用的级别,在国内恐怕没有第二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