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0.1 哥白尼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出生在波兰的托伦城。1491年在克拉科夫的雅格隆大学学习天文学和数学。1496年至1506年间先后两次在意大利的柏伦诺、帕多瓦和斐拉拉大学学习,并接触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人物达·芬奇,特别是天文学家达·诺瓦拉。1506年回到波兰,在教会供职同时研究天文学。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宇宙的“太阳中心说”,推翻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球中心说”。这是人类宇宙观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对宗教神学的尖锐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开始大踏步地前进。
哥白尼坚持观察与计算相结合的科学方法,继承了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认为“地球中心说”没有把现象与本质区分开来,而是把假象当作了实质。他并不否认感觉经验,只是认为单纯的感觉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对感觉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真正规律。他摆脱了狭隘的经验论者片面理解的“感觉的鲜明性”原则,承认抽象在认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因而能在科学上做出划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