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彝族阿细跳月,住森林木屋、走密枝仙境,弥勒的这个古村必须去!(下)

2021-01-11 10:02 作者:梦幻星空0808  | 我要投稿

这是阿细人心里“吉祥如意的地方”,这是著名的“阿细跳月”发源地,这是一片掩映在原始森林中的彝族人家,它就是弥勒可邑小镇,心所向往的地方;

一大早在小鸟的叽叽喳喳欢叫中醒来,森林中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这一晚,睡得太舒服了!早晨的阳光从树叶间隙中穿过,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森林中的早晨,令人心旷神怡!

起床收拾,然后在酒店的露天森林餐厅中吃过早餐,准备开始一天的小镇游;

住在小镇里就这点好处,可以很早就购票进入景区,和大批游客错开,安安静静的逛逛。对了,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1点到3点,小镇入口处有寨门迎宾表演,阿细人身着节日盛装,吹唢呐、跨火盆,迎客敬酒、载歌载舞,在寨门口欢迎游客,很值得一看的哦!

先自拍一个!整个可邑小镇,大约可以分成3部分,一是密枝林穿越,二是呼啸山,三是彝族博物馆广场那看阿细歌舞;

来来来,看看导览图,整个可邑小镇游玩,大约可以分成四部分,一是密枝山穿越,二是虎啸山,三是彝族博物馆广场那看阿细歌舞,四就是小镇古村游览了,个人觉得,阿细歌舞最精彩了,虎啸山最没啥意思,详细的看我慢慢写你看咯!

密枝仙境

好吧,开始第一部分,密枝山穿越!密枝山其实是彝族的密林,之前可是绝对不允许外人进去的,现在开放旅游了,也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密枝山处于群山怀抱中,林层绿染,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美不胜收!至今还保留有彝族的对歌台、祭祀点等景点。全程大概有3公里左右,几乎全是木栈道,长长的木栈道,长长的长长的,长到你怀疑人生……

一路上有很多彝族的传说,不过貌似都是爱情传说,比如这个,相思林,彝族语叫“凳古咪”,据说是多年以前,蚂蚁哨的一位小伙子看上了可邑村的一位姑娘,但因双方父母反对,两人只能偷偷来此约会。最后双双殉情化为旁边的这棵抱在一起的“相思树”。此后,“毕摩”便支持阿细人与各民族通婚。因此把这里取名“相思婷”,寓意有情人终成眷属;

继续在密林中穿行,空气中都透露着一股甜丝丝的气息,舒服!

看到没,护栏下面的一条深沟;

就是它,这还有一个传说呢,这叫蟒蛇路,彝族语叫“憨么中妈”,传说很久以前,密枝山这里常出入一条大蟒蛇,石崖有多宽,蟒山就有多粗壮,它常去村里偷吃牲畜,村民都没办法除去它。后来一名叫阿诺的小伙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将干牛粪点燃放进用户生羊皮缝制的口袋中,蟒蛇闻到烤牛羊肉的香味,一口吞下肚,五脏六腑被烧坏,一命呜呼。从此人们过上了平安的生活。好么,够残忍的,不过仔细想想,这个传说是有重大BUG的,吞到肚子里后就没有氧气了,火就会自动熄灭,怎么可能会烧死蟒蛇呢?但是嘛,传说就是传说,都较真就不是传说啦!

密枝林就是传说多,再给大家来一个。咳咳咳,秋哥讲故事时间到啦!这片山崖叫神药崖,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郎朗啊够)这片山崖上长了长生不老之药,但我们常人看不见也摸不着,住在这座山里的密枝山神能看到此药,它什么时候想要便什么时候来采。当然这是阿细人一直流传的美好神话传说,便把它留下来。其实是因为此片山崖上长了不少草药,当年阿细首领因战乱生疾,来到这里采了草药治好疾病,因此得名神药崖。看到那长长的藤蔓么?阿细人就是攀着这根藤蔓爬上去采药的,真不容易啊!现在的攀岩跟人家这个比,弱爆了;

继续往前。现在都已经铺设了木栈道了,比当年阿细人要好太多了。毕竟时代在发展,阿细人已经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艰难的穿行在原始森林中了;

半山腰的观景台,登高远望,郁郁葱葱,这是一片还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

自拍自拍!

还记得开篇说的虎啸山么?观景台上能看见,就是这么一个虎啸的雕塑,远处看也不怎么,但……暂且按下不表,后面会说到,哈哈哈!

知道为什么会放那么大的一个虎啸雕塑么?秋哥又要讲故事啦!小板凳、爆米花准备好。咳咳咳,据说,山林里豹子、野猪、花脸獐、狼等野生动物频繁出没,这些动物经常出来伤人,破坏村民的农作物,而老虎呢,为了保护村民(很奇怪,为啥老虎不伤人),保护寨子,守在对面的山头,这些野生动物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

继续往前,往吊桥方向走。有一点必须要赞一下,密枝林景区里,标识非常清晰,只要有分岔路,就会很清楚的指清楚方向,这比一些大牌景区都好太多了。最讨厌那种有分岔路却没路标的,不知道该往哪走,遗憾的是,绝大多数4A、5A景区都做不到这点;

偶然发现一个洞!我这好奇心强大的人,怎么可能不钻进去看看,必须的;

洞小的,我钻过去很费劲,把包都刮伤了,看我那无辜的小眼神……

钻过洞后却陡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在这里吃午饭真是一个好主意!微风习习,幽静又无人打搅,可惜已经有人占了位置了,得了,咱撤吧;

木栈道开始向下,这九曲十八弯的,让我想起了家乡上海豫园的九曲桥,想念家乡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又穿过一个山洞,我这样的大个子,穿过山洞很不容易的,必须自拍留念;

一路上这样的凉亭很多,如果你在可邑小镇住上几天的,在穿越密枝林的时候,完全可以找一个小亭子好好享受一下林中悠闲的生活。带一点吃食,一本书,放一首轻柔的音乐,这样的林中休闲很是惬意;

终于到了吊桥啦!整座桥就靠一根粗大的钢索吊起,在风中轻微摇晃,看起来就有点吓人……

看,像一条巨龙链接两座山头;

自拍自拍!

两边桥头,挂满了各种祝福木牌,随风摇曳,在一片绿色中煞是好看。看了几个,基本都是祝福家人的,中国人深深的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开始上桥!桥晃得呀,晃得我的脚都发抖,必须紧紧抓住两边的钢索,才敢往前走。就这,还是偷空自拍了一个,嘿嘿嘿!

从桥上往下看,一栋栋别墅掩映在山林中,一开始还以为是当地民居呢,后来才知道是新建的酒店,好么,这酒店,风景也太棒了吧?可惜还没开张,开张了一定要去试试,不过估计价格便宜不了……


虎啸山

过了吊桥,就出了密枝林了,下一站,虎啸山,挺高的山,虽然只爬了半个小时,但是爬升不小,几乎都是很陡的坡,爬到山顶,就是这么一个巨大的虎啸雕塑,这就是虎啸山,有虎啸的山,简单明了;

再来个侧面的;

不知道有多大?本人亲自给大家对比一下,我也来个虎啸!哈哈哈!


阿细跳月

虎啸山真的没啥可逛的,拍个照我就下来了,继续奔赴下一站:可邑小镇博物馆及阿细跳月歌舞表演。到的有点早了,就在博物馆边上的冷饮店喝点冷饮,为啥要特别提这家冷饮店呢,因为装修很民族,饮品很实在,而且,店主妹妹也很漂亮哦!哈哈哈!

很小很小的一个博物馆,主要就是介绍阿细人的日常生活,也没多少内容,看不看两可;

阿细山村,男的吸水烟,女的做饭,孩子在一边玩耍,一家人围着火塘其乐融融。就是,就是,就是这个雕塑也太假了吧?

阿细的民族服装,阿细是彝族的一个分支,所以,民族服装和彝族民族服装基本一致;

博物馆很小很小,差不多也就10几分钟就能逛完,离阿细跳月的歌舞表演还有半个多小时,那就边上逛逛顺便吃点饭,早就馋弥勒的卤鸡米线了;

一碗卤鸡米线,加一碗菌子凉米线,那叫一个香!好吃!太好吃啦!如果你来这里,你一定要尝尝弥勒的特色,卤鸡米线,非常好吃!没错,两碗,都是我一个人吃的;

阿细跳月准备开始啦!阿细女孩子们盛装打扮,载歌载舞;

美丽的阿细女孩!这回眸一笑,道不尽的温柔可爱;

男女对舞,女孩子很美,这男的,貌似年纪有点大……

再欣赏一下;

爱情是永恒的表达主题;

展现丰收的喜悦;

精神抖擞的阿细小伙子,弹起他们的传统乐器(实在不好意思,真忘了叫啥名字),跳起欢快的舞蹈,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悦之情,时代变了,生活好了,艰苦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啦!可是,可是为什么我脑子里却响起了这首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美丽的阿细女孩,优美的舞姿,欢快的舞蹈,也感染了观看的我们,可惜疫情原因,不能下场互动一起跳;

古村探秘

看完阿细跳月,时间还早,继续在古村里游览,昨晚太晚了,没怎么逛天就黑了,今天要好好的逛逛;

这就是昨晚看到的原云南省立西山第一小学校址,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两对阿细姑娘小伙正在练习“阿细跳月”,引来大量游客参观,虽然没有正式舞蹈那么优美,但也别有一种生活的情趣;

阿细的宫灯是四方形的,跟汉族的不一样,宫灯中的画也不是仕女图,多是山水,也很有意思;

古村的一角,浓厚的乡土气息,悠闲的乡村生活,这里还没有大量的商业化,如果你来弥勒,非常建议您来可邑小镇走走,去体会一下阿细人的日常生活;

差不多下午4点多,离开了美丽的可邑小镇,奔下一个目标“宜良68道拐”而去,再见了,美丽的可邑小镇,再见了,欢乐淳朴的阿细人;

可邑小镇的宣传册,如果你想去的,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哦!

门票只要20元,疫情期间,所有的景点门票都是半价,这一趟下来,也省了不少门票钱呢;

写在最后:
在可邑小镇逗留了一天一夜,这里阿细人的能歌善舞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阿细这个古老的彝族支系正快步融入现代信息化,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依旧保持着这份难得的淳朴和善良,如果你来弥勒,建议你来这里小住两日,我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里的。

看彝族阿细跳月,住森林木屋、走密枝仙境,弥勒的这个古村必须去!(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