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纳兰性德陪康熙“望江南”?“斜倚画阑娇不语”邂逅情诗(二)

纳兰性德的《望江南·咏弦月》
望江南是词牌,咏弦月是标题。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胤礽)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顶尖的官二代,正八旗,特别有才华。纳兰性德的词在清朝的初期NO.1。
王国维先生的评价:满洲兄弟刚入中原,他没有我们那么多条条框框,不用那么多套语。“以自然之眼观,以自然之言言情”写的特别动人。
望江南·咏弦月
清 · 纳兰性德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背景】
这是首小令,写的地点是扬州红桥。由于纳兰性德,他很长时间做康熙的近亲侍卫,随康熙起到塞北下江南,这首诗就是在康熙下江南时候显得非常的优美。
弦月,分上下弦月,上弦月是15前的月亮,下弦月是16以后的月亮。
这首诗写的是上弦月🌓。
(秋天)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由于它不是圆的,只是半镜写的很漂亮。
那个弦月慢慢地爬上了湛蓝的天空。
分别写了:时间背景和月亮
斜倚画阑娇不语
光月亮又没有什么意思?在红桥月下的美人就显得格外动人。
斜靠在红桥的栏杆(雕栏画栋)
娇就是娇妹,实在是楚楚可怜,太好看了。带着淡淡的微笑。
暗移梅影过红桥
纳兰性德是在写那个弦月的月光透过梅花树照出的影子随着月光的上升,不断的偏西。梅树的影子不断拉长,慢慢的飘过了红桥。
一方面能动的美娇娘娇而不语,你方便不能动的梅树影子偏偏过了红桥。(动静有致)
裙带北风飘
由于当时是初八月,秋天来到就有那种很凉的那种北风。姑娘的裙带在北风中间不断的抖动飘摇。(轻盈美丽)
它完全是弦月底下的一幅美丽的画卷,是美丽的仕女图或者美女图。特别是在月光底下,看到一幅画,画却美丽动人,不用任何语言。这也是一种邂逅。
对于一个男士来说,到一个风景名胜古地,固然是要看风景,但是最想看的还是美女。人是最美丽的风景。
这首诗的邂逅,他就是在扬州的红桥上,看到了一副美丽的画卷,画卷中天的中心人物就是,裙带北风飘的那个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