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速度与灵活——反舰导弹体系的构建

2020-07-19 22:08 作者:冰封之龙  | 我要投稿

自从二战罗马号被FX制导炸弹击毁的那一刻,反舰武器告别了无制导时代,开始迈步走入制导武器的新时期。1952年11月21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在这一天,有着40年历史的“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在KS-1反舰导弹的轰鸣声中沉入黑海,宣布反舰导弹时代的来临。

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舰导弹的受害者
KS-1反舰导弹,其外观和尺寸都和米格15飞机相当,在实弹打靶以前以图4飞机吊挂有人驾驶的MIG-15来测试投放系统

从KS-1至今,反舰导弹已经走过了68年的岁月。如今反舰导弹家族已经子孙满堂,各种大小和性能的反舰导弹出现在世界战争的舞台上。那么, 反舰导弹是如何分类的呢?

其实反舰导弹分类标准有很多。如根据发射平台,可分为岸对舰导弹、舰队舰导弹、空对舰导弹、潜对舰导弹;根据速度,可以划分为亚音速反舰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根据飞行模式,可以分为飞航式反舰导弹和弹道式反舰导弹;根据尺度,可以分为200千克以内的轻型反舰导弹、200-1000千克的中型反舰导弹,以及更大的重型反舰导弹。因此,根据这个标准,AGM-114海尔法、YJ-9会被归入轻型亚音速飞航式反舰导弹;YJ-83,AGM-84鱼叉、AM-39飞鱼,KH-35可以归入中型亚音速飞航式反舰导弹;P-500,P-700,3M-54可以归入重型超音速飞航式反舰导弹之中。

那么,为什么要研发这么多类的反舰导弹呢?这是因为目标的多元化。在清剿海盗、封锁敌国海岸时,主要的敌人是500吨以内的护卫艇和导弹艇,此时就比较适合使用轻型反舰导弹;在一般的舰队海战中,双方主要是万吨以内的驱护舰相互交手,此时适合使用中型反舰导弹;但对于尺寸8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和它周边的战斗群,射程短的中轻型反舰导弹不但难以突破,而且单个威力也很难重创拥有重装甲的航母,所以需要大尺寸的重型反舰导弹。

现在,让我们从小到大,从慢到快,从近到远,看一下各个类型中各自有代表性的反舰导弹吧。

轻型反舰导弹:

美国濒海战斗舰发射AGM-114“地狱火”反舰导弹

AGM-114地狱火导弹想必大家都听过它的鼎鼎大名。不过,知道地狱火转行干反舰导弹的人可能并不多。2000年,在苏联解体后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认为“未来将没有大规模海战”,主要的敌人只有“波斯湾伊朗的快艇”和中国解放台湾时的“037战列舰和武装渔船”,因此认为对于此类目标只需要50千克的反舰导弹,因此理所当然选择了AGM-114作为母本。AGM-114在反舰打击时非常简单,连雷达都是直接拿了个AH-64D长弓阿帕奇的“长弓”雷达凑数,所以让它可以轻松登上LCS的甲板。这种导弹射程只有8公里,拥有一个9千克的战斗部,里面填充6.8千克高能炸药,威力相当于1枚6英寸炮弹,对于500吨以内的小型舰艇可谓是足够了——毕竟一战时期的英国994吨排水量的HMS NOMAD号驱逐舰被1枚150炮弹击中动力舱就瘫痪了。但是,随着中国052,054系列驱护舰大量服役,这种射程还没有76炮远的反舰导弹当然连同LCS一起失去了价值,如今头4艘LCS即将退役,其他的LCS也要大改,首当其冲就是要增设AGM-84鱼叉反舰导弹安装位置。由此可见,轻型反舰导弹只有非常规战斗环境才有一定的价值,各国装备都不怎么多见。

比海尔法略大一些的轻型反舰导弹有国产的C-701,鹰击9号,以及更大的“企鹅”反舰导弹等等。他们射程都不高于30公里,威力基本上不超过50公斤炸药。以下不再赘述。

中型亚音速反舰导弹——反舰导弹的中流砥柱

中型反舰导弹通常在500-1000千克。这个重量级的导弹装药猛增到了150-250千克,射程从40公里一直延伸到300公里。这样一来,中型反舰导弹就可以在所有的舰炮火力射程外对敌人开火,而且这个距离也是各种雷达对海面目标探测的最远距离,所以也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这着重谈一下为何大部分反舰导弹都是40-200公里这个射程。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球面,雷达和目视都是直线,受到地球曲率影响,物体在地球表面能够看到敌人的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飞的更高,才能看到远处的军舰。所以,根据不同探测平台的探测极限,就有了如下的距离:

1)40公里:这是军舰桅杆和超低空突防的战斗机雷达能够探知到敌方军舰最远的距离。大和级战列舰的桅杆顶部的瞭望哨最远能够看到另一艘大和级桅杆顶部的距离是35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就得需要水上飞机侦查。同样是直线传播的雷达波能够看到敌方的最远距离也不过40公里这个数值,所以对于没有其他探测手段的军舰来说,40公里已经是自己探测的极限距离,再远的射程也没意义,所以早期的MM-38飞鱼导弹,KS-1反舰导弹都是只有40公里射程。而攻击机为了避免被敌人雷达提前发现,所以攻击机也会尽可能超低空突防,此时它飞行高度通常也只有20米高,所以它也只能看到40公里左右的海平面目标,因此AM-39反舰导弹(即击沉谢菲尔德的飞鱼空射型)、鹰击8号反舰导弹都是只有40公里射程。

阵风飞机在中轴线加挂AM-39飞鱼导弹

2)80公里:这个距离常见于一些空射反舰导弹。80公里是飞行在500米的飞机探测到海平面最远的距离,同时500米也是早期S-75等导弹最小射高(甚至最早期的海红旗9因为海面杂波问题也不能打击500米以内目标,海红旗9A才解决,将最小射高降低到15米),在此高度飞行的飞机不会受到敌方反舰导弹的提前拦阻射击。因此中国歼轰7A携带的鹰击8A反舰导弹、射程就是80公里.同时这也是中型固体燃料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再远一些就得需要上冲压发动机或者涡轮发动机了。

中国潜艇使用的YJ-82(潜射的鹰击8号,不是C-802国内自用型号)射程80公里,在YJ-18诞生以前是国产唯一的潜射反舰导弹

3)120公里:这是军舰、潜艇透过自己被动声呐能够听到对方舰队模糊方向最远的距离。同时,这也是飞行在1000米低空的目标自己雷达能够探测到的最远海平面目标的距离。虽然120公里在标准2、阿斯特30等反舰导弹极限射程之内,但由于1000米高飞机也在敌方雷达海平面之上,所以可以发射导弹后立即下降高度规避导弹攻击。因此,中国搭载在轰6丁飞机的C-601导弹、搭载在水面舰艇和陆地发射架的C-802导弹,以及潜射的苏联P-120导弹通常都是这个射程。

伊朗仿制的C-802参加了多次战争,如2016年对宙斯盾驱逐舰的袭击

4)180公里-200公里:该距离是市面上绝大多数重型防空导弹(如S-300FM,HQ-9B,SM-6)导弹打击高机动目标的极限距离,超过该距离舰队防空导弹就无法有效驱散敌方攻击机群。所以一般也都是机载导弹,如YJ-83K,AGM-84,KH-35等导弹。

印度海军MIG-29K的典型负载:由翼尖到机身分别是R-73AE格斗导弹、R-77中程空对空导弹、KH-35反舰导弹、KH-31反辐射导弹

所以对于机载导弹来说,能够在敌方舰载火力之外发射导弹通常就有着足够的安全性,所以大部分机载导弹不会多于200公里这个数值。而且要想再提高射程,通常导弹就要更大了。

重型反舰导弹:最多样化的反舰导弹

与一般人对于重型导弹的印象不同的是,重型反舰导弹虽然能够生产的国家不多,但它的门类是最多最杂的。这是因为,超过1吨的重型导弹空间很大,能够容下更多燃料和更大的弹头,所以可按照各国需求开发成不同需求的反舰导弹。

重型亚音速反舰导弹:

该类导弹主要是美国开发。由于美国具有压倒性的航空兵优势和压倒性的舰队数量,并不担心对方防空武器能够击落多少导弹,因此他偏向于配备亚音速、隐形能力好的涡扇发动机反舰导弹。除了已经退役的反舰战斧,目前风头正劲自然是AGM158C LRASM隐形反舰导弹。当然,如果只看射程,它的大哥AGM-158 JASSM-ER要更远一些。

AGM-159C LRASM,具有良好的隐形外形,采用涡扇发动机,可以飞行560公里。不过2021年采购费高达390万美元,堪比3枚鱼叉导弹

AGM-158B JASSM-ER导弹2019年开始服役,射程1000公里,采用涡扇发动机,可以从F-15E以上任何可以携带单件1吨物体的飞机上发射。而AGM-158C LRASM因为考虑攻击军舰,采用更低的飞行高度和S型航线,所以射程缩减到了560公里,和中国鹰击18相当。

B-2和B-1轰炸机都可以使用AGM-158系列导弹

AGM-158的质量通常是1吨,装有一个1000磅(454千克)的大弹头,比起飞鱼的165千克战斗部大了快3倍,可以一发摧毁1艘万吨驱逐舰。不过,当他在MK41垂直发射时,需要增加1个1吨MK114助推器,这使得它整备重量提升到了2吨,和鹰击18相当。由此可见,反舰导弹因平台不同,其整备重量也有巨大的浮动。

重型亚超结合反舰导弹:

该导弹代表就是苏联3M-54俱乐部导弹,中国引进开发后为鹰击18,目前在中俄军舰,潜艇都是主力反舰导弹。

3M54口径(俱乐部)


3m54一开始是为了潜艇平台开发,用来提升仅有533鱼雷管的苏联潜艇的反舰能力。该导弹采用末端分离火箭技术,首先由助推器加速起飞,然后启动涡喷(出口型)/涡扇发动机(3m54自用型和鹰击18)进入巡航速度,末端接近到40公里时,末端火箭启动,以2.5倍音速撞向敌方军舰。这种设计虽然让导弹尺寸突破了9米,但是它成功节约了重量,以2吨体重(潜射型2.3吨)实现了550公里射程和2.5马赫末端速度,比起同等射程的P-500 沙箱(4.8吨)足足减少了50%重量,而且末端突击能力还因为弹头变小而提高了。

重型全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该导弹只有苏联谱系国家采用,有代表性的是苏联P-500系列反舰导弹、中国鹰击12反舰导弹,印度布拉莫斯反舰导弹。有关苏联的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可参考本人这两篇文章。

重型全程超音速导弹一度是被誉为“永远的神”的存在,以光荣级巡洋舰、基辅级航母的P-500为例,它速度快,可以在12分钟赶到500公里外的敌方舰队头上,并把1吨的弹头投送到敌人的航母上面。因此这类导弹通常都被冠以“航母杀手”的美名。但是,巨大的全程超音速反舰导弹通常都大于2.5吨,就算是鹰击12,布拉莫斯这样空射的反舰导弹也大于2吨,只有苏30、轰6,图22M3等大型飞机才能运载,并且搭载了这样导弹的飞机几乎会丧失机动性;舰载版和潜射版因为有助推器,所以它往往超过3吨,甚至有5吨以上的个别存在。

同时,由于雷达探测到500公里以外目标非常困难,现实中往往采用卫星、远程飞机分段接力中继信号飞行,这使得中途被干扰的风险大幅增加;由于此类导弹速度很快,而且还往往飞行在万米高空以降低空气阻力,中途很难做大角度S型转弯,因此几乎中段只能进行直线平飞,遇上最大射高超过它飞行高度的重型防空导弹往往会被轻易击落,所以这类导弹除了对反航母有着特别嗜好的苏联/俄罗斯外,发展他的国家并不多。中国也一度起意研发鹰击12导弹,甚至在10年前论坛中被吹成了神的存在,但最后成为中国装备最多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却是不显山漏水的鹰击18,可见中国严格论证后也降低了对它的装备量。

反舰弹道导弹:21世纪新式反舰导弹的雏形

虽然飞航式导弹在某些时候已经实现了2.5-4倍音速的高速飞行,甚至布拉莫斯,P-800俯冲极限速度甚至突破了5马赫,但由于它们中途易于被拦截,所以喜好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国家进一步调高了飞行高度,并按照弹道导弹模式飞行,以降低被拦截的机会,这就是目前炒得很热门的反舰弹道导弹。

反舰弹道导弹也分为三类:舰载的反舰弹道导弹、空射反舰弹道导弹和陆地反舰弹道导弹。

舰载反舰弹道导弹目前只有1种即将服役的型号,就是美国以RIM-174标准3导弹开发的反舰弹道导弹。

RIM174导弹结构,可见它很大部分沿用了RIM-66 SM2的零件,以降低成本,尽管如此单发仍然超过了360万美元

标准6本来是远程防空导弹,但是美国早在标准1时代就进行过防空导弹反舰的实战(两伊战争期间),中国051C也做过此类实验。在进行反舰攻击时,标准6会换下破片战斗部,改用半穿甲战斗部,然后以最远射程的抛物线弹道发射出去,以陀螺仪为控制沿着弹道轨迹飞向500公里的目标,最后再以4-5马赫速度俯冲而下。虽然它战斗部只有64千克,但是高速俯冲而下的动能足够击穿船体甲板,在船底造成严重破坏。2018年,1枚SM-6轻易击沉了一艘佩里级护卫舰USS Reuben James。同时,RIM-174还可以携带动能战斗部,拦截各种反舰弹道导弹,2016年便击落了1枚中程弹道导弹靶标,堪称美国海军最多面手的武器之一,除反潜和反卫星外,防空反导反舰对陆地打击无一不包。

除此之外,051C也用S300FM进行过反舰测试,但由于S300FM属于TVM导弹,末端需要军舰雷达制导,所以并不适合远程反舰,近距离紧急凑合一下还是可以的。

USS Reuben James是真正意义上第一艘被反舰弹道导弹击沉的作战舰艇

空射反舰弹道导弹:

该类导弹中俄均有开发,但由于严密的保密措施,目前可以确认装备只有俄罗斯“匕首反舰导弹”。

米格31携带匕首反舰导弹,这也是MIG31第一次承担国土防空以外的战斗任务

匕首的数据并未公开,但是从外观可以推测,它应该是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的发展型。考虑到伊斯坎德尔导弹就有500公里射程,那么保守起见匕首应该可达1000公里射程,末端速度超过5马赫(俄罗斯宣传可达8-10马赫),通过主动雷达导引头搜索目标。

陆基反舰弹道导弹:

该类导弹是中国军迷最熟悉不过的导弹了,就是大阅兵亮相的DF-21D和DF-26,理论上DF-16也可作为反舰弹道导弹。

DF-26导弹采用末端4片气动舵实现精确控制

DF-26导弹目前是我国地位较高的弹道导弹,它长度约16米,重量和尺度都超过了美国“侏儒”洲际导弹,这意味着它采用较轻的单弹头甚至可以进行洲际打击,所以DF-26被归为“核常兼备”导弹,在建军90周年阅兵排在第一顺位,可见它的战略战术意义之大。DF-26导弹在使用常规弹头时,可以采用气动舵面精确调整姿态,对舰艇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不过,由于东风21D,东风26导弹射程都远大于常规搜索距离,现实中如何进行体系作战,仍然是需要官方告诉我们的答案,目前猜测的“卫星跟踪和卫星制导”等等,都是推测。个人认为,军迷应当对专业的内容保持敬畏之心,不要去用自己的理解强行猜想军队未解密的高科技武器的系统作战,更不要处处打听,咨询相关数据,否则将触犯国家安全法的规定。

反舰导弹是一个大系统,归根结底,是不同的需求诞生了不同的导弹,大家切勿只凭纸面性能下结论。



速度与灵活——反舰导弹体系的构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