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东先生和他的小姑娘】立冬,宜饮酒
纯脑洞,渣文笔,勿上升
南京,立冬,华灯初上。
李鹤东的小酒馆灯火通明。
“东哥,这边来了个小姑娘”
“姑娘多得是,你又不是没见过女人”
“不是”左右伙计面面相觑:“她说自己叫寇湄,湄公河的湄,特地要见你”
“哦,寇湄?她来南京了?”
李鹤东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江南的水阁馆榭灯火繁华。
忽然想起记忆里小姑娘熟悉的脸。
她曾是胡同口最不听话最叛逆的小姑娘,气质和她的名字“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丝毫不搭边。要是她文静安稳一点,又加上被干爹哥哥嫂子盖章认可的姣好样貌美人坯子,追她的男人大概可以德云社封箱包场了。
就是这么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十六岁立冬那天,把自己手上的纹身“李冬”两个字展示给他看:东哥,今后,寇湄死生跟随你。
那时候他虽然也是个混社会的愣头青,但是底线还是有的:寇湄,你还是上学的年纪,我李冬,受不起,更不能耽误你。
后来有想追她的小弟提起这事,说寇湄这么多年也只钟情他一个,别的男人她都用拳头对付,都纷纷羡慕不已:东哥好生艳福。
正想着,寇湄的声音已经入耳:“东哥”
“哎,寇湄”
李鹤东抬头,眼前的女人已经失去了少女时代眸中天不怕地不怕的神采,取而代之的是岁月磨砺剩下的庄重,还有几分难掩的不甘。
“哥,抽烟不?”她转头,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的夜色:“现在你可不能像原来那样管着我了,成年人可以抽烟”
“你家那位,他不管?”
李鹤东听过几个发小说她随随便便就嫁人了,是个长相寒碜类似车祸现场的男人,据说还是个名门望族书香门第。
“提那个死鬼干嘛?早离了”
“难得你这么潇洒”
“那不然呢?我给他守寡?”
寇湄得意一扬眉,仿佛还是那个发誓要和李鹤东生死相随的少女。
“说正事,要喝酒”她笑意盈盈。
“喝吧,我陪你”李鹤东的回答干脆利落。
“你还真陪啊?”寇湄笑了:
“算了,我只是路过南京,顺便来看看你,社会东变成奶冻了,你的事业越来越红火了,你哥嫂应该放心了,你父母在天之灵也可有宽慰,真好”
然后她起身,点了一支烟:
“原来年少时候,觉得喝了酒什么都可以忘掉,后来我发现,无论喝了什么酒,也不会忘记你,你心里也不会有我,永远把我当个孩子看,多没劲”
“岁月过去,寇湄,你变了,我也变了”
“好在有回忆,不是吗?”寇湄的笑意明艳如雪上一朵盛放的红梅:“我走了,哥,不要送了”
“是回忆让我如此想你,但这一切,也只能是回忆”
【灵感来源】明末清初红颜寇白门,我的社会法国闺蜜Jade和她无疾而终的初恋
当年在秦淮河岸,寇白门【本命寇湄】的热度颜值以及才情完全丝毫不输如今闻名于世的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连柳如是的夫君,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也夸她侠骨柔肠艳冠八方“女侠谁知寇白门”。
符合我曾经幻想过女版东哥的模样:既能端坐高堂,又能游历江湖。
文人余怀说她“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写“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梅村的诗文里也总用西施来喻她: “朱公转徒致千金,一舸西施计自深。今日只因勾践死,难将红粉结同心”。因此也有人猜她或许是东林党的间谍。
女侠并非浪得虚名,寇白门辞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暮,嗟红豆之飘零”。还有传说她十分义气,每每有姐妹遇到负心渣男,她是第一个出来打抱不平的。
白门让我欣赏的还有她的气性和风骨,敢爱敢恨,会爱也会恨,家国大义之间从不含糊,和她苟且的前夫形成了鲜明对比。既能端坐高堂,又能游历江湖,爱恨潇洒,这样的女子不多见了。
看了太多琼瑶剧为男主哭哭啼啼的女主,我反倒喜欢寇白门这样的爱恨从容,不靠男人,也可以风轻云淡自在江湖。
再次墙裂推荐我的初心电影《柳如是》,万茜女神秦汉男神主演,完全还原了晚明时代的风貌和才子佳人❤️里边寇白门作为柳如是的闺蜜也有戏份。
以及:我一个有点社会的法国闺蜜昨天说她的初恋,一个比她大六岁,有点社会的大哥。这个姑娘总给我一种女版东哥的感觉,纹身抽烟喝酒,每次strike打架都走在最前边,而我又叫女版张九南,我们俩惺惺相惜【狗头】
那时候她十五,他二十一。打架了得称霸巴黎的他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表白心迹后,这个比她大六岁的社会大哥还是让她好好读书。
三年后,她不负众望考上了我们学校,就读于全法最好的文学系。
她说她原先跟这个男人刻骨铭心轰轰烈烈,虽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但是她不后悔。
对于这些年,遇到的其他人,她都觉得,就那样吧。
我小心翼翼地问,那你现在还爱他吗?
她正在我家阳台上抽烟,刚把烟灭了,一脸无畏天真:爱,当然爱,死了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