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诸葛亮治蜀与民有菜色

2023-03-04 09:29 作者:特别文化经济行动  | 我要投稿

公孙鞅仅仅是一个代号,战国时代必然会出现迎合其需求的策士,当然孔子知行南辕北辙的做法也是诱因。所以,只要时代需要,公孙鞅有的是门徒,比如著名的桑弘羊,诸葛亮,王安石。诸葛亮治理蜀地,可能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然而其本质和公孙鞅,桑弘羊,王安石一样,都是通过压榨民众聚敛财富以供雄主进行军事冒险。只不过诸葛亮本人身兼聚敛者和雄主而已

东吴使者在诸葛亮去世27年后,对蜀汉怎么评价的呢?

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三国志· 薛综传》

有人认为老薛做出这种评价是在诸葛亮去世27年后,所以和诸葛亮没有关系。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就好比一个人年轻时抽烟,抽到60岁,戒烟三年后确诊肺癌,有些人就说你看抽烟和他得肺癌有什么关系?这真是岂有此理。事实上你只要看看蜀汉不断用兵,以至于2户养1兵的事实,就能明白有些人称赞的诸葛亮“足食足兵”状态是怎么来的了。难怪李严看不下去蜀地民众的穷苦,故意在运粮上松懈,搞砸了诸葛亮的军事行动。

具体的原因,我们可以分析得更清楚一些。蜀地人口数不足户口数的3倍,介于2到3之间,我们可以了解到蜀地民众撑过诸葛氏聚敛的办法——不生。如果不养育后代,或者少养育后代,的确可以省下大量的粮食用于武侯的雄图大略,当然是暂时的。只要时间拉长到20年,乃至40年,整整一代人几乎没有出生,那么陷入衰老的人口结构的蜀地自然就会同时陷入全面的痛苦衰败,这也就是薛综观察到的蜀汉。当然那个时候,制造了这一切苦难的人早就仙逝了,落了个千古第一忠臣良臣的美名

论诸葛亮治蜀与民有菜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