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13)侵攻骏河国

三州错乱与远州总剧
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今川义元在尾张国桶狭间合战中被织田军斩杀,由于许多今川家的重臣也在此战中战死,导致今川家一度陷入了混乱之中。在此期间,今川家家臣松平元康趁机夺取了被今川家占据的旧领冈崎城。
今川义元在出兵尾张国以前,就将家督之位传给了儿子今川氏真,不过今川氏真却不算是一个好家督。永禄四年(1561年)三月至闰三月期间,今川氏真在没有稳定今川义元战死后的领国的情况下,响应北条家的请求出兵武藏国河越城。趁着今川军主力远征关东的机会,松平元康将名字中今川义元下赐的“元”字舍弃,改名为松平家康,并在四月十一日时对三河国的牛久保城发起了攻击,正式与今川家决裂。由于松平家康十分善战,到了八月末时,三河国已经分裂成了松平派与今川派,局面对今川家十分不利。
永禄五年(1562年)正月,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给今川氏真、松平家康、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下发了御内书,命令今川、松平两家和谈,让武田信玄、北条氏康居中调解。当时松平家康的妻子筑山殿(今川义元养女)、长子信康、长女龟姬都在骏府做人质,从今川氏真没有为难他们来看,实际上今川家还是保留了和谈的可能性的。
可是,二月时局面发生了变化,今川家的三河国上乡城在遭到松平军的猛攻后陷落,守将鹈殿长照战死,鹈殿长照的两个儿子也被松平军俘虏。由于鹈殿长照的母亲是今川氏真的姑母,因此鹈殿长照的遗子也是今川家的“御一门众”之一,因此今川家便以松平家康妻子、儿子、女儿为交换,将鹈殿长照的两个儿子换回了骏府。今川氏真为了报复松平家康,在同月率军抵达了三河国,降服了许多背叛今川家的国人。
照常理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今川家虽然失去了今川义元等重要角色以及尾张国、三河国的部分领地,但是其实力应该还是远在松平家康之上的,更别提今川家还有着武田家、北条家两个强大的盟友的支持。然而,今川氏真却没能利用好手上的这些好牌,在三河国陷入“三州错乱”的同时,今川家的另一个分国远江国也陷入了国人们相继叛变的“远州总剧”之中。
根据通说,永禄五年(1562年)十二月,远三国境上的井伊谷领主井伊直亲与松平家内通,因此被今川氏真骗至悬川城杀害,从而引发了国人们背叛今川家的“远州总剧”。然而,井伊直亲的叛变并不见于当时的史料,只在后世创作的《井伊家传记》等家谱中对此事有所记载。从当时的史料来看,目前可以确定的关于“远州总剧”的文书出自永禄六年(1563年)十二月,与井伊直亲被杀间隔了一年之久,因此井伊直亲之死究竟与“远州总剧”有没有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永禄六年(1563年)十二月,远江国引间城城主饭尾连龙、犬居城城主天野景泰举起了反旗,饭尾连龙还率军对今川家家臣朝比奈信置防守的头陀寺城发起攻击,两军在头陀寺城附近的饭田口展开激战,最终今川军取得大胜。饭尾连龙在次年四月八日时前往冈崎城与松平家康会面,说明此次饭尾连龙的举兵,背后很可能是有着松平家的支持。
除了饭尾氏、天野氏以外,二俣城松井氏、堀越今川家、奥山乡的奥山氏等等也纷纷举起了反旗,今川家的领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在失去了被称为东海道第一武士的今川义元以后,今川家的势力大为衰退。
义信事件
武田信玄在今川义元战死的永禄三年(1560年)六月时,就曾派遣家臣穴山信友前往骏府问候今川氏真,并重申了甲骏同盟不会因今川义元之死而破裂。然而,随着“三州错乱”、“远州总剧”的勃发,武田信玄开始怀疑今川氏真作为人君的才能,武田家的外交态度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与此同时,尾张国的织田信长由于甲骏同盟的缘故在永禄七年(1564年)时曾与上杉辉虎交涉结盟,两家缔结了相当友好的关系,织田信长甚至一度想要将儿子送入上杉家给上杉辉虎做养子。
永禄八年(1565年)四月,织田家对东美浓发起了攻击,兼山城城主长井隼人佐弃城逃亡,织田信长派遣重臣森可成进入兼山城防守,结果进入东美浓的织田军与武田方的国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交战。在这个时候,织田信长意识到了武田家对东美浓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与远在天边的上杉辉虎相比,同武田信玄结盟才是当下对织田家最好的选择。恰好在此期间,由于“永禄之变(足利义辉被三好家暗杀)”而流亡近江国的足利义昭(足利义辉的弟弟)正在号召各国大名上洛,足利义昭下令让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一色义栋三人议和,辅佐自己尽快上洛继任幕府将军。
在足利义昭的居中调解下,九月九日织田信长派遣织田忠宽前往甲府,向武田家提出了结盟申请。作为结盟条件,织田信长将养女龙胜院殿(远山直廉女儿)嫁给武田信玄的四子诹方胜赖,两家缔结姻亲关系。武田信玄很快就答应了织田信长的请求,两家决定在十一月举行婚礼,结成“甲尾同盟”。此外,武田信玄通过美浓国出身的高僧快川绍喜与一色家结成了“甲浓同盟”,而织田信长也在次年七月与一色义栋达成和睦,三家暂时进入了非常短暂且宝贵的和平时期。
武田家与织田家结盟之事,让两个人非常不高兴,其中一个是今川家的现家督今川氏真,毕竟他和织田信长有着杀父之仇;另一个则是武田信玄的嫡子武田义信了。武田义信的妻子岭松院殿是今川氏真的妹妹,正是由于他的婚姻,才维系了甲骏同盟的存在,因此武田义信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支持今川派。
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在诹方胜赖婚礼前夕的十月,由于武田信玄坚持与织田家结盟的缘故,武田义信开始在家内策划政变。武田义信利用增加封地等条件,拉拢了武田家重臣饭富虎昌、长坂胜繁(长坂虎房次子)、曾祢虎盛等一众家臣。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说之中饭富虎昌是武田义信的师傅,但是实际上饭富虎昌在武田信玄时代一直活跃在信浓国的前线,难以分身到甲府教导武田义信,因此这件事应当是不属实的,在《甲阳军鉴》的记载中,武田义信的师傅也并非是饭富虎昌,而是曾祢周防。然而,当武田义信前往饭富虎昌的宅邸中秘密商讨此事时,恰好被饭富虎昌的弟弟饭富昌景撞到,饭富昌景察觉到了异常,结果发现了兄长饭富虎昌与武田义信的计划,连忙将此事告知了武田信玄。此后,饭富昌景因为大义灭亲的举动,成为了武田信玄最为信赖的家臣,并入嗣山县家,改名为山县昌景。十月十五日,饭富虎昌被武田信玄下令缉拿处死,除了饭富虎昌以外,长坂胜繁、曾祢周防都一同被处刑。次年十二月五日,穴山信君的弟弟穴山信嘉也因为义信事件被牵连处死。
除了军记物以外,义信事件的真相和具体经过其实十分模糊。由于当时武田家在上野国与上杉家作战,因此武田信玄在十月二十三日时给上野国的家臣小幡信高去信时曾表示:“饭富兵部少辅因为密谋离间信玄与义信的关系已经被勒令切腹,但是父子关系并没有问题所以请安心。”说明至少在这个时候,武田信玄还没有想要废掉武田义信的继承人之位。对武田信玄来说,如果义信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便也没有必要非得废嫡,搞得武田家人心惶惶。可是,武田义信却拒绝与父亲和解,最终触怒了武田信玄,据说武田信玄将其幽禁在了甲府的东光寺之中。
武田义信之死
在义信事件发生的同年,上杉家在上野国对武田家的势力发起了反攻。永禄八年(1565年)三月,由于上野国吾妻郡的岩下城城主斋藤宪宗、斋藤虎城丸兄弟被上杉家调略,上杉辉虎便宣布自己会亲自出阵进入上野国支援斋藤兄弟。
武田信玄得知上杉家的动向后,立即给上野国岩柜城派去了援军,并且在五月下令攻打上杉家一方的箕轮城。然而,此后武田家便受到了义信事件的影响,没有再给上野国派来支援,与上杉家的作战任务便落到了武田信玄信赖的信浓先方众真田幸纲以及一众西上野国人的手中。十一月十七日,在真田幸纲、信纲的攻击下,斋藤兄弟笼城的岳山城陷落,斋藤虎城丸自尽而死,斋藤宪宗突围后不知所踪。
永禄九年(1566年)五月,北条氏康对下野国、下总国、常陆国发起了攻击,远在越后国的上杉辉虎鞭长莫及,导致小田氏、结城氏、宇都宫氏、小山氏等原本站在上杉家一方的国人被迫臣服于北条家。闰八月,为了呼应北条家在北关东的攻势,武田信玄亲率大军侵入上野国包围了箕轮城。九月二十九日,箕轮城陷落,城主长野氏业自尽而死,箕轮长野氏灭亡。武田信玄占领箕轮城后,一度将春日虎纲从海津城调任至箕轮城,不过毕竟北信浓还没有解除上杉家的威胁,因此最终还是让重臣浅利信种前往箕轮城出任城代。
十二月,由于上杉家势力在关东的衰退,上杉辉虎的重臣、上野国厩桥城城主北条高广也背叛了上杉家,投入了北条家的麾下。
永禄十年(1567年)三月,真田幸纲用谋略夺取了上野国白井城,城主长尾宪景弃城流亡越后国。四月,武田信玄率军进入了白井城,此后又攻陷了总社长尾家的根据地总社城,并在归国途中路过信浓国时,夺取了信越边境的野尻城。
从身份上来说,白井长尾家、总社长尾家都是山内上杉家的肱骨重臣,从血缘上来说,虽然分家许久,但是上杉辉虎毕竟也是长尾家出身,和他们也有着藕断丝连的亲戚关系。因此,上杉辉虎在四月十八日,迅速率军夺回了野尻城,然而正当他想要继续扩大战果时,陆奥国的会津芦名氏却派兵侵入了越后国,导致上杉辉虎不得不撤军回国。
八月,上杉辉虎率军自春日山城出阵,进入了信越边境上的饭山城,并对同城进行普请改修,将饭山城作为抵抗武田家入侵越后国的前线堡垒。武田信玄得知上杉辉虎出兵以后,便也立即率军进入了信浓国的小县郡。可是,就在武田信玄与上杉辉虎对峙之际的八月十七日时,今川氏真突然下令禁止商人们将食盐贩卖至甲斐国。今川氏真的行为其实是对武田信玄废嫡的反击,但是武田信玄却并没有被今川氏真给威胁到,反而还进一步地感受到了今川氏真的无能。
十月十九日,武田义信在东光寺内死去,享年三十岁。武田义信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勒令自尽的。总之,随着武田义信之死,武田家的外交路线也就彻底地进行了一次大转变了。
第六次川中岛合战
永禄十年(1567年)九月,织田信长攻陷了美浓国的稻叶山城,将外甥一色义栋流放,此时占领尾张国、美浓国、伊势国的织田信长有了足够的本钱可以拥戴流亡的足利义昭举兵上洛了。次年七月,足利义昭离开越前国前往美浓国,织田信长也开始着手准备上洛的事宜。此时,三河国的德川家康(松平家康改名)、近江国北部的浅井长政、越前国的朝仓义景都是站在足利义昭的一边,织田信长面前的敌人只有态度不明的近江国南部的六角承祯以及占据京畿的三好三人众,只是面前的。
织田信长担心的问题并不在于六角家与三好三人众,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些人的确也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织田信长唯一担心的便是当自己带着尾张国、美浓国以及三河国的德川家援军上洛以后,后方的今川氏真是否会趁机对兵力空虚的三河国与尾张国发起攻击。因此,足利义昭与织田信长为了保证自己上洛期间今川氏真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便决定让武田信玄从后方牵制今川家。当然,让武田信玄牵制今川家也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上杉辉虎不能在武田信玄的后方牵制武田家。
在足利义政进入美浓国的同月,织田信长给上杉辉虎去信,表示自己和武田家结盟完全是为了复兴幕府,并没有想与上杉家敌对的意思。此外,织田信长还向上杉辉虎透漏到,自己已经与武田家达成了处置今川家的骏河国、远江国的秘密约定了,希望上杉辉虎也能够支持一下自己的上洛。
织田信长在书信中提到的密约,指的就是武田信玄与德川家康商议的以远江国的河流为界瓜分今川家领地的约定。然而,武田家认为边境是天龙川,而德川家康却认为边境是大井川,这也埋下了日后两家发生冲突的伏笔。
十一月,由于武田义信的去世,今川氏真从武田家接回了妹妹岭松院殿。对此,武田信玄的脸色十分难看,毕竟此举很可能意味着两家决裂,对武田信玄来说也是脸上无光。在北条氏康的介入下,十一月十九日,岭松院殿从甲府返回了骏河国。此后,今川氏真开始秘密派遣使者与上杉辉虎联系,希望在将来可能发生的甲骏战争中,上杉家能够从信浓国方面牵制武田家的动向。
永禄十一年(1568年)正月,武田信玄与会津芦名氏结成了攻打越后国的盟约,并开始策反上杉家的重臣、扬北众之一的本庄繁长。三月十三日,趁着上杉辉虎出兵越中国期间,本庄繁长在越后国举兵作乱。三月二十九日,今川义元的母亲寿桂尼去世。四月,今川氏真与上杉辉虎进行同盟交涉,武田信玄得知此事后便决定与今川家断交,两家的交战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
七月,武田信玄为了支援本庄繁长,率军出阵信浓国,对信越边境的饭山城发起了攻击。另外,北信浓、越中国的一向宗信徒也在武田家的号召下起兵,对上杉家的诸城发起了攻击。趁着这次出兵的机会,武田信玄在北信浓修筑了一座易守难攻的长沼城,用来防止出兵骏河国时上杉辉虎的进犯。八月十日,由于武田军不断地对信越边境的关山城发起攻击,上杉辉虎急忙给关山城派去援军,阻止武田军进入越后国。
十月,武田信玄率军归国,留下了陷入内乱、一向一揆的上杉辉虎在春日山城独自烦恼。在侵攻骏河国前夕武田家在北信浓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近年来被学界称为“第六次川中岛合战”。在第六次川中岛合战以后,有了长沼城、海津城这两处坚固的据点,直到武田家灭亡为止,上杉家再也没有进入过川中岛地区了。
出阵骏河国
永禄十一年(1568年)十二月六日,从北信浓归国不久后,武田信玄突然宣布甲骏同盟破裂,对骏河国发起了攻击。在武田家大军来袭以后,许多甲骏边境的国人纷纷倒戈投降,只有富士郡大宫城城主富士信忠坚持抵抗武田军的攻击。武田信玄在攻打大宫城多次无果之后,便决定放弃大宫城,率军朝着骏府今川馆进军。
另外一方面,今川氏真得知武田信玄出兵的消息,立即召集了军队前往萨埵山布阵。十一月十三日,由于今川家的重臣朝比奈氏、庵原氏、葛山氏等家族因为被武田家调略,陆续从萨埵山撤军,导致萨埵山的今川军不战自溃,武田军顺利杀入了骏府。今川氏真在大军崩溃以后逃回了骏府,于十五日逃入尚未叛变的重臣朝比奈泰朝防守的悬川城之中。因为走得匆忙,今川氏真的正室夫人早川殿(北条氏康之女)甚至连轿子都没有,只能灰溜溜地赤脚跟在丈夫的身后逃亡。
在武田军对今川家发起攻击的同一时间,德川家康也发兵远江国,在迅速占领了井伊谷、白须贺等地后,德川军攻陷了远江国的引马城。由于骏河国也遭到了武田军的攻击,知道援军无望的远江国国人们纷纷投降于德川家康,德川家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今川家曾经经过数十年才夺取的远江国。
十二月十二日,早川殿赤脚出逃的消息传到了小田原城,北条氏康爱女心切,同时又记恨武田信玄不给自己面子,宣布与武田家断交,派兵进入骏河国支援今川家。北条军进入河东地区以后,许多当地的国人纷纷站在了北条家的一边,随后北条军进入了富士信忠的根据地大宫城,威胁到了武田军的后方。十三日,北条军进一步攻占了萨埵山,切断了武田军的补给线。
同德川家相比,武田家对骏河国的攻击并不算十分顺利,今川家的许多家臣怨恨武田信玄的背叛,在骏河国、远江国边境的花泽城、藤枝城、伊久见山城等笼城据守。另外,骏府北部的国人们也缔结了一揆,准备对进驻骏府的武田军发起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武田信玄只得在骏府布下本阵,而后布置武田军与周边的今川军、北条军交战。十二月下旬,武田信玄夺回了萨埵山,重新恢复了与甲府的联系。十二月二十三日,德川家康给武田信玄去信,表示远江国的战事十分顺利,自己即将攻打今川氏真所在的悬川城。二十八日,德川军抵达悬川城下,随后将悬川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永禄十二年(1569年)正月,北条氏康、氏政父子开始与宿敌上杉辉虎商议越相同盟。祸不单行的是,武田家重臣秋山虎繁在同月率领下伊那郡的国人侵入了远江国的久野,随后与占领当地的德川军发生了激战。德川家康得知此事后,认为武田信玄想要背叛划分今川家领地的约定入侵远江国,怒不可遏地给骏府的武田信玄送去质问的书信。德川家康的书信让武田信玄着实捏了一把冷汗,如果这个时候将德川家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那武田军估计连返回甲府都会变成奢望,因此他连忙命令秋山虎繁撤军返回骏河,同时给德川家康送去书信表示只是误会一场。
正月二十六日,北条氏政率军进入萨埵山,两军的大战一触即发。此外,上杉辉虎因为“越相同盟”的缘故,也开始准备对信浓国的长沼城、海津城发起攻击,局势对武田信玄来说十分不利。为了解除北条家的威胁,武田信玄煽动北关东的佐竹家、宇都宫家以及房总半岛的安房里见家对北条家的背后发起攻击。二月,北骏河的今川家家臣组成的一揆对骏府发起了攻击,北信浓诸将也给骏府送来了书信,表示信越边境的冰雪已经融化,上杉辉虎很有可能会在这时候趁机南下。
三月,由于对武田家的不信任,德川家康开始与悬川城的今川氏真和谈。得知此事的武田信玄大惊失色,连忙给德川家康去信,希望德川家能够维持与武田家的约定,终止与今川家的和谈,但是德川家康却没有理睬此事。陷入重重包围、众叛亲离的武田信玄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偷偷在兴津川的上游开垦通往甲斐国的新道路,以备不时之需。四月二十四日,武田信玄在兴津城留下了穴山信君、在久能城留下了板垣信安之后,便率领着武田军匆忙从骏府撤退,经过新修的道路返回了甲斐国,避免了被围歼的下场。
三增峠合战
永禄十二年(1569年)三月下旬,本庄繁长向上杉辉虎投降,将儿子千代丸作为人质送入上杉家。四月二日,上杉辉虎率军返回了春日山城,这下压力全部来到了武田信玄的身上。
早在二月时,德川家康就给上杉家派来使者通好。五月八日,今川氏真、北条氏政、德川家康达成和睦,今川氏真夫妻离开悬川城,前往北条家接受庇护。同时今川氏真迎接北条氏政之子国王丸为养子,宣布将国王丸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六月,越相同盟建立,随即上杉家、北条家对上野国的武田方国人发起攻击,上杉、北条、德川三家以及今川家的旧臣们组成了针对武田家的“武田包围网”。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田信玄为了打开困境,只得寻求如今唯一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织田信长的帮助了。在德川家康派使者到越后国通好的同月,幕府将军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的使者也来到了春日山城,向上杉辉虎提出了与武田家和谈的请求。在织田信长的努力下,武田家、上杉家在七月达成了“甲越和与”,解放了武田家的北面战线。
反观骏河国方面,北条家早已做好武田信玄来袭的应对准备,给河东地区诸城派遣了援军不说,还对骏河国骏东郡的深泽城发起普请,派遣重臣北条纲成、松田宪秀进驻。六月,在与上杉家和谈有了进展以后,武田信玄报复性地率军侵入骏河国,对深泽城发起了攻击,随后武田军一路转战,相继又对三岛城、伊豆国韮山城发起攻击。六月二十五日,从伊豆国撤军的武田军再次包围了富士郡大宫城,守将富士信忠在七月三日不得不开城投降。
让北条家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断地派兵进驻骏河国之际,武田信玄却突然转变了攻击方向。八月二十四日,武田信玄率军自甲府出阵,然后北上途径信浓国杀入了上野国。此后,武田军在武田信玄的指挥下越过了神流川,于九月九日对武藏国御岳城发起了攻击。次日,武田军离开了御岳城,在对北条氏邦驻守的钵形城发起攻击后,武田军继续南下,对北条氏照的泷山城发起攻击。可以看出,武田信玄这次的军事行动并非是想攻占北条家的城池,单纯只是想报复北条家而已。九月中旬,甲斐国郡内的小山田信茂率军突破了北条军的防线,进入武藏国与武田信玄会合。
十月一日,武田军出现在了小田原城外,给北条氏康、氏政父子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更让北条家没想到的是,武田信玄知道北条家将大批兵力部署在了骏河国,小田原城内的兵力守城有余出兵不足,因此率领武田军在小田原城下大摇大摆地逛了一圈后便离开了。十月四日,武田信玄从小田原城撤围,放出谣言要前往镰仓鹤冈八幡宫参拜,结果却沿着相模国津久井乡返回甲斐国。
得知武田信玄的动向后,北条氏康、氏政父子立即派兵从小田原城出击,北条氏照、北条氏邦兄弟也率军在武田军归国途中的三增峠设下了埋伏。武田军的斥候很快就给武田信玄送来了消息,为了避免被北条军前后包抄,武田信玄决定强行突破北条军在三增峠的防线。
十月五日傍晚,武田军抵达了三增峠,北条氏照、氏邦兄弟为了等候北条氏政的大军,便避开了武田军。武田信玄抵达三增峠之后,担心后路被津久井的国人内藤氏包抄,便在六日上午派遣重臣山县昌景、上野国国人小幡信真前往确认津久井方面的状况。北条氏照、氏邦兄弟得知此事之后,立即对武田军发起了攻击,武田信玄的重臣、箕轮城城代浅利信种战死。然而,当山县昌景、小幡信真返回三增峠以后,武田军立即转守为攻,突破了北条军的防线。当北条氏政率军赶到以后,武田军早就已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