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仰望马克思

2022-04-14 08:04 作者:王晶2020  | 我要投稿

仰望,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习惯仰望天空,白天是仰望蓝天上白云?还是感受它的无边任思绪自由的飞翔?夜晚是仰望闪烁的`群星?还是对着皎洁的月想一些人一些事?

  品读,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喜欢阅读一些诗集一些散文,在午后的阳光下在宁静的午夜。在阳台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泡上一杯茶,放点音乐然后打开作者的心门跟随着他们的思绪走,去感受他们的快乐、他们的激情与他们的忧伤。这样时间的小船就会驶得很快,这样在偌大的城市之中就不会感到陌生感到孤单。而在午夜则喜欢泡上一杯咖啡,虽然我不懂品茶也不喜欢喝咖啡就象喜欢放英文歌一样虽然听不懂,也许泡茶、泡咖啡只是一个习惯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

  在偌大的城市在漫长的人生,生活这场戏自己演主角、演配角,还要自己做观众,高潮、低潮都是自己演自己观。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要找寻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就不会在感到孤单感到寂寞,生活也会变得有意义有阳光。

       200年前的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在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马克思父母一共生了4子5女。马克思排行老三,却是家里的长子,从小聪明,因而深得父母的宠爱。父亲希望卡尔长大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律师、法官、大法学家。17岁中学毕业。1835年10月15日,马克思遵从父亲的意愿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1836年10月22日,马克思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法学,但他逐渐感觉没有哲学的帮助就不能把法学吃透。他试图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来思考法学问题,创建一个法哲学体系。但马克思很快看清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狭隘性和反科学性。于是他在大学第三年接受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从此走上研究哲学之路。1841年3月30日,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1841年4月15日,经过耶拿大学的论文鉴定,马克思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家境富裕,23岁时拿到博士学位,25岁时娶了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还是《莱茵报》主编。但马克思抛弃了优越的生活,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

中国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也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马克思虽然入土为安了,但马克思也还活着。他的事业,他的理论,百年不衰。

10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创立的理论,已成为无产阶级无数后继者矢志不渝的初心。而他所开创的事业,正在世界东方的中国蓬勃发展!

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个青春永驻、引领潮流的伟大人物,他的信仰和思想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共产主义者为之奋斗终身。


仰望马克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