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苏家屯铁路博物馆游记(1)

沈阳铁博成立有些年头了,中间搬过好几次地方,最终选择了苏家屯编组站旁边一处远离人烟的地方开博物馆,中间又经历了漫长的闭馆期,并不接待散客,仅作为路局内部的教育基地使用。如今总算是开了,不过呢,由于并不出名,又有太多的人吃过闭门羹,所以来的人并不多。去抚顺取景路过沈阳,有幸拜访一下,这个可能是目前中国机车车辆品类最丰富的铁路博物馆。


先说说怎么去哈,最好的办法还是坐火车到苏家屯站下,快捷省时,公交虽然不需要定好时间去等,但是车速实在不敢恭维。火车站下来换乘143路,在铁路道口/沈阳铁路陈列馆下,往小路再走约1公里即到。这里需要注意一下,苏家屯的公交车暂不支持手机支付码,可得自己先备好零钱。

到地头先是俩门神,前进型蒸汽机车1043号机和人民型蒸汽机车1247号机,一左一右安置于博物馆两侧,很有精神,不过这两车的来历啊,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首先是这台前进,博物馆的展板说这车产于1957年,时间太奇怪就不说了。以前逛过铁路论坛的朋友都知道啊,沈局有给机车套牌的传统,拿新机车的号套在旧车上,给服役时间长但是状态好的机车增加点使用寿命。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沈局曾经有两台配属沈局站段的前进,车号都是1043,俩车活着的时候还经常碰面,那么这台车的身份呢,说不定是第三台1043?

作为青年号挂牌机车,配属那里用的不是印刷,而是单独拿牌子做了一块,写着这车配属沈局安段,这可就有意思了,考虑到挂牌机车的唯一性,或许沈阳局前后一共有三台1043?不过不是很清楚1043是个什么寓意哈。厂牌那里就平淡无奇了,写的此车出厂于1983年,因此这显然不可能是台小号车。车身上的信息显示,此车车号是6540。

至于另一台人民型机车,那就更神奇了。业界有人民型机车国内现存一台半的说法,其中完整的一台是北京铁博的馆藏车,那么半台就是这个人民了。不过,这车看上去外观完好,怎么就是半台呢?

很简单,人民型机车最明显的特征,驾驶室和2-3-1轴式,这车都能体现,厂牌也是四方的,不过不明显的地方,都是从建设型蒸汽机车上摘过来的,挡烟板还有改装焊接的痕迹,机车上已经缺乏任何指向这台机车原车号的证据,索性就当这车原车号是1247好啦。


外景结束,接下来就是內馆了。展厅设置没什么弯弯绕,机车车辆一字排开,分成5个展区,背后是展板,进门处就能看到全部,还是非常壮观的。

A区的靠墙位置是前进型机车101号机的驾驶室和5对大动轮,真假不予置评。

A区最左侧是PL1型蒸汽机车220号机,配属大石桥。

当然,这种小机车最大的用途,其实应该是当调机用。


一台德国制造的气鳖子,UH2型机车(说这货叫蒸汽机车好像有点勉强啊),靠压缩气体驱动机车,适用于一些不能有明火的工厂,国内不算孤品,大同可能还有台绿的。

DB1型蒸汽机车,作为一台水柜车,还单独给煤水厢设计一个转向架,算是个比较特别的设计。

DB1的尾巴,简单的车子还带点有趣的设计,此车配属沈阳西。

Z151抓煤机,虽然也带个蒸汽机的名号,但其实现在都还是很常见的。比如南翔机务段里,就有数台已经报废的Z151。

不大的地方还设计了一个场景,由Z151负责给DB1型机车装煤。

解放3型蒸汽机车,非常欧式的设计,斯柯达制造,配属瓦房店。

煤水车的尾部,还有个放手电筒的架子,非常特别,车钩旁边的风管已经摘除。

胜利5型蒸汽机车,配属苏家屯。驾驶室的窗户已经改造为类似的上游的飘窗样式。

FD型蒸汽机车1227号机,配属长春,正好和中长铁路对上了,不过这车来中国就不再跑宽轨线路了,边境口岸也没有他们的身影。

煤水车的转向架,看起来比前进的架子壮实许多,不过也笨重许多。

解放2型蒸汽机车,配属白城。这车最初到沈博的时候,灯和玻璃都没了,现在的一些东西是后配的。

多句嘴啊,沈阳铁博的蒸汽机车大多用了立体的配属和车号,这些都是搬进新家以后才弄的,运用时都是印刷的字。

胜利7型蒸汽机车751号机,配属沈阳,亚细亚号列车最经典的象征之一,还担任过专运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说沈阳铁博有400米的轨道供此车运行,这很显然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因为这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彻底熄火了。想了想,这种说法可能来自于当初的外宣(老的沈阳铁博算是涉外景点,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这样),也有可能来自满铁老职工旅游团的回忆。

胜利7的757号机,贴了个沈阳配属,但此车本来并不是沈博开馆时就有的车,而是大连机务段的扇库临近改造时,从人家段里拖出来拉到沈阳的,牌子写的是不是757或者胜利757,而是“亚细亚757”,也算是迷惑行为了。

仔细看一下,俩车的裙板还有点区别。其实751的裙板很早就拆了,后来又算是狗尾续貂地给焊了一节上去。

煤水车尾部区别不大,区别主要是裙板和煤厢的挡风板。顺便一说,FD机车那是真的长啊。

ST2蒸汽机车,克虏伯制造,配属梅河口。

想看德味显然不在车头,而是这个驾驶室,居然还设计成了两扇折页门。

解放6型蒸汽机车,驾驶室的窗户同样改造为上游式的飘窗,和上游的区别已经不是很明显了。

从尾部看解放6和ST2,德国车并没有在排障器上设置辅灯。

胜利8型蒸汽机车,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外观进行简化的胜利7,因为整流罩对于检修实在是太不友好了,此车产量较胜利7更多,建国后承担的专运任务也更多,也算是个佐证。

煤水车与转向架,基本上和胜利7(特别是拆了裙板的757)区别不大。此车在初期承担过多次专运任务,和北京——满洲里列车牵引任务,算是它的积极作用。

DK5型蒸汽机车,配属彰武,罗马尼亚山寨的BR50型机车。不过笔者认为啊,这车没有原厂的BR50耐看,不知大家作何看法。

煤水车,这里和原厂货区别不大了。

嗯,拉个爱沙尼亚Haapsalu火车&通讯博物馆的BR52做个对照,50跟52区别还是挺大的。这个博物馆的游记有时间补上吧,咕咕。


XK13蒸汽机车,波兰产的小家伙。车子比较短,所以在馆内和另一台机车背靠背摆放。由于此车多是厂矿运用,因此现在有的地方还能见到同款展品。至于这车上面粘的配属呢,不予置评。


工建型蒸汽机车,大连厂参考进口小机车设计的一款水柜车,具体哪个厂造的就不清楚了。苏家屯的配属同样不予置评,不过有意思的是,此车煤厢上加了个漏斗,似乎不是原厂的设计。

建设型蒸汽机车5003号机。国内当盆景的报废建设几乎随处可见,不过5000系的建设,还是不太常见的。

上游型蒸汽机车,唐山厂的货,此车比建设更常见,同样不再赘述。不过看起来牌子应该是真的,不过似乎被撬坏了一个角。

前进型蒸汽机车6368号机,这车的信息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应该没有套牌的必要了,姑且当个真的吧。

前进的驾驶室可以进去,希望下次再来看的时候,里面还没被破坏。

好了,铁博的A馆区介绍完毕,本文也到此结束。后面会分2-3期,把沈阳铁博的东西讲完,终稿时间尽量定在年前吧,当然,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