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碧蓝档案】写在千年篇第二章剧情完结之后

2022-12-13 21:02 作者:奥的灰烬  | 我要投稿

近日,千年篇的剧情暂时完结,对其的讨论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总体看来,玩家对这部分的剧情满意度较低,“所有主线中质量垫底”是多数人的共识。

此篇杂谈会以“创作本身”的角度,相对“宏观”地对千年篇剧情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而具体“细节”部分则较少涉及;考虑到指出千年篇剧情观感不佳的细节分析已有很多,且多数言之有理,在此为避免重复,因而采用宏观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文章中含有大量本人的主观推测,并无实据,望各位看官注意分辨。

*文中“BA”为《碧蓝档案》这款游戏的简写。

 

①不够BA?

事实上,千年篇第二章剧情的诸多问题在第一章即有所显现。

——这个故事虽然足够精彩,却不够“BA”。

虽然千年篇第一章的剧情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游戏制作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但问题却也出于此:它太过于接近“现实”,而不够接近“BA”;换言之,将这个故事套上任意一个现代/近未来世界观的背景都可以成立。甚至于,如果除去爱丽丝相关的部分,直接说这是现实中某人的亲身经历也不无可能。

而无论是这一章节的风格走向,还是对世界观的挖掘深度,虽并未与BA的整体剧情相悖,但与其关联程度也要远低于其他学院的剧情。我当时对此的推测是:第一章的剧情取材于编剧/制作组中某些成员的真实经历,而后以BA世界观为框架讲述了这个故事。

这一点在千年篇的第二章亦有体现——如果说第一章的剧情或许是制作组在现实中的遭遇,那么第二章则可以说是制作组“理想”中的王道剧情:众人齐心协力打倒“大魔王”,达成Happy End;不仅如此,剧情中近乎爆炸数量的游戏梗,足以看出制作组满满的情怀。因此很多人评价说“这章若是对得上电波就会很喜欢”,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对那些热爱游戏、希望在剧情中看到游戏相关梗,以及喜欢王道剧情本身的人来说,千年篇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不要忘记这终究是“BA”的剧情。在BA的框架下,这些与现实中游戏相关的部分可以是“佐料”,可以是“开胃菜”,但注定不能成为“主菜”;而千年篇的剧情多少有些反客为主之嫌。制作组太急于把他们所“想要展示”的表达出来,结果就是,这部分剧情在与游戏本身背景以及整体风格的关联部分欠缺打磨,使其观感“不那么BA”。

 

②摄像头?

首先需要把“摄像头”这个词稍微解释一下:

玩家扮演的角色在剧情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其所作所为对剧情走向的影响程度,此二者在不同的作品中有高有低;如果某款游戏的剧情中这两项指标低到可有可无,那么就可以用“摄像头”代指玩家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个问题:玩家扮演的老师,在千年篇的剧情中是否是“摄像头”?

我的答案为:是。

相比于其他所有学院的主线剧情,老师在千年篇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对剧情的参与程度很低,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工具人(开锁匠、指挥官);抛去这点的话,老师的作用并无不可替代性。而第二章的情况更为糟糕:总算是有了老师可以发挥作用的场合,结果却陷入了“万策尽”的局面;相比于其他学院剧情中的引导者和破局者,其表现实在不敢恭维,甚至连“摄像头”都不如。

第二个问题:千年篇老师作为“摄像头”是否是合理的?

我的答案为:否。

首先,当然没有任何规定说二次元游戏的主角必须不是“摄像头”;然而,作为BA的玩家,评判的标准自然就不是市面上其他“二游”,而是“BA”本身。而BA的剧情好就好在,主角的参与程度和影响程度“恰到好处”:给予玩家充分满足感的同时,又不会有“个人英雄主义”之嫌。

相比于各路神通广大的学生,玩家扮演的“老师”更像是一个普通人,除去“大人卡片”和成熟的阅历外,似乎并无过人之处;然而,学生们并非无所不能,她们有着自己的局限性:或是受困于其他不怀好意的大人设下的局,或是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导致心存迷惘甚至走向弯路——而老师,就是打破“学生”身份的制限,并为学生指引方向的角色。

这点在其他学院的剧情中皆有充分的体现:在学生们拼尽全力却仍无法摆脱困局之时,老师会挺身而出,与恶势力斗智斗勇;当学生因为遭受打击陷入低谷时,老师也会破除她们心中的迷茫,带领其走向正路。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们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老师为学生们创造舞台助力其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此,“学生”和“老师”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显然,千年篇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也违背了这个游戏目前所体现出的主旨。

此外,有部分观点认为,“千年篇本身局限于学院内部问题,而且更希望强调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因此老师的参与度和影响度较低,也情有可原”。对此,我抛出如下观点:

在BA这个游戏中(重要前提),如果因为剧情的种种限制导致老师无法发挥作用,以至于成为“摄像头”,那么这些桎梏老师的剧情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这个观点略为暴论而且解释说来话长,此处限于篇幅不做展开,后续会在其他地方进行讨论)

 

③只要王道……就足够吗?

在千年篇中,制作组多次藉由游戏开发部成员之口表达了对王道系剧情的热爱,事实上整个千年篇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如果只是以“王道”本身为标准的话,那么就不需要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条,不需要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不需要发人深省的深刻思想,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打败大魔王,充分调动读者的情绪,使其热血沸腾即可。

但对BA而言却不是如此。尽管BA的剧情往往也被归于“王道”的分类,然而其并不仅限于“王道”本身——须知,“阳光”是BA剧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我们总是在抱怨那些除了给人添堵外别无他用的“黑深残”剧情——或许其中多数的确够“黑”够“残”,但在“深”的角度却让人不敢恭维,其对悲剧的塑造往往只停留在“造”与“毁”而已;甚至于,哪怕只就“造与毁”这点而言,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了,毁得太滥了。”

而BA做到了在摒弃“黑”“残”的同时,却保留了“深(刻)”这一特点。虽然BA的剧情足够阳光欢乐,但我们并不是在看单纯嘻哈打闹的滑稽剧,而是在积极向上的大背景中,观察游戏角色经历成长阵痛后最终化茧成蝶,最终引发或许同样在成长中的我们的思考——阿比多斯篇中的“责任”与“依靠”、圣三一篇对“信任”的诠释(以及定下游戏基调的宣言)、阿里乌斯篇关于负罪之人的救赎、SRT篇对不公命运的抗争以及内心正义的坚持。

此外,BA的剧情并不仅仅具有深刻的主题,在对这些主题的诠释上也下足了工夫:其人物刻画、剧情逻辑,以及情节安排都极为出众;由于这些出色的铺垫,故事的走向并不会与现实中的逻辑过分脱节,如此BA的剧情也会在现实中给人予希望,不会让人觉得这般美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这些要素,正是千年篇所欠缺的。

我认为BA的编剧并非没有处理好人物塑造、情节推动的能力,也不会仅仅将思想停留于这般表面的“大团圆”。至于为什么千年篇中这些要素不尽如人意,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对于王道系剧情,这并非是必要的”。个人推测,撰写千年篇剧情的时候,其遵循的标准也只是“王道”,而非“BA”——因此千年篇的剧情(尤其是第二章),尽管保留了阳光的主旨,却在各种细节方面不尽如人意。

 

综上,前文所述指向了同一个观点:千年篇剧情在“大方向”上的确符合BA的剧情走向,但诸多环节却与已有剧情所形成的标准相悖。

事实上,BA的编剧势必比我们这些只能由果及因、后知后觉的观众们更加了解游戏剧情的整体标准。至于出现如此问题的原因,个人推测是:千年篇的故事早已成型,甚至有可能早于BA这个游戏——换言之,编剧是在向BA的框架里,生搬硬套一个早已构建好的故事。

或许,制作组和编剧早就有了“写一个和游戏相关的、足够王道的故事”的想法,便结合自己的游戏开发和游玩经历,完成了千年篇的雏形;而当他们将这段剧情与BA整体相结合的时候却发现了诸多违和之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造就了今日的窘境。

至于之前提到的,老师过于“摄像头”的状况,或许可以用这个原因解释:

“这个早已写好的故事中,本就没有老师存在的位置。”

在千年篇剧情中,老师更像是强行塞进去的存在:如果的确具备“本不存在老师”的前提,那么制作组就只能见缝插针地将老师的戏份匀在剧情的各个部分,还要考虑“如果把某个角色的部分作用分给老师,会不会影响到这个角色的塑造”;若要强调老师在某方面的关键作用,就会破坏故事的整体结构,因此只能将老师的作用最小化。

总之,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眼下“制作组想要表达的”和“玩家们想要看到的”似乎并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对于以剧情见长的BA而言,实在不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但如前文所言,我更愿意相信是一些情非得已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而非编剧“能力不足”,又或者是“故意如此”。正因为此,我认为千年篇的问题或许只是个案,眼下依然可以对BA后续的剧情抱有期待。

无论如何,在此仍祝愿BA其他部分的剧情发挥出一如既往的高水平,也希望千年篇如有后续的话,能够凭借更高的质量扳回一城。

【碧蓝档案】写在千年篇第二章剧情完结之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