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2.2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巩固和完善

2023-12-13 22:0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 仅供学习参考】


2、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巩固和完善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巩固和完善,是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贬低和否定,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破坏和损害,就会导致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否巩固和完善,集中地表现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权是否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这个根本问题上。

  在任何一种所有制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和管理权总是从属于所有权的。在资本家所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属于他的企业,或是置于他自己的支配下,亲自加以管理,或者委托他的代理人按照他的意志来管理。前面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由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全体劳动人民只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占有和支配属于他们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但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遍及全国各地,存在于千千万万个国营工矿企业、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之中。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通过自己派出的代表和工人群众结合在一起领导和管理各个企业。这样,问题便发生了:社会主义国家派出的代表在领导国营经济的活动中,能不能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阶级利益?如果国营经济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他们就能够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来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就能巩固,就能逐步趋于完善。但是,在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干部中,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总是少数。多数是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政治上拥护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但在思想上还不同程度地受到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影响,还不是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着国营经济的领导权掌握在这些干部手里的时候,在正确路线指引下,总的说来,他们是能够逐步掌握较多的马克思主义,逐步改造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所有制逐步巩固的;但是,如果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由于马克思主义不多,由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有些人又往往分辨不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这就有可能背离无产阶级的利益去经营管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就不很巩固,就不可能不断趋于完善。如果企业的领导权被一小撮叛徒、特务、走资派所篡夺或者仍然掌握在原来的资本家手里的时候,他们就要按照他们的资产阶级面貌来改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就要蜕化变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范围内,所有权就集中表现在领导权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能否巩固和完善,关键就在国营经济的领导权是否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

  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建立以后,国营经济的领导权不同程度地分别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小撮混入党内的叛徒、特务、走资派手里这样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逐步巩固和完善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逐步战胜资产阶级瓦解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过程,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经过长期的教育逐步地使那些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经常反复的斗争不断地从一小撮坏人手里把国营经济的领导权重新夺回来的过程。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建立之后,就没有矛盾了,会自然巩固和完善起来,或者认为虽有矛盾,中心不表现在领导权的问题上,都是不合乎实际的。

  国营经济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同掌握在工人群众手里,是完全一致的,决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管理国营经济的时候,必然走群众路线,依靠广大工人群众来办企业。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和掌握在工人群众手里正是这样结合起来的。当企业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的时候,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地位必然得到确实保证,工人群众就会充分发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将同干部结合在一起,并协助和监督干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党的一元化的领导下,相辅相成,共同保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共同抵制资本主义势力的侵蚀和破坏,使企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使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日益巩固和完善起来。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国营企业的领导权如果不掌握在工人群众手里,修正主义的“一长制”就会泛滥。在修正主义的“一长制”条件下,工人群众实际上同生产资料分离了。工人群众没有对企业的领导权、管理权,那末,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就失去了群众基础,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受到压抑,企业就会一步一步地滑入资本主义泥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保证从中央、地方到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是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根本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权被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篡夺,贯彻执行修正主义路线,那末,整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就会蜕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权被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篡夺,那末,这个企业虽然仍继续保持着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但实际上也势必要蜕化变质。当然,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把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蜕变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容易的,一定会受到广大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的反对。从总的趋势看,走资派的这种违背历史潮流的罪恶企图是必然要被粉碎的。即使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国营企业、某些国营经济经济部门蜕化变质了,甚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颜色,工人阶级也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高举起“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旗,把国家和企业的领导权最终夺回到自己手中。这是一个历史规律。我国在[-]中,广大革命群众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奋起夺回了被走资派篡夺去的那一部分权力,就是这一历史规律的生动体现。这对于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鉴别领导权是否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的关键是看执行什么路线: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是贯彻社会主义的原则;看广大工人群众在企业中是不是处于主人的地位。归根到底就是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不是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修正主义路线总是把物质刺激、利润挂帅和市场竞争那一套资本主义货色改头换面地贩运过来,冒充社会主义,以便把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平演变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所有制;而马克思主义路线总是坚持要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和群众路线,执行民主集中制,依靠广大工人群众管理好企业。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根本保证。

  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国营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营经济必须由党和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企业都要由中央各部门直接管理。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如果这样做,势必不利于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势必出现官僚主义的领导,损害国家所有制。毛主席说:“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1]。这就是说,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必须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既要反对“条条专政”和“撒手不管”,也要反对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在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必须贯彻在国家的集中领导下,使企业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以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对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巩固和完善国家所有制,还必须同破坏国家财产以及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作斗争,同时也要批判和制止那种化公为私或者变国家所有为小集团所有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以维护国家所有的财产不受损害。


注:

[1] 转引自1971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2.2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巩固和完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