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经成为了最亏本的投资?
最近《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出炉,其中显示目前只有4.3%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可以达到万元。除此之外,还有10%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不到三千元。
报告出炉之后自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教育已经成为了亏本的买卖,如果和一个孩子十几年的教育投入相比,不少的投入可能都赶不上理财产品。
我们如果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大部分中国家长之所以特别热衷于孩子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国教育长期以来的高额回报。
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度,还是现代的高考制度,乃至于这些年的教育培训行业。所有的教育最终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而对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多数家长而言,由于本就是当年的高考受益者,许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都是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所以导致了这些家长,至今依旧相信下一代孩子可以仅仅凭借教育就可以逆袭人生。
不过一切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教育完全失去了教书育人,开启智慧的作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丧失创新开拓,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争破头抢夺存量财富,陷入内卷就不可避免了。
这一点我们从这些年的就业市场变化就可以看出,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全部涌入了基层公务员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社会急需的科研创新人才却寥寥无几。
即便是华为这样的科技创新龙头企业都只能去国外高薪聘请人才,这就是对中国这些年的教育最好的讽刺。
教育如果成为了亏本的买卖,可能很多人无法接受。不过这就是未来的现实,仅凭借一个学历证书就可以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比拼的是谁能够真正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