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无损修复】1987央视版红楼梦 第三话: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完整性/清...

第三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原著第六~七回)
Part 1 刘姥姥进荣国府

这是刘姥姥,她是一个村妇。不过既然她能出现在《红楼梦》里,也一定是一个非凡人物。

这是她的外孙,板儿。

到了荣国府,刘姥姥看见门口有两个男人,先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叫大爷就是。于是她对那些人说:“大爷们纳福!”
门口的人转过身去,看着刘姥姥一身村装,便问:“从哪里来的啊?”

刘姥姥答:“我找太太的陪房周瑞大爷,烦哪位大爷替我请他老出来。”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种看似略微“无脑吹”的嘴甜,还真能帮你办出来大事。不过这话现在说好像还太早些,等最后再回来扣弦。
原来,周大爷到南边去了,刘姥姥需要绕到后街去问。见一小女站在门口,刘姥姥问:“我问哥一声,有位周大娘可在家吗?”“哪个周大娘,”小孩答,“我们这里有三个周大娘呢。”“就太太陪房,周瑞家的。”“噢,你跟我来。”

小女孩带着刘姥姥到了周瑞家的房子里。周瑞家的认识姥姥,见她来便打招呼,招待在屋里坐。
这里注意一下,她就叫“周瑞家的”,四个字。比较直白,但是确切地描述了她的身份:周瑞家里的人。

她问姥姥:“您今儿是路过,还是特地来的?”刘姥姥答:“一原是特意来瞧瞧嫂子您,二来也请姑太太的安,要是能见一面就更好了。若是不能啊,就借重嫂子您,替我们致意吧!”
周瑞家的回:“姥姥请放心,大老远诚心诚意地来了,我哪能不让你见真佛就走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与我不相干,我们这都是各占一样。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的地租子;我,只管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儿。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啊。”
这时,板儿看到了桌上的美食,想拿,被姥姥打了回去。
“只是一件,姥姥不知道,我们这已经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王熙凤)管家了。这凤姑娘啊,年纪虽小,行事儿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啊,出挑得美人一样模样,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回头,您见了就信了!只是,待下人严些。”
“凤哥啊……怪道是她呢,当日我就看她不错些!这么说,我今儿还得见见她了。”姥姥回。
“这自然的,”周瑞家的告诉姥姥,“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接。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她一面,才不枉来这一遭啊!”
这时,有人传话来了,二奶奶马上下来了。
姥姥跟着周瑞家的进屋。这一屋华贵的物饰,姥姥可是头一回见。

凤姐没来,她的丫鬟平儿坐在床上。平儿是王熙凤丈夫贾琏的正妾,相貌奇美,打扮整洁,神色端庄,活像个主子的模样,刘姥姥把她认成了王熙凤,便要叫:“请姑奶奶安。”
平儿见了,叫姥姥先请坐。

这时,外面传话来:“奶奶下来了!”
我们注意这时候的板儿,还比较不懂规矩,因为好奇所以到处看、到处摸,被姥姥指责了。
前后见了几个人,刘姥姥终于见到真的王熙凤了。

“怎么还不请进来啊,”凤姐问,抬头看到姥姥:“呦,老人家好!你怎么不早说呢。”
姥姥见了,连忙跪下磕头,道:“问姑奶奶的安!”
凤姐叫姥姥坐下,跟她说:“我年轻,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知道的,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姥姥作揖:“阿弥陀佛,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没得给姑奶奶打嘴。”
凤姐听了笑道:“呦,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的虚名做了穷官儿,府里不过是旧日的空架子。俗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这时有人传话给平儿,平儿跟凤哥说:“奶奶,管事的媳妇们要回奶奶的话。”凤姐回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

刘姥姥来的事凤哥让人传话给太太了。
客套话说完了,该说正事了。刘姥姥先礼貌一句:“论理,今天初次见姑奶奶,是不该说的,可……”话音未落,外面的声音打断了姥姥:“东府里小蓉大爷来了。”
“小蓉大爷在哪啊?”凤姐问,这时贾蓉便进来了。

贾蓉道:“给婶子请安。”凤姐告诉姥姥,这是她的侄子,不必起身了。
原来,贾蓉来这里,是为了借玻璃炕屏,明天一位请要紧的客人要用。好一顿说才跟凤姐要来。
被打断的刘姥姥接着说,但刚开口,凤姐就知道她要干什么。于是对姥姥说:“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不知这姥姥用了早饭没有。”“一大早往这赶,哪有吃饭的功夫啊。”凤哥呼:“传饭,传饭。”谢姑奶奶关照!姥姥立马答。
“太太怎么说?”凤姐问周瑞家的。原来,这刘姥姥和贾家本质上没有血缘关系,只不过因为联宗所以沾了亲。这联宗,指的是因为同姓所以“绑定”某个名人,比如你姓曹,你可以和曹雪芹结为联宗,当然要穿越回去,现在已经没有这规矩了。

“亲戚间本来应该不等上门,就有个照应才是。但如今家里杂事太烦,太太又渐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我如今接着管些事,这些亲戚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家,外头看着虽然是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给人也未必信。如今你大老远来了,又是头一回张口,怎么好让你空手回去呢?可巧,太太给我丫头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你若不嫌少,就暂且拿回去用吧。”
“是啊,我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姑奶奶您拔一根汗毛,也比我们的腰粗啊!”
凤姐听了,呼平儿来,将二十两银子予了姥姥,让给孩子做一件冬衣。凤姐还让姥姥常来逛逛,不过只是表达客气以及不讨厌刘姥姥意思,刘姥姥忙谢。

“天也晚了,我也不虚留你了。到家该问好的,问个好吧。”
从门里出来,周瑞家的眉头紧锁:“哎呀,见了她,你怎么倒不会说了,一开口就是你侄儿(指板儿)……说句不怕恼你的话,就是亲侄儿,也得说的和软些,那个小蓉大爷才是她的亲侄子呢。她怎么又跑出来这么个侄儿了。”
姥姥:“我的嫂子,我一见到她,爱都爱不过来了,哪还说得上话来呢!”
送走姥姥,周瑞家的来到了梨香院。金钏和香菱正在玩编绳。

周大娘好像没见过香菱,看了她一眼。也难怪,她是才跟着薛家进来的小丫鬟。

周大娘来给薛宝钗问好。

周大娘问宝钗:“这有两三天没见到那边逛逛去了,只怕是宝兄弟冲撞你了?”
宝钗回:“哪儿的话呢。这两天我那种病又犯了,所以也没出屋子。”
为了治病,宝钗也白花了不少银子,请了不少庸医。不过后来找到了一个癞头和尚,给开了一味药,吃了倒真有效验。
周大娘又问药方。这里出来了一个名场面:宝钗报花名。
宝钗道:“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到了第二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上药末子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呢。”

“还有呢,‘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上药,再加上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到了发病的时候,拿出来吃上一丸,用十二分的黄柏煎汤送下。”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冷香丸。
你说这古代人也是讲究。搁现代,不论是中药西药,咳嗽还是哮喘,都能很快给您治好。但在古代感冒也致命,更不用提咳嗽了。
顺带一提,弹幕有个“逗你丸”笑死了。
周大娘刚要走,被薛姨妈叫住。薛姨妈让香菱把盒子里的花拿来,给姑娘们送去。
在门口,周大娘见到香菱,问她了几个问题,分别是几岁来的、父母在哪、今年多大和家乡是哪里,甄英莲都不记得。
进了院子,先看到惜春和智能在玩抓人,周瑞家的便让她先挑。
tp,由于红楼人物关系复杂,需要大家记住以下称谓:若以后见到谁叫四姑娘了,那一定是惜春。若是三姑娘,则是探春。大奶奶是李纨,二奶奶是王熙凤,二爷是贾宝玉或贾琏,大老爷是贾珍,大太太是邢夫人,二太太是王夫人。

惜春说:“刚才还和智能说,我明儿剃了头,同她去做姑子呢。”真是一语成谶。

屋子里,宝黛正在玩九连环。不知道大家见了许多陌生人后再见到宝黛有没有一种归属感。

花已经送的差不多了,只剩了两个挑剩下的给林黛玉,周瑞家的叫林黛玉来拿。贾宝玉见了,先过一把手,再递给妹妹。
前方高能,林黛玉的名场面就要来了。
见偌大的盒子只剩两朵花,黛玉问:“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其他姑娘都有?”

周瑞家的实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哼,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来的,也不会给我。”黛玉冷笑了一声,随即把花扔了回去。”
这杀人又放火的眼睛,真真是一眼万年。
宝玉问周大娘宝钗怎样了,又要麝月去问。麝月也是宝玉屋里的丫鬟。

黛玉咳了一下,吃醋了。
(内心os:臭男人,关心别的女人是吧?毁灭吧!)

宝玉随王熙凤去看贾蓉和秦可卿(贾蓉的妻子)。秦可卿也管贾宝玉叫宝叔,所以,在红楼里不要看演员年龄区分辈分,要看人名。
水代文玉草,五个辈份从前往后辈分渐晚。水字辈有贾演、贾源,代字辈有贾代善、贾代儒、贾代化,文字辈主要有贾敏、贾政、贾敬、贾赦,玉字辈主要有贾琏、贾珍、贾宝玉(贾瑛)、贾珠、贾环,草字辈主要有贾蓉、贾蔷、贾兰、贾芸。

图中粉色的是秦可卿,右边黄色的是尤氏(贾珍的继室)。
秦可卿道:“上回宝叔要见的我那个兄弟来了,宝叔要去见吗?”王熙凤说:“唉,好生着急什么,既这样,何不请来我也瞧瞧。”尤氏打趣:“唉算了吧别去了,咱家的孩子胡打海摔惯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不被人家笑话死了?”

“没见过大阵仗,怕婶子见了生气。”贾蓉说。
我们的凤氏炮仗果然不是所望,对贾蓉说:“放nm的p!”(估计过不了审所以简写)“再不带来我瞧瞧,仔细一顿好嘴巴。”

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物,看似楼下收破烂的老头,实则很重要,因此作者也给了他一个黄字:焦大。

这焦大去接秦钟,也就是宝玉要见的那个秦可卿的兄弟。

尤氏也给了一个黄字。尤氏并不是主要人物,但在双尤那两集(25/26)以及抄检大观园时会频繁出现。

87版资源有限,前期和后期剧情比较跳,删了部分片段。这个秦钟据说因为不利于正向引导男女观所以戏份都被删了。天色已晚,凤姐带宝玉回家。
焦大不想去接秦钟,凤和玉出门后听见了焦大骂贾蓉,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焦大骂街”。骂的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通过这句话我们不妨看出:别看他们是下人,实际府里的那些事,不论好坏,他们也门儿清。


路上,宝玉好奇“爬灰”是什么,便问凤姐。凤姐知道是什么意思,叫宝玉不要知道。

话说他们回去又发生了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