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半新旧对比4.0~4.4
《一人一半》作者 小也晓也
此处是旧版和修改版对比。(发专栏是因为评论蛮容易被吞)(话说这次全是新内容加剧透吧)
如果是非常短的语序修改,或者为了言语叙述的小删改这里不列出(看之后心情,p移动端不给复制太烦了)。
由于带有个人推测和吐槽,所以有剧透的可能,请注意。
因此造成剧透,影响阅读体验请自行负责。
以下是分界线
—————————————————————————
4.0(原版没有4.0,话说正常章节也很少出现0吧(笑))
(先吐个槽,为什么两小儿被称为大前辈和小前辈,只是理解和影响的先后吗?毕竟按时代来说他们反而晚一些,但不排除认为两小儿的身份偏向于仙童之类的。不过列子里面一堆寓言故事,看着小孩有这种口吻,动辄妖魔神仙也蛮正常)
辩日起源有一些奇怪。
一是在这个世界观下应该也有基本物理知识,但是测梦方面似乎对辩日的不足关注很少。辩日的确符合,自己的合乎逻辑的一套规律,彼此之间不一定完全冲突但也不一定完全包容。但辩日的认知很明显(对后世来说)是局限和片面的。如果仅仅是把这当做是正常情况(毕竟起源有不足很正常),符合常人的思维。但是,测梦这一概念和别的不一样。测梦的形式和能力完全基于这些认知,但是很显然,无论是相对全知还是绝对全知很明显做不到。甚至测梦公会还有意强调“贪多嚼不烂”,灌输每个人的令度有唯一性。简单概括就是,在这个理解下,大部分的测梦能力都是片面的;测梦本质上没有最底层的逻辑(实际有,但是是一种演化。类似y和x的关系,x是底层的,y是根据x变化的,不全面,但测梦公会用的是y,有其目的性)
二是,以辩日传说的故事形式来看,测梦之间的理解应该有相互交流体验的一环,但是这一点被教育方式,刻意弱化了(猜测是交流可能会导致,有人发现令能力实际上的不足和目的性)
然后是子受和姬发,商纣王和灭商建周的周武王。假设符合我们知道的那段历史,要么是历史记录被刻意局部了,要么是历史记录的确正确,但是后世的理解之局限于表面。这边的理解偏向于后者。因为当时应该没什么必要去更改记录,而且看魂典里的对话,疑似灭周或之后做的其他行为是件错事。那以这个世界观来说,很可能姬发施行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是不应该的。发展到现在的陶唐,宗法和礼乐确实在测梦族里面十分的突出明显。
冬冬适合给老子带,“上善若水”,应该是禹希望老子带的话可以减少一些冬冬的执拗和可能的钻牛角尖。然后老子的后辈,看这描述莫非是指庄子?庄子带烽儿emmm虽然说烽儿的个性的确蛮适合庄子去帮忙完善,但我是在想不到进一步要让烽儿理解什么。
之后除了4.1为了衔接的修改就没了,话说shounen love这种东西没被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