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隆基与姚崇深夜密谈堪称开元盛世《隆中对》?(一)

2022-03-14 20:23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三朝老臣姚崇跟29岁的年轻皇帝李隆基两个人在骊山行宫当中进行了一场密谈。这场密谈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奠定了一个盛世的根基。但是这一番对话跟隆中对之类的战略沟通又不完全一样,他讲的全是针对唐朝之前留下各种弊端如何处理方面的事情。姚崇的这番话在历史上被称为实事要说,而且姚崇开宗明义就讲了,皇上如果您不同意我这番话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当这个宰相,我就要看看你有没有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是叶公好龙还是真心实意想干一番事业。这十条施政纲领的头一条就是明确提出在则天皇帝以来就实行那种非常言行法的治理方式必须要进行改变,要改成以仁政治理天下,说白了就按制度办事儿,治理国家,你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今天看谁不顺眼我就直接杀掉甚至抄家,这种方式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

第二条就不要穷兵黩武了,在西北方面的军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像其他皇帝那样动动就为了开疆拓土展示我大唐的国威,不断地开展军事行动,就像在青海一代跟吐蕃已经产生一种安定的局面了,就别再好大喜功了。在这方面姚崇是特别有话语权的,他亲自到边疆各个区域进行过防守跟契丹那土番都打过交道,他非常清楚每次用兵其实背后都是劳民伤财,都是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的。当然了这不包括被迫的反击,更重要的是在唐朝的时候,很多将军打仗,动不动就灭人家一个国家,其实把这些国家进行了所谓灭国行动之后,也并没有给唐王朝带来什么利益。人都没了你没有贸易了怎么产生财富?你抢来的那些财物还不够封赏手下这些将士的,这种东西就是为了面子得不偿失。作为大唐王朝的皇帝一定要遏制心中那种好战的欲望。

第三条就是对您宠信的那些亲信要进行法度管理,这些人如果破坏国家法律制度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从则天皇帝开始,皇室成员包括及其属下的亲信就已经是破坏法纪的这样一个带头人了。比如说则天皇帝的时候宠信的二张,后来中宗皇帝李显宠信的安乐公主,还有睿宗皇帝时期特别放任的太平公主,这都是卸力更重要的是还有一批功臣不受法纪的约束,比如说当年立下大功的万继营的将士就一直不受管束,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反对。其实说这句话什么意思,他也是影射现有的功臣,恐怕也该管一管了,每一句话后面都有深刻的意思。

第四条说的就更狠了,像宦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些阉人。不能让他参政,说这番话的时候高力士如果不在旁边,很有可能就在附近伺候局儿了,这种情况下直接说给高力士听的,像这样的人就不能过多的参与朝政。其实高力士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我们找机会专门说一说高力士,他也很值得讲。在这儿我们也能明确的看出姚崇的态度,该归谁管的事儿就归谁管,你不该参政的人就不要参与,正是它的基本思路,还是说以法度为中心。说完了宦官问题。

第五条针对的就是皇帝了,他明确的跟李隆基讲你能不能除了租、庸、调这些国家正式规定的这种收税的标准之外,不再收任何大臣的礼物,这一点你皇帝能不能带头做到,这一点说得非常有针对性,因为当时皇亲国戚或者王公大臣给皇帝送礼是一个比较正好的行为毕竟是君臣之间礼尚往来,但是送的礼物越来越奢侈。奢侈的礼物从哪儿来?当然是从百姓当中搜刮来的。而且这些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但凡给你皇帝送礼了,当然要得到一些回报,这种回报又转到老百姓身上,其实危害整个国家的治理。这种风气皇帝不带头,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扭转。皇帝吃的是公卿大臣,公卿大臣的吃的是低层官吏、基层官吏,盘剥的是百姓,真正受影响的这是李唐王朝贺江山社稷。

李隆基与姚崇深夜密谈堪称开元盛世《隆中对》?(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