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讲的话就像刀刃,要是用错了就会变成棘手的凶器,别做持刀之人,别做背后的...

今天就想讲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24岁的杭州女孩郑宁华,那曾经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向病床前的爷爷报喜,那没想到照片流出之后,他因为染上了这个粉色的头发,遭遇到大规模的网暴。只是因为小姑娘染了粉色的头发,各种传言就满天飞。在网暴事件后呢,陈同学就患上了抑郁症,最终离开了人世。

在网络空间中很容易把他人符号化而忘记了对方也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以致失去了同理心。我的同事写过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们说了这样一段话值得引用,他们说在网络时代,我们似乎也开始渐渐丧失了复杂情感的体察,丧失了对他人境遇的体谅,空洞和浅薄,最终导致的就是观点的极端和情绪的残暴。人性的幽暗就体现在我们喜欢通过指责他们的错误来获得一种道德平衡,甚至这种指责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有过同样的错误。最喜欢说别人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往往存在更大的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举过一个隐身的例子,一个牧羊人有一天走进一道深渊,发现了一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他利用这个戒指勾引了王后,最后和王后同谋杀掉了国王,篡取了王位,这个故事告诉我,如果人们拥有隐身的戒指,所有的不法行为都不受惩罚,那么人性深处的幽暗就会被无止境的释放。
很多人就把网络当成了隐身的戒指,在这个空间中,无限的释放自己内心的幽暗,网络不是隐身的戒指,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村上春树呢有一个短编的小说集,叫《列克星顿的幽灵》曾经描写过,一个遭遇集体孤立的中学生,那村上就借主人公的口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我真正害怕的是那些毫无批判的接受和全盘相信别人说话的人们,是那些不制造也不理解什么,而是一味的随着别人听起来顺耳的容易接受的意见之鼓点,集体起舞的人们,他们半点都不考虑,哪怕是一闪之恋,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有错,根本想不到自己能无谓的致命的伤害一个人,我真正害怕的是这些人。

当人们获得了一种复仇的快感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离开了正当的程序,我们追逐的正义的初衷,是否或事与愿违呢?当然我们也希望法律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正当程序来抹去那些被伤害,被侮辱者的泪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让我们感到悲伤的事情。所以经常有人会问我,他说罗老师你学刑法你了解了那么多黑暗,那么多悲伤的事情,难道你还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吗?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会愤怒?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不应该这样,那不就有一个跟不应该相对应的参照系,叫应该吗?如果没有光明,你说一个事情黑暗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正义,你说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不正义有意义吗?如果没有良善,你认为这个世界邪恶有意义吗?所有这些让人悲伤,让人泪目,让人感到幽暗的事情,甚至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的事情,更一步的让我坚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这个世界上有良善,这世界上有真理。还是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永远不要绝望。

马丁路德金说过嘛,失望是有失望是有限的,我们要接受我们的失望。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希望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