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森-格里夫斯级考证(补充):24艘早期型1943年前部分舱面设施的变化

2023-05-29 11:33 作者:NocathySodak  | 我要投稿

        这一篇本来是上一篇的内容,但加起来就有109张图片了,发不出去。考证的话图片不够又没法讲,只好单独拉出来。

        首先给出24艘早期型(original Benson-Gleaves class)舷号、舰名、译名和开战时编制以供参考。

本森级(均隶属于第7驱逐舰中队/Destroyer Squadron 7)

第13驱逐舰分队/Destroyer Division 13

DD-421 Benson 本森

DD-422 Mayo 梅奥

14分队/Desdiv 14

DD-425  Madison 麦迪逊

DD-426 Lansdale 兰斯代尔

DD-427 Hilary P. Jones 希拉里·P·琼斯

DD-428 Charles F. Hughes 查尔斯·F·休斯

格里夫斯级

7中队/Desron 7

13分队/Desdiv 13

DD-423 Gleaves 格里夫斯 

DD-424 Niblack 尼布莱克

DD-431 Plunkett 普朗科特(中队旗舰)

11中队/Desron 11

21分队/Desdiv 21

DD-429 Livermore 利弗摩尔

DD-430 Eberle 埃贝勒

DD-432 Kearny 卡尼

DD-440 Ericsson 埃里克森

22分队/Desdiv 22

DD-433 Gwin 格温(分队旗舰)

DD-434 Meredith 梅瑞迪斯

DD-435 Grayson 格雷森

DD-436 Monssen 蒙森

13中队/Desron 13

25分队/Desdiv 25

DD-437 Woolsey 伍尔西

DD-438 Ludlow 拉德洛

DD-439 Edison 爱迪生 

26分队/Desdiv 26

DD-441 Wilkes 威尔克斯(分队旗舰) 

DD-442 Nicholson 尼科尔森

DD-443 Swanson 斯旺森

DD-444 Ingraham 英格拉罕

未细致分类的考证

        必须指出,限于个人能力和精力,本专栏中只涉及武器装备、建筑结构等较为宏观的方面,至于船上一些水兵人为痕迹较重的微观方面,例如消防水带、蔬菜箱的位置或救生筏数量等不做考量。此外还有一些方面的改进,由于我没有找到详细说明或同时期其他姊妹舰的资料证据,所以在这个部分指出来。

        其一小口径防空武器的弹药箱,最早12.7mm机枪的弹药箱个头比较小,棱角也比较圆滑。后来20mm炮的弹药箱明显更长,形状也更锐利(参见上文中格雷森号1942年5月后甲板室顶顶照片)。不确定的因素是各舰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虽然能看出安装规律),尤其是缺乏12.7mm机枪和20mm炮混装时的相关照片。

1941年10月,卡尼号后甲板室右侧的12.7mm机枪群及弹药箱

        其二爬梯、舷窗和舱门的布置。一方面,在上文中1942年4月斯旺森号舰桥的特写和同年5月利弗摩尔号的照片中可以发现前甲板室侧面爬梯数量不同,而不仅是这两艘船或者说前甲板室位置,几乎所有驱逐舰的爬梯设置都有细微差异。比如说,通常本森-格里夫斯级后甲板室侧面前端会设置爬梯(如下图),而以下下图中的伍尔西为例,该舰的爬梯安装在前方。

尼科尔森后甲板室前端的爬梯
伍尔西,1942年2月2日

        另一方面,舰桥上一个不起眼的改动是驱逐队司令舱(航海舰桥下面一层的前半部分,即下图中20mm炮右边的建筑)左舷的舷窗改成了一扇水密门(上图中也可以看出来)。可以确认至少有格温、梅瑞迪斯、格雷森、斯旺森具备此特征。其他舰只则逐步封闭了该层侧面的两对舷窗。

1942年11月,参加火炬行动的斯旺森,可见上一段所说的舱门正打开着。照片由突击者号航母(CV-4 Ranger)拍摄

        其三是本森-格里夫斯级在舯部防空平台下方有一对竖立的络车。在换装厄利孔之后,其外侧增加了两根支撑柱。

蒙森左舷的络车,1941年5月16日

        格里夫斯级在前烟囱的右下方设置了一部直径更大的络车,本森级似乎一直没有该装备。

格里夫斯,箭头指向建成时就有的络车,圈内是新增的络车,照片摄于1941年6月18日

        一些舰只可能拆掉了某处的络车,至少是暂时地移除。下图中,伍尔西号在1942年2月(左边箭头)可能因为碰撞/高海况事故拆掉了右舷舯部的络车,但在8月的照片中(右边圆圈)似乎又装回来了。因为装备络车的位置杂物较多而且光线欠佳,在照片上很难看清楚某艘船在某个时间点是否保留着这些位置的络车。

间隔半年,伍尔西的络车“失而复得”

        其四K炮的安装位置,3对/6门的标准全面推行后,最前端一对的安装位置在防浪舷墙末端内侧(在换装初期只有1~2对时,这个位置是空出来的),最后端一座在后甲板室后部折角的两侧。以本森为代表的部分舰只将三对近似等距布置。

本森号均匀分布的K炮,和上文中一张插图来自同一张照片

        以希拉里·P·琼斯为代表的部分舰只将中间那一对安装在更靠前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从德克萨斯号战列舰(BB-35 Texas)上拍摄的希拉里·P·琼斯,箭头指向其三对K炮

        以爱迪生为代表的部分舰只则将其安装在更靠后的位置。显然,这种“错开”的配置是为了避免后甲板室顶的耳台影响K炮的装填,并清空向上的射界。

爱迪生号的K炮布置。简单来说,上面一类是中间一对K炮在20mm炮位之前,这一类在其后

        在24艘早期型中,格里夫斯、尼布莱克、伍尔西、拉德洛属于上述第一类;埃贝勒、普朗科特、梅瑞迪斯、格雷森、斯旺森、英格拉罕属于第二类;埃里克森、威尔克斯属于第三类;其他舰只未有该时期照片确认。

        其五新增浮筒救生网收纳篮,这是1942年根据作战司令部(Operational Commands)的指示出现的新玩意儿,一开始因为安装位置较高被抱怨不实用,也导致了部分舰只自行增加救生筏的数量。但增加救生筏或直接加挂收纳包显然更加碍事,于是后来收纳篮还是受到了推广。

推测是尼科尔森的格里夫斯级,照片可能拍摄于1943年3月。红圈内可以看见藏在舰舯的舷墙内侧、潦草地扎起来的收纳包,可以想见在作战和高海况情况下这玩意会有多麻烦
另一种会出现在主甲板上或挂在舷外的捆状物是护舷(Fender),如箭头所指。照片来自于一艘repeat Gleaves(DD-483 艾伦·沃德 Aaron Ward),作为说明加在这一篇里

        1942年,最早出现的收纳篮如下图所示,类似于公园长凳,是用木条拼起来的。

弗莱彻级首舰弗莱彻(DD-445 Fletcher)的收纳篮,1942年6月15日

        目前可以在照片中确认利弗摩尔、埃贝勒、普朗科特、格雷森、伍尔西、拉德洛、爱迪生、埃里克森、威尔克斯、尼科尔森、斯旺森安装了此种收纳篮。

格雷森的收纳篮,与弗莱彻的相比两端也封上了,这显示了不同船厂的风格差异(格雷森在梅尔岛改装,弗莱彻则建于联邦造船厂)。22分队限于01甲板空间,最初可能仅在左舷装备了一个收纳篮,但在1942年只有格雷森经过照片确认
爱迪生的收纳篮,根据位置推测在左舷应该也有装备

        当年下旬出现了金属网格收纳篮,并逐步替代了木条收纳篮。在火炬行动前后的照片中,一些repeat Gleaves已经用上了金属收纳篮。早期型各舰换装的时间不明确,1943年仍能在她们身上看到木条收纳篮。

1942年11月,在卡萨布兰卡港口拍到的伍尔西,可见该舰后甲板室上也加装了收纳篮,但难以分辨是木条还是金属网格结构

备注

        1942年8月22日,英格拉罕号在大雾中被希芒(Chemung)号油轮撞沉;10月15日,梅瑞迪斯号被瑞鹤号航母舰载机击沉;11月13日,蒙森号在瓜岛海战中被阿部弘毅舰队击沉。她们没有经历后文所述改装。编制方面的变化是,12月1日,22分队剩下的两舰:格温和格雷森被并入了12中队(最初由1941财年本森-格里夫斯级,也就是repeat Benson/Gleaves构成),分别配属23、24分队。

       至此,24艘早期型本森-格里夫斯级1943年前的考证大致算是完成了。战争期间的照片和文字记载有限,up接触到的更少,因此选择从舷号顺序和建造批次入手,仍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如果细心的读者们发现问题请务必指正。本文虽然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也没有涉及拉线及涂装部分,但应该能在武器发展史和模型考证方面起到一些帮助。接下来不出意外还有三篇本森-格里夫斯级的考证(B战专栏图片限制是100张,写起来才发现不够用,只能再拆开),分别是早期型下篇,1941财年篇和1942财年篇。话说回来,写到这里,up主回想起前两年脑袋里还没这么多东西时做的格温和格雷森1/700模型,真是痛心疾首,简直想把她俩拆了……

本森-格里夫斯级考证(补充):24艘早期型1943年前部分舱面设施的变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