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教流传中国记7:摩尼教在东方的传播,阿莫遭遇女河神

2022-12-20 19:05 作者:燕赵节度使  | 我要投稿

摩尼活着的时候,就立下过一个宏愿,要把摩尼教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宗教。

在埃及曾出土过一本摩尼语录《克弗来亚》,书中记录了摩尼要向全世界传教的豪言壮语:

“我已选择的宗教要比以往的任何宗教胜十筹。其一,以往的宗教局限于一个国家和一种语言,而我的宗教则不同,它将流行于每个国家,它将采用所有的语言,它将传及天涯海角。其二, 以往的宗教 只有当其有纯洁的领袖时才得以存在, 而一旦领袖们去世了, 他们的宗教也就隐于混乱之中, 其戒律及著作也就遭到忽视。 但 ( 我的宗教) 却由于有活的 ( 经典) , 有传教师、主教、选民和听者,由于有智慧和著作, 将永存到底!”

他还说:

“在西方建立教会的,其便到不了东方;选择在东方建立教会的,就没有到西方。……而我则希望既到西方,亦到东方。东西方都将听到我的使者用各种语言发出的声音,我的使者将在所有的城市中宣明自已的教义。首先在这一点上,我的教会便优于以往的教会。因为以往的那些教会,都只局限于个别的国家、个别的城市;我的教会则遍布于所有的城市,我的福音将传遍每个国家!”

豪言壮语吹的响亮,但摩尼真的做到了吗?


向西方参加传教的事我们前面的章节已经讲过了,摩尼教在西方全军覆没。

那么向东方传播呢?

摩尼在《克弗来亚》中认为世界分为四个部分:波斯、罗马、埃塞俄比亚和中国。

归功于丝绸之路,摩尼所在波斯正是中国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所以摩尼自然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

向中国传播摩尼教,自然也是摩尼的宏愿。


10世纪时,阿拉伯作家奈丁在他的著作《群书类述》中记载,摩尼曾亲自到中国传教。

这当然是不可信的。

很有可能是当时中东地区的人认为波斯以东地区就是中国,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虽然摩尼没有去到过中国传教,但摩尼教在东方传播尤其是在中国,取得了摩尼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

这是后话,以后的章节会重点而详细的说说摩尼教(在中国被称为明教)在中国的事,有趣的很!

公元261~262年,摩尼派他的弟子阿莫前往与波斯接壤的位于波斯东北部的帕提亚传教。

熟知帕提亚语的阿莫在这里传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教徒们尊称为阿莫大师。阿莫当然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而是带领着一个传教团,其中有许多熟悉帕提亚语教徒,有的负责抄写经卷,有的熟悉宗教经典,负责绘制宗教画。

更值得一提的是,陪同阿莫前往的还有一位帕提亚王子,

在帕提亚王子的帮助下,阿莫在帕提亚地区认识了许多王公贵族,让他们入教,由此带动了许多平民百姓入教,阿莫的传教事业可谓顺风顺水。


据粟特文摩尼教文献残片记载:(阿莫)他授予一些国王、统治者、大公、贵族、王后、女士、王子和公主们神职。他完全展现光明使者的法力,完成和实现了摩尼交付他的命令和知识。

阿莫和他们传教团用帕提亚语翻译了许多摩尼教经典,如帕提亚文摩尼教赞美诗《胡威达曼》和《安格罗斯南》。

为了增强教团的传教水平,阿莫还派三人前往巴比伦教廷,由摩尼亲自教导。

波斯王瓦赫兰杀害摩尼后,大肆迫害摩尼教徒,许多摩尼教徒纷纷逃亡。许多人逃到了中亚,加入了阿莫的东方传教团,增强了东方传教团的实力。

《群书类述》记载,摩尼教徒:“他们被迫东逃直到渡过阿姆河,进入可汗的国土才停止。”

这些幸存的摩尼教徒,更加努力践行摩尼将将摩尼教传播到整个世界的伟大理想。

一直到阿拉伯人征服了波斯之后,停止了对摩尼教徒的迫害,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才重返波斯。


摩尼死后,西辛纽斯继任教主,他给阿莫写过一封信,对阿莫在中亚地区的传教成就非常满意,同时派人给他带去几部经文,供东方传教团抄阅。

公元291年左右,西辛纽斯殉道。

但因为阿莫为首的东方传教团的努力,摩尼教才能在帕提亚地区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

于是阿莫教团继续向东传教。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一次,阿莫准备前往贵霜去传教,当他要渡过阿姆河时,一个叫巴佳德的女河神从河中出现,阻止阿莫通过。

阿莫虔诚的斋戒,向女河神解释,祈求了两天,但女河神无动于衷,拒绝让他通行。

不过,阿莫却感动了摩尼。

摩尼突然显现,并告诉阿莫,大声向女河神朗诵《净命宝藏经》中的《众门集》就行。

女河神问阿莫:前往阿姆河东岸什么目的?

阿莫说道:教导那里的人们戒酒、戒荤和女人。

女河神冷笑一声,说:那里不缺你这样的传教之人。

阿莫大声向女河神朗诵《净命宝藏经》中的《众门集》。

女河神听出他的教义中的真言,点头道:你跟那些传教人不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真正宗教传播者。

因此,女河神便同意他渡河,前往阿姆河东岸去传教。


大凡教徒们在宣扬宗教时,总是搞些神神鬼鬼的,宣扬在信仰和传播宗教过程中如何困难,教徒们如何一心一德,心诚志坚,最终战胜了困难,战胜了一切阻碍,得以继续传教。

这跟我们看《西游记》一样,取个经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只不过阿莫是传教,唐僧是取经。


阿莫遇到的是出水的女河神,而唐僧师徒渡河时,要么遇到流沙河里沙僧这样的糙汉,要么遇到通天河里吃小孩的金鱼精灵感大王,要么遇到黑水河想要吃唐僧肉的鼍龙,要么是通天河把他们掀翻的老鼋,反正没一个香艳的。

玄奘法师西游时路过中亚,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曾记载中亚许多宗教,比如佛教和拜火教,虽然没有记载摩尼教,但并不代表玄奘法师没有见过或接触过摩尼教。

贵霜帝国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约公元1世纪至3世纪),最强盛时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至里海,从阿富汗及恒河流域。拥有人口千万,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罗马、安息三个帝国并列。

阿莫和他的传教团渡过阿姆河,来到了河中地区。河中地区(西方称为索格底亚那Sogdiana),今属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不过,以上的那个故事其实是一种从神话传说的角度来讲述阿莫在传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其实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阿莫在传教时遇到当地统治者的质疑,阿莫向统治者讲解经文,获得了他们的接纳和许可。


当阿莫来到河中地区,惊喜的如发现,相比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和中世西欧各国,河中地区简直是传教的天堂!

中亚在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之前,这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小国林立,城邦众多。

在我国史籍记载中,这些小国有史国、何国、安国、石国、曹国、康国、穆国、花拉子模国、吐火罗国、小月氏国……等等。

而这些小国信仰的宗教也五花八门,有的信仰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佛法甚盛”;有的信仰波斯传来的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中国称之为祆(xiān)教),“事天神火神”;有的信奉原始宗教,“不信佛法,多事外神”……

这种没有大一统的政权,没有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现状,为摩尼教提供了绝佳的传教土壤。

阿莫和他们传教团经过努力,终于在河中地区立足、壮大,木鹿(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成为中亚摩尼教传播的中心。

许多城邦小国的国王贵族都成为摩尼教的教徒。

大唐开元七年(719年),中亚吐火罗国国王向大唐皇帝进贡,其中就有一个摩尼僧人。

吐火罗国王称赞他:“其人智慧幽深,问无不知。”


明教流传中国记7:摩尼教在东方的传播,阿莫遭遇女河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