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用】短视频成瘾的底层心理动机

2023-09-28 05:16 作者:スレーブ_スレイヤー  | 我要投稿

至少在我这里,成瘾的原因不是多巴胺。

我的构造还真是有够低等的:我有一个姐姐,她喜欢用一些言语来激发我的羞耻感,一开始我没有感觉,但是后来姐姐的话让我感觉很舒服。特别是那个姐姐发出笑声的时候,我就特别舒服,同时很平静。但是别的小朋友鄙视跟女生玩的人,我就一直在压抑这种感觉。


很想这么说,但是这些都是假的,弗洛伊德的那一套看起来神秘,直观,深邃,所以比较适合用来糊弄一些没脑子的人。我也希望可以用简单的模型,搞明白自己脑子里不可控的部分。

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我渐渐可以感知到自己作为一个哺乳动物的“想法”了。想法说的是一些写死的“程序”,但又不是先天的求生本能一类的东西,而是后天刻印上去的反射,比如保持自行车平衡的方法,游戏手柄的操作方法。

这些反射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中,最最底层与基本的东西,“三观”“经历”一类的都是基于这些反射衍生出来的,可以说这种反射就是一个人的本体。

比方说,提到华为就兴奋,就是一种刻印上去的反射,而且极度难以察觉。


刻印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从众心理:

足球或电竞比赛,明明赢的也不是自己,为什么自己能够感觉到跟场上选手一样的兴奋?

那是因为你把自己交给了选手,你在那一刻成为了M,选手的感情就成了你的感情。就跟小时候的那个姐姐一样,她只是发出笑声,我就也跟着笑了出来,没有来由的很快乐。

这是其中一部分人,而多数人是集体观赛的,这些人会把自己交给这个集体,由前面的那一部分人代理这个集体的感情。如果这里出现了一个异类,别人笑的时候你不笑,别人哭的时候你不哭,你不愿意把自己的感情交给别人,那你就会被定义成冷血,薄情。

自发筛选掉异类以后,集体潜意识,或者更准确的,在我这里叫做“反射”的东西,就形成了。


那为什么人会被设定成这样?我猜想是为了方便学习别人的经验,提高生存概率:新生儿看到老虎不会害怕,但是看到一个哭泣的人会跟着哭泣,那新生儿就算是第一次遇到老虎,只要从别人的感情中形成了“遇到老虎就恐惧”的反射,就能学会这个场景的处理办法,生存下来。

这就是群居的意义。


很想这么说,但是这些也不是跟我有关的。最多提供一些生产共情的思路,给未来我要制作的游戏铺路。我只是想告诉你,人的感情没有那么神圣,也是一种跟程序很像的东西,没有必要揪着不放,当成自己还是一个人类的证明。

还有,反射很多时候会成为你最大的枷锁,但是如果可以利用好的话,也是一把利器。

而我的短视频成瘾,真正的底层原因就是反射,我的大脑已经认定B站给我推荐的垃圾内容没有任何刺激跟新鲜感,不会分泌多巴胺了,但我还是在寻找着什么。

其实是答案。我的其中一个反射是:“不知道答案的话,就听别人怎么说。”

还有一个反射是:“不知道答案的话,就尝试所有的可能,多尝试几遍。”

显然,这两个反射都是错的,别人的答案的根源是思考,枚举法非常蠢,而且多数时候,同一件事尝试多少遍都是一样的结果,特别是数学跟程序这一块儿。

这里要改写成:“不知道答案的话,就再分析一下问题。”

就跟我现在做的事一样。


【自用】短视频成瘾的底层心理动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