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心得 | 学姐二战陕西师范大学,深夜奔溃,嚎啕大哭?这都是考研人正常的经历
王老师按:
碧云是二战了,第一年考陕师大,音乐史失利了。
她在这篇帖子里面说,她的分数不是很高。但371分,对于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分数不低了,位列第8名。去年上课前,碧云还是有些忐忑,一战去那边找的学院老师上课,结果音乐史答了两位数。但是又担心不去找,会不会影响分数。我反复强调,只要是笔试,分数靠的都是真本事。会就是会,不会谁也帮不了你,除非你有通天的能力。笔试猫腻是相对最少的了。
除非个别事情外,碧云很少私下问问题,也没有过太多的交流,最近一次联系还是出来成绩后报喜。没想到的是,她背后是那样的努力。
“我把中西方音乐史按照笔记总共背了五遍,但依旧在遗忘。于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把每一个知识点按照名词解释像列目录一样一竖排写白纸上开始默写今天所背的内容,总共2534的大小知识点,我写了153张白纸,61根笔芯。”
单是这一点,大家谁能做的到?
考研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每一步都算数。
个人信息
本科:山东省某普通二本
录取志愿:陕西师范大学音乐专业硕士
初试成绩:371 (排名第八)
复试排名:排名第五
写在前面的话
终于下定决心写的这篇经验贴,我的分数不是很高,可能对大家借鉴意义不大,但还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纪念自己在这两年中流过的泪和汗。我的考研之路很平凡,没有大神般了得的思维能力,没有学霸般惊人的背诵能力,但我也有法宝,那就是坚持和踏实。
说到备考的两年,自己的印象不是很深了,只记得当时脑子里面只有“一定考上”四个字,只记得每天中午趴在书桌子上的10分钟午觉,只记得西安夏季闷热的空气和小区里那条熟悉的林荫小道。
一、政治64分
7月—9月,把徐涛老师的网课全部听了一遍,期间《1000题》、《徐涛讲真题》刷完了第一遍
10月—11月,利用每天中午吃饭完的时间,听徐涛讲解‘刷题班’,并按计划进行《1000题》第二遍。(这一遍尤为重要,我把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全部总结成册,方便后期刷题)
12月—初试,每天上午8:30–11:40,政治时间,雷打不动。这一个月前期各大名师的押题还没有出来,我就只做选择,订正后熟记即可。后期肖四肖八一上市,我就一门心思只研究它了,还记得临考前一晚还在不停的写,不停的背...
*小结:很多同学说,政治临考前背背肖四就行,我告诉你真不行,尤其是旱区的同学们,政治必须好好对待!态度决定高度!60多分左右比比皆是,一共就这四门课,这少一点那少一点还怎么和别人比,而且政治是第一门考试,很影响心情哒。
二、英语58分
7月—10月,到10月20多号了,我还基本停留在单词阶段。因为考过一年我知道,单词量少,血的教训,简直冒险 ,容易万劫不复。所以这一年每天早上一起床,打开“墨墨背单词”找到《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红宝书》,设置80个单词量。这个软件有什么好处呢?它是根据我们的记忆曲线来安排你的复习量,所以每天背80个新单词,接下来软件自动帮你安排前一天复习的任务,好用到哭泣!!基本上这两本单词书背完,你就可以号称‘单词小达人’了。
8月—初试,除了日常巩固单词之外,阅读是我在英语上第二大用时巨大的板块了。前期为了打基础,我听完了唐迟讲的长难句、刘晓燕的语法...这对于后期阅读帮助巨大。我考的英语二只有九年的真题,为了把每一套真题利用最大化,我从网上找到九年阅读的PDF版,每一个长难句成为一个小段落。自此我跟着唐迟(负责阅读逻辑)、陈仲恺(负责逐字逐句翻译)的阅读真题视频完完整整地来了一遍,花费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直到考前,九年的真题做了三遍,阅读也可以每篇只错一个啦~ 这对于四六级都没过的我来说,实属不易!
*小结:完形最后一周做了做真题,这个没啥经验。作文我报了某方的面授,上了一周课背了十三篇大小作文。注意!!英语二的同学们,新题型十分简单,一定要冲着拿满分去呀!!
三、中西方音乐史120分
说到音乐史,我有很多话想说。第一年我就是因为这一门专业课绊了我一脚,要不然我可能已经研二了...深知在这一门课上吃的亏,这一年我找到王老师,他仔细帮我分析了关于这一门课的得失,之后我便进入了音乐史基础班和大家一起奋斗。几个月的学习我脑海里关于中西方音乐发展有了大致的脉络,老师在课中讲述音乐名人的事迹也十分生动,这对于我后期背诵帮助很大。
基础班上完后,我买来师大的官方指定书目从头开始像看小说一样把三本书认认真真地通读、勾画了一遍,并按照书的目录每一章写出一个个知识框架。因为师大音乐史出题的知识点十分细,我便把每一个可能出小知识点的地方再次勾画一遍,让脑海里有个印象。
10月中旬,这时我把三本书的知识点全部总结好,完完整整地背了一遍。但千万不要高兴,因为你会发现背完的知识点忘得差不多了。当时有点欲哭无泪,觉得自己努力白费了,后来问了老师和师哥师姐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想要记得牢一定要多背、多巩固、多翻阅。
11月—初试,我把中西方音乐史按照笔记总共背了五遍,但依旧在遗忘。于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把每一个知识点按照名词解释像列目录一样一竖排写白纸上开始默写今天所背的内容,总共2534的大小知识点,我写了153张白纸,61根笔芯。
*小结:虽说我的得分并不高,但跟一战相比整整进步了一倍的分数,实属不易。我在音乐史上花的时间占据了我一天的55%,为了不耽误路上行走、坐车的时间,我把笔记全部录成音频,当做故事来听。我认为自己并没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头脑,唯有比别人付出多一点、再多一点才能胜出,因为不想影响一同租房备考的小伙伴,在电梯口背过书,拿着椅子在顶楼默写过,大冬天在小区花园里拿着笔记号啕大哭过...再痛苦咬咬牙这些都过来了,人生所有开放式的经历,只要你不拼尽全力,这一页你永远也翻不过去!
四、音乐作品分析129分
这一门课程在这两年的备考中所幸都有徐老师悉心教导,我从一个当初连和弦转位都经常搞混的学生最终可以独立分析一整首奏鸣曲式的作品了。学习和声曲式不仅需要你有一个清晰的头脑,而且还要你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以及熟能生巧。自己从小逻辑能力不太好,所以一开始十分担心跟不上强化班的进度,于是一节课上完后,我再找来相同的谱例,听着老师上课的录音进行第二遍作品分析。
*小结:这一门专业课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两年来从中收获的知识以及对于每首音乐作品的把握却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
五、你一定要努力做到的事
1.早睡早起。我知道你早起很困,我也一样,所以每天起床穿好衣服门口买一份早餐边走边背,从酷暑坚持到了寒冬。
2.有规律的学习时间。我从开始备考到考前一天,每天都会计划to do list ,写好每天要做的(一定要精细到哪一页哪一道题等),完成一项划掉它,一天下来会感到十分充实。
3.做一个倒计时以及你梦想学校的图片贴在你面前的墙上。每当我在书桌前觉得疲惫不堪时,抬头看看它又有满满的动力了,你要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梦想学校的一份子。
4.坚持到最后。我身边一起备考的很多同学都是坚持到最后一两个月觉得太难了太痛苦了而选择放弃。同学们听我的!只要你一直踏踏实实的做好该做的,背好所学的,不求争第一。相信成绩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慢慢来,会快些~
结语
写这些经验之前,我不断摸索,列提纲、打草稿,我发现除了努力真的没有捷径可以走。我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都在文章中有所反映,希望你们能努力五分就不要少努力一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祝愿2020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拥抱自己
梦想的学校!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 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