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剧情,从克里斯滕开始

记录我这十几天里对于孤星剧情的思考。
。。。。。。。。
1,克里斯滕是什么样的人。
我组织了我对于克里斯滕的思考。
克里斯滕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
因为她没有在事实上改变任何东西,石棺的能源是不可复制的,星荚的破洞是可以自我修复的,大地上的诸多国家也不会停止互相的争斗。
而且,从心理上,克里斯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她的行为确实会激励无数的后来者,证明了天空的虚假与星荚是可以突破的,但这并不是她的目的,这只是她主要目的顺带而已。
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因为山在那里。。。
克里斯滕,天才,奢侈的天才,冷酷的理性让她可以在每一次电车难题面前都把车转向人少的那一边。
但这份理性的尽头是一个无比感性的,如同梦一般的目标。
因为山在那里,
有山就会有人登山,
恒古以来皆是如此。
浪漫的好奇心与实干的行动支撑着我们的文明走到今天,
总会有人相信,
梦是可以实现的,
人生苦短,
大梦一场又何妨。
。。。。。。。
2,“克里斯滕”与代价。
隔热服说过,舟的剧情强调代价,这是很特别的一个点。我深以为然。
以这次剧情为例,为什么要让赫默出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由她去强调克里斯滕行动的代价。
而且文案还怕这种强调不够,还加入了小火龙和迷迭香,这两人物就是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都是对于克里斯滕行动的代价的提醒。
说到这里,我其实还是对一件事感到有一点遗憾的,那就是小火龙与迷迭香没有与克里斯滕当面对质。
克里斯滕会失语吗,会后悔吗,会道歉吗,会忏悔吗。
可能会,但如果时间倒流让克里斯滕再做一次选择的话,她恐怕依旧会做下同样的决定。
所以你看,所谓的伟大的浪漫的理想背后是有代价的,甚至有时候这些代价需要一些无辜的人来付出,这是我们并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问题继续深入下去就有很多可以发散的内容了,比如集体与个人,未来与现在之类的。
但孤星终归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故事,继续在这个问题深入下去未免有跑题之嫌,这大概就是文案不安排小火龙她们与克里斯滕对质的原因。
至于代价的话题则交到了赫默手上,或许终归免不了代价,但至少代价应该用合适的方式去支付。
。。。。。。。。
3,孤星剧情是个鹰角式的故事。
“如果说哥伦比亚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拓荒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面貌与日新月异的社会,那么莱茵生命则是纯粹的浪漫主义畅想。”
在刚开始玩明日方舟的时候,我习惯性的认为作为一个氪金抽卡游戏的剧情理所应当的是一个人物核心的故事,
结果越看越不对劲,
于是,从20年开始我确信,舟的剧情倾向是“世界观>说理>故事>人物”。
这个猜测随着海猫等人在各种场合对于创作的讨论而越来越有可信度,
就像上面这段来自四周年直播时海猫说的话,这帮人在创作上的习惯是先构思世界观与故事的风格与表达内容,然后再考虑具体的故事与人物。
虽然说这套创作倾向与氪金抽卡游戏通常的人物核心制存在着商业性上的自相矛盾,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只是说这里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
一,故事与人物会为了世界观展开与表达让步,这使得人物,甚至整个故事本身都会变得工具化。
二,当文案水平或者发挥空间不足时,非常容易出现四大皆空的情况,即世界观模糊不清,表达谜语人,故事又无聊,人物还是工具人。
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他们的做法是,
提升文案水平或者换文案,并且剧情字数疯狂加量,
舟这个游戏的剧情字数是不可以太少的,少了就很容易四大皆空,过于考验文案水平。
至于第一种嘛,说回这次的孤星剧情了。。。
。。。。。。。。。
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孤星这个活动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缺少矛盾的故事。
剧情里克里斯滕的反对方不少,
但如果真的细想起来真的有人是站在她的反对方的吗?
塞雷娅?赫默?凯尔希?费尔迪南?
顶多也就哥伦比亚军方算是了,其他人与其说是克里斯滕的反对方不如说是克里斯滕的同路人,
所谓的扯后腿的保守派人性派归根结底也是为人类,为科学的正确发展而做事的。

于是,就像我之前的克里斯滕2的部分说过的那样,
人物与故事情节发展都是要为孤星整个的浪漫主义畅想让步的,
塞雷娅,赫默等等人物因此都有一定程度的工具人化,
甚至于克里斯滕自己都挺工具人的。
一堆buff叠身上,身世经历一大堆,天才到奢侈,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只有克里斯滕厨和扭曲的克里斯滕厨😤
与其说克里斯滕是个人物,不如说她是一个象征,一个寓言,又或者是个神话。
。。。。。。
所以结论是啥呢,
鹰角这帮人根本没改,
世界观>表达>故事>人物,
孤星这个剧情之所以给我人物不是工具人的错觉仅仅是写的好,情绪表达好,整体水平上来了人物工具人的问题就显得不突出了而已。
至于我的评价嘛,
,
,
没问题,就好这口😤这次剧情的优点盖过了缺点,我并不在乎这种程度的人物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