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我好像把纵横宇宙搞懂了

你就是异次元体之源!
三刷了《蜘蛛侠:纵横宇宙》,加之看了网上各类评论之后,还是决定说两句,把对这个电影的想法抒发出来,顺便自己捋一遍剧情。这纯粹出于对影片的喜爱,也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
(阅读量8800字左右,后面有对电车难题,迈温cp等敏感话题作简单讨论)

首先,由于和前作《平行宇宙》(Into the Spider-verse)联系之紧密,有必要从第一部着手,将整条故事线 (主线) 梳理个大概出来。关于各位蜘蛛侠的身世可以先看捞姐的这个视频,基本囊括了《平行宇宙》和《纵横宇宙》的出场的主要蜘蛛侠角色,不过虽说电影里的各蜘蛛侠形象都对应漫画,但毕竟经过影视改编,还是会有不少出入。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只来自42号地球的变异蜘蛛说起:
1. 42号蜘蛛
在1610地球(电影的主宇宙,改编自漫画的终极宇宙Earth-1610),Alchemax公司的一个科学家(后来成为“斑点”)用粒子对撞机运行测试时,带来了42号地球的1只变异蜘蛛

2. the Bite
42号变异蜘蛛逃出对撞机实验室,咬了迈尔斯•莫拉雷斯使其产生变异,获得蜘蛛侠能力(根据纵横宇宙“回家机器”设定,迈尔斯的DNA也带上了42号宇宙的特征)

3. 蜘蛛侠穿越
之后,1610地球帕克蜘蛛侠在试图阻止对撞机运行时与粒子束接触并最终死于金并手下,多位其他宇宙的蜘蛛侠被动穿越至1610地球

4. “贝果”事件
不算很重要,但是还是想提一下[笑哭]

5. 摧毁对撞机
在多位蜘蛛侠伙伴的协助下,迈尔斯即小黑蛛成功送回其他地球的蜘蛛侠,并打败金并,摧毁了粒子对撞机;然而在1和4中提到的那位科学家,在对撞机爆炸时仍在现场,手中装有微型黑洞的容器破裂后,他与黑洞融为一体,“斑点” (Spot) 就此诞生

6. 蜘蛛侠2099
在《平行宇宙》彩蛋可以看到,米格尔•奥哈拉,也就是蜘蛛侠2099 (下文称米格尔或2099),与搭档莱拉一直都关注着多元宇宙的动向,在高科技加持下,米格尔成为第一个能够自主跨越多元宇宙的蜘蛛侠。此处米格尔刚刚用腕表进行了一次穿越测试,到达67号地球(第一部蜘蛛侠动画片所在地球)

7. Harmless(“无伤大雅”)
对多元宇宙进行一番探索之后,米格尔发现了“织网事件”,即各个维度的蜘蛛侠生命中的关键节点将彼此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可能在首次穿梭前就知道,也可能在之后的湮灭事件过后才对“织网”进行研究)
在发现某个宇宙中生活幸福的自己被枪杀后,米格尔穿梭宇宙代替了“自己”,享受了一时美好但终究还是迎来了悲剧——整个地球(宇宙)的湮灭

这里可以看到米格尔已经结识 Peter.B.Parker (迈尔斯的蜘蛛侠导师,下文称B帕克),但可能尚未大规模组建蜘蛛联盟;随着《平行宇宙》粒子对撞机事件的引发的异次元体危机逐渐显现,米格尔 (下文或称2099) 便开始召集各宇宙的蜘蛛侠来应对,也就有了蜘蛛侠总部(HQ)、次元穿梭腕表、回家机器、蜘蛛侠抓捕异次元体的行动等。
8. 格温史黛西
在某一次抓捕行动中,2099来到了蜘蛛格温所在的65号地球抓捕来自文艺复兴时代的秃鹫,这也就是《纵横宇宙》第一场高潮戏。这个时期可能是2099领导联盟的早期,毕竟还亲自出马抓怪,后援也只有蜘蛛女侠。异次元秃鹫被捕后,格温加入蜘蛛联盟,之后结识朋克蜘蛛侠霍比;据后来格温所述的,她曾投票反对“回家机器”的设立,也能说明她加入蜘蛛联盟的时间较早。

到这里可以发现,第7、8部分的故事发生在平行宇宙结尾至纵横宇宙第二幕格温探访迈尔斯期间,根据迈尔斯的说法,一共是1年零4个月,即他当蜘蛛侠的时长。
9. Shoot ! Shoot ! Shoot !
格温顺道探访迈尔斯,错失了抓捕斑点的机会,后者成功重获黑洞能力,逃至50101号地球。

这部分期间,斑点可以说处于最弱状态,没有“黑洞”可用,偷盗设备、制造粒子对撞需要时间,格温完全有机会将其制服,也就没有后续的危机了。说实话在我看来这里还是有点降智,编剧让格温恋爱脑背锅,还是口大锅,擅离职守,怎么都说不过去。当然反派自然是坏事的根源,不过观众处于上帝视角,难免会觉得正方的决策行为有问题。
10. 辛格警官存亡?
迈尔斯尾随格温穿越至50101地球,两人与印度蜘蛛侠、朋克虫组队对抗斑点失利,斑点借助对撞机完成进化,前往1610地球实行报复计划。迈尔斯在斑点造成的坍塌事故中救下辛格警官 (印度虫女友的父亲),破坏了“织网事件”的发生,在该地球引发了小范围湮没,蜘蛛联盟随即赶到,抑制了湮没的发生。

到这里,关键事件串起的链条基本就结束了。后来的迈尔斯大闹总部、误穿越至42号地球,以及格温集结小队,都是结果,暂时先不讨论。

这里先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两部蜘蛛宇宙电影都在强调次元穿梭 (空间上的穿越),也就是各号地球之间的来往 ,尽管各个地球的时代各异,如黑白虫还在1933年,而潘尼帕克那边已是3145年,但似乎不同维度的时间流逝都是同步的 (至于流逝的速度,大概率是相同的,如果有差别的话时间关系就会复杂很多)。纵横篇一开始格温离开65号地球加入2099一行人,后来被送回时与父亲谈话时说“你变瘦了”,意味着格温离开后,65号地球的时间继续流逝,父亲继续生活,格温后来被送回时并不会回到她刚离开的那个时间点,而是要加上她离开的时间。
但是!格温虫其实经历过真正的时间上的穿越。在平行宇宙中,1610地球的对撞机事故,也就是第一次爆炸的上周,格温就已经到达那里并且混入了当地的愿景中学,彼时的帕克虫还活着,格温还遇上了尚未变异的迈尔斯;等到绿魔把帕克虫摁进粒子流,对撞机将多位蜘蛛侠传送至1610地球后,格温这才算真正到达1610地球,果在前,因却在后。而其他到访的蜘蛛侠均在对撞机第一次爆炸后到达,以B帕克为例,他在1610宇宙待了两天,回到自己的616宇宙时,那边的时间也过去了两天 (应该)。

不过,时间穿越在这个系列后续大概率不会再涉及,本身多元宇宙的概念,才是主打特色,加上纵横篇引入的宿命论、电车难题、鱼和熊掌,又有归属感、反抗权威的讨论,内容已是相当丰富;既要穿越空间,又要穿越时间,剧情设定只会愈加复杂,也会提高观众理解门槛。

现在先大概归纳一下事情的因果关系:
斑点的试验导致迈尔斯获得蜘蛛能力,一系列连锁反应下,1610帕克虫身亡,取而代之的是“本不应该”成为蜘蛛侠的小黑蛛;根据2099的说法,对撞机事故同时也造成了多元宇宙的蜘蛛侠反派误入其他地球,破坏“织网事件”,引发异次元湮没。到了纵横篇,格温成为变数,她总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行事,但似乎不经意间,她一次次的选择或多或少都将局势导向了不可收拾的方向。

那么现在至少有以下这么几个疑点,
疑点1:倘若格温在1610地球成功抓捕斑点,难道就能万事大吉么
疑点2:所谓“织网事件”,到底是不容置疑的法则还是虚假的表象
疑点3:50101地球的小范围湮没真的是因为迈尔斯救下辛格警官而引起的吗
疑点4:在蜘蛛女侠提议招募格温的时候,米格尔反对后说了句 “You know why” (你知道原因的) 是什么意思,又说明了什么
要解答所有的疑问,甚至是理解整部电影,首先就必须解开疑点2,也就是所谓织网事件的本质。
“织网事件” (Canon Event)

在《纵横宇宙》大热之后,“Canon Event" 这个词也成为话题之一。主流说法是:
Basically, a canon event is something that has to happen in your life/storyline in order to build character and make you who you are.
通俗来说,Canon Event 就是人一生总要经历一些关键事件来获得成长,就如同故事的作者需要为笔下的角色安排一些关键情节来塑造ta的性格,丰富ta的现象,最终创造出自己想要的鲜活的角色。
而对于蜘蛛侠来说,获得变异、坠入爱河、战胜强敌、失去亲朋......就是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事情,也就是“织网事件”,或者称必然事件。这些事件并非一模一样,有的世界里格温成为了蜘蛛侠,失去了彼得帕克,有的则相反;有的世界里彼得帕克失去了本叔叔,潘妮帕克则失去了父亲;有的世界里蜘蛛侠是一头霸王龙,有的世界里蜘蛛侠其实是蜘猪侠......在这个系列的世界观中,蜘蛛侠是连接多元宇宙的关键,而织网事件是构成蜘蛛侠的关键。按照2099的说法,织网事件不能如期发生,各宇宙的蜘蛛侠之间的纽带就会断裂,多元宇宙就会崩塌,而异次元体就容易破坏织网事件的发生,从而引发世界的瓦解。结合电影经过一番想象后,我大概可以得到这么个画面,供各位参考:
多元宇宙,或者说蜘蛛宇宙,就是一张巨大的网,靠每个宇宙里的蜘蛛侠命运维系起来,每位蜘蛛侠生命中的必须经历的事件就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个结点,例如某一个结点对应的织网事件为“本叔之死”,那么所有发生过该事件的宇宙就会与这个结点建立起一根纽带,同理,警官之死、毒液附身、倒悬之吻......一个个结点,汇聚成千上万条纽带,织起了一张无比巨大的网,将一个个平行宇宙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可以想象,当某个宇宙的织网事件没有发生,就无法和对应结点形成纽带,缺失了与多元宇宙这张大网的联系,严重情况下这个宇宙就会从大网上脱落,没入无边的黑暗。如果织网事件一个个打破,到最后连结点也消失,这张大网也就不复存在,多元宇宙间彼此失去纽带,所有宇宙都会湮没在黑暗中。
但是,电影里所述的这套体系有不少破绽,首先就是平行篇中,1610地球的帕克虫陨落和小黑蛛崛起,难道是命运使然吗?因为如果不是,帕克虫的织网事件应该已被严重影响,但1610地球并没有湮灭,那么会不会是因为迈尔斯成为蜘蛛侠,成功取代了帕克虫与多元蜘蛛宇宙的联系,这样1610宇宙与其他宇宙建立了新的纽带,织网理论貌似还站得住脚。(其实就是沿袭漫画终极宇宙,只不过需要适应电影的新设定)

不过,42号地球的存在又提出了新挑战。由于42号变异蜘蛛被传送至1610宇宙,42号地球没有蜘蛛侠诞生 (据米格尔所述),既然连蜘蛛侠都没有,那这个宇宙为什么还能存在于一个由蜘蛛侠维系起来的多元宇宙呢?在徘徊者迈对峙黑蛛迈时,背景里电视播送的新闻说到有个神秘个体在对抗邪恶反派,八成是在暗示,在没有蜘蛛侠的纽约,是徘徊者迈尔斯与艾伦叔一起打击恶人 (风格上类似于反英雄),那从定位上来说,徘徊者迈也算是一名“蜘蛛侠”,或许是由他来承担这个宇宙多元蜘蛛宇宙的联系,他也有自己的“织网事件”,其父的去世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蜘蛛侠甚至不一定要被蜘蛛咬,不需要那些超能力,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别人、维护正义......不过42号地球的艾伦叔曾对黑蛛迈说过这么一句话,感觉像是要潜入什么地方干什么坏事,这里可能是在试探黑蛛迈:
Security switches out at 6. That's the window, right?
安保人员在6点换班,那就是我们的时机,对吧?
好像扯远了,总之现在关于徘徊者迈的谜题还很多,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上述也只是一种猜想。
另外,织网事件的观测也是非常令人困惑。从疑点4下手,可以发现2099早就知道迈尔斯将迎来父亲之死,由于担心格温知情后告知迈尔斯,影响织网事件的发生,他一开始招募格温时就比较犹豫。所有迈尔斯在平行篇结识的蜘蛛侠都无一去拜访他,即便后来格温探访迈尔斯期间,她也没有泄露此事 (这或许也印证了蜘蛛女侠对她的信任,没有阻止她到1610地球执行任务)。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格温和B帕克都知道迈尔斯将要经历父亲之死有一段时间了,个人推测是当他们提出要去探访迈尔斯时米格尔被迫道出实情,两人也就此打消了念头。回顾一下迈在太空电梯上与二人的对话:
B帕克:米格尔,这和我们谈好的可不是这样!
迈尔斯:你们都谈好了?你早就知道了?你们都知道了?
格温: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迈尔斯:这就是你们从来不来看我的原因

但是,既然2099早就知道迈爹将死,那他是否知道斑点与此事的联系呢?还有,既然迈的织网事件可以预知,那其他蜘蛛侠的织网事件,2099和莱拉是不是也早就预测到了?然而在孟巴达救援过程中,莱拉提醒格温有织网事件即将发生,后面迈尔斯救下辛格警官后,格温的腕表上则显示织网事件已被干扰。如果这个织网事件确实为“辛格警官之死”,那么莱拉是当时才用模型推测出来的,还是早就预测到、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另外,斑点对“辛格警官之死”有明显的间接影响,而斑点又是异次元体,他为什么能导致织网事件的发生?

回想当初平行篇多位异次元的蜘蛛侠到1610地球两日游,并没有破坏什么织网事件,相反,属于迈尔斯的织网事件——艾伦叔之死,还顺利发生了。或许多元蜘蛛宇宙对异次元体的出现、跨次元行为有一定的包容能力,总是能找到某个方式让织网事件顺利发生。就如同我们的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而当异次元体的干扰足够大,或者说,个体自由意志的影响足够大,织网事件还是会被阻止,甚至连系统崩溃引发的湮没也能被高科技加以抑制,所以自从异次元体这类事件出现后,织网事件的观测也自然会充满不确定性。
以上的设想,是目前我可以找到的关于织网事件的最佳解释,尽量符合电影已展现的大部分情节,也不排除第三部上映后有可能将这个解释完全推翻,暂且拭目以待。
新的角度
或许,我们可以抛开那些复杂的设定,从一个更有趣的角度看待所谓的“织网事件”。电影的第三幕,迈尔斯与米格尔的矛盾,就好比一个角色和创造自己的作家的起了冲突,作家给角色安排了一系列情节来塑造ta,情节1来体现角色的性格,情节2来展现角色的挣扎,情节3来帮助角色成长,情节4又为角色安排浪漫戏份......突然间角色发现自己的命运都是被安排好的情节,有些俗套还不说,最主要的是角色知道自己的悲剧情节后却无力改变,其他配角还要围过来把他按住,让他乖乖配合故事的走向,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奋起抵抗,尝试着书写令自己满意的剧情,跳脱作家设立的框架 (好像有点《失控玩家》的感觉) 。
这样看来米格尔的形象就容易理解了,他就是“编剧”在作品里的执行人,坚持传统叙事方式,力求将迈尔斯限制在预先设置好的角色弧上,而迈尔斯则代表了追求新颖、希望跳脱传统的那部分创作者或者观众,想要通过全新的故事来讲述新的属于他们的英雄角色。新旧观念对撞,矛盾一触即发。米格尔声称没有织网事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仿佛是编剧在说:没有经历过这些牺牲的蜘蛛侠还能叫蜘蛛侠吗?他们担忧失去经典情节对蜘蛛侠形象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在纵横篇中将此具象化为多元宇宙的崩塌。因此,织网事件的设定肯定是真实的,不会是什么阴谋的瞒天过海,不管是前后细节吻合还是对不上,不管是逻辑上自圆其说还是有bug,它都是电影借以表达主题的工具,为主题服务;新观念冲击旧思想的大基调已定,续作势必会延续下去。因此,疑点1、疑点2、疑点3也就迎刃而解了,这里先搁置一下,放到后面的简答环节一起说。

站在迈尔斯的角度,2099这一套理论对他来说太过死板,甚至都觉得其他蜘蛛侠都甘于向命运妥协,他更愿意自己去选择,相信事在人为,这也许代表部分创作者或者观众的心声,也是纵横篇的一大主题:超级英雄,怎么就不能鱼和熊掌兼得呢?
简答环节
这里直接对几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 (包括鱼和熊掌) 作简单回答(基于上文的个人主观意见),首先解决前面剩下的几个疑点
警告!警告!警告!问题7回答包含地狱绘图,请做好心理准备
1. 倘若格温在1610地球成功抓捕斑点,难道就能万事大吉么?
不会,即使没有斑点,迈爹也会面临牺牲,只是换一个危机,这是传统故事框架为迈尔斯安排的桥段,是“必然发生”的,就跟“辛格警官之死”之于印度虫一样。
2. 所谓“织网事件”,到底是不容置疑的法则还是虚假的表象
是真实存在的规则 (上文有提及),第三部可能会找到一个巧妙的方法来避开规则,拯救迈爹,也可能最终由于织网限制,悲剧结尾,我更倾向于悲喜交加的结局。
3. 50101地球的小范围湮没真的是因为迈尔斯救下辛格警官而引起的吗
是,因为织网事件是真实存在的规则 (见2),另外蜘蛛联盟修复印度虫宇宙“黑洞”的场景、以及米格尔与迈尔斯的一段对话也可以佐证:
米:If we're lucky, we can stop it. We haven't always been lucky. 如果够幸运的话我们就能阻止(湮没),我们并非一直都这么幸运的
迈:That wasn't me. That was Spot. 那不是我的错,是斑点干的好事
米:That's what happens when you break the canon. 这就是当你打破织网时就会出现的情况
迈:How do you know? 你怎么知道?
米:Because I broke it once myself. 因为我自己也打破过一次
4. 超级英雄不能鱼和熊掌兼得吗
能,但只能一时兼得,没有完美人生,不然就成童话故事了。英雄总要经历苦难,作出艰难的抉择,做正确的事。蜘蛛侠要是当英雄顺风顺水,当凡人又幸福美满,那他就只是个受上天青睐的幸运儿,说俗点就是“爽文男主”。

5. 迈尔斯能成功拯救自己的父亲吗?
不好说。首先迈尔斯摆脱蜘蛛联盟回家救爹非常合理,也是作为一个蜘蛛侠应该做的事。他一直喊着要do both,既想救父亲,也不想世界湮没 (虽然目前没看出他有怎么考虑这件事[捂脸])。目前看来,结局有两种,要么迈爹存活,迈尔斯承受失去,比如B帕克或者格温阵亡,或者类似“永远不能离开自己的宇宙”这样的后果;或者迈爹牺牲,然后迈尔斯获得巨大成长。个人倾向于前者,但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更有意义的结局。
6. 超级英雄怎么面对(类)电车难题?
超英的“电车难题”通常是亲朋民众救一者,不作为则都得死。托比虫第一部,绿魔向他抛出一个难题:救玛丽简还是一缆车小孩;贝尔蝙《黑暗骑士》中,小丑让蝙蝠侠选择救曾经的青梅竹马瑞秋还是救人民之光检察官丹特。毫无意外,他们都想保全两边,都做好了策略,但托比虫成功了但险些丧命,幸亏在场群众帮忙掩护;贝尔蝙让警察去解救瑞秋,自己去救丹特,最后还是只保住了丹特,失去了瑞秋。结合前面的问题2、4、5,就能知道小黑蛛迈尔斯肯定会想办法保全父亲和世界的安危,但最终也肯定要承受其他苦难或失去,或者结局时无力挽救父亲,但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不过这样一来,电影的基调也会更加沉重。至于这个英雄应该“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终极问题的答案,个人见解:坚持两者都救,实在不行,放弃一人而救苍生,或者牺牲自己去保全两者,剩下的看命运安排。

7. 格温和迈尔斯组cp为什么有争议?
其实我本人也并不是很喜欢格温与迈尔斯这种有些“牵强”的关系,造成这种观感的原因,就个人感受,首先是格温这一角色和彼得帕克的渊源,加上电影和漫画里,65号地球格温都悲痛地失去彼得,与漫画616主宇宙和《超凡》系列里帕克虫没能救下格温相照应,这种凄美的镜像命运已经让许多粉丝印象深刻,泪眼婆娑。


在这种印象下,插入另一个蜘蛛侠进来和格温发展浪漫关系 (电影里目前只有朦朦胧胧的互生情愫) ,而且这个蜘蛛侠又在漫画和电影里都取代1610宇宙里舍生取义的帕克虫,还是位黑人......[捂嘴];加之纵横宇宙的剪辑关系,彼得之死的介绍在第5分钟附近,而迈温钟楼调情就发生在第51分钟左右,对观众来说中间只隔了不到1个小时,谈的时候还得提一嘴彼得:“你是彼得走之后我交的第一个朋友”。个人最反感的还得是那句“每个其他宇宙的格温史黛西都会爱上蜘蛛侠......”,这句话不但让蜥蜴帕克成了笑话,也和格温史黛西的历史形象不符 (爱的是面罩之下的彼得帕克),更像是为了囊括小黑蛛来凑cp和照应宿命主题而编写的台词,在此处显得十分刻意和突兀,在宣发时也常常拿来作营销手段。
说到这里,虫温党估计已经气的冒青烟了hh。但是!虽说如此,但就个人而言,三遍《纵横宇宙》看下来,迈温的互动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浪漫的火花一点点地摩擦,和平行篇一样没有急功近利地升温,但无奈钟楼那里的那句台词还是让这种感觉大打折扣。荧幕上的情侣,讲究门当户对。平行篇里的小黑蛛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尽管他的人物内核比较简单),成长后还是无法与格温更加成熟的定位相匹配,因而结尾的握手告别也就十分合理。纵横篇一开始就让格温的人物魅力再升一个level,虽然后面失职着实减分,但好在后面父女和解部分表现出色,人物角色弧比较完整。再看迈尔斯,出场后情商智商持续在线,我最喜欢他尾随格温冲进传送门那个镜头;可到了蜘蛛联盟总部面对米格尔时,迈的表现就有些奇怪的地方,首先是别人一叫他kid(孩子)他就急,非常抵触别人认为他不成熟这件事;后面的群蛛追逐放水严重,主角光环明显 (外加隐身放电能力,简直版本之子);操纵回家机器情节也是离谱,第一次来总部就把专业的字节虫和莱拉玩得团团转,好像谋略智力惊为天人,最后倒把自己送错地球了 (后面精彩的平行剪辑应该让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吧);另外他说要二者兼得,目前为止却看不出有任何策略,还跑错了地球,又得格温小队去帮他收场 (霍比神助攻)

虽说得道多助,迈也只是在道义上略占上风 (因为织网事件的复杂性),这也迫使电影后期把米格尔表现成“咄咄逼人的独裁者”来衬托迈。由于剧情拆分成上下部,纵横篇的故事并不完整,这对迈的形象非常不利。从两部电影的一些细节上也能看出编剧对迈这个角色还是比较捧比较照顾的,相比加菲虫甚至是同代的格温虫,目前他的荧幕形象还是比较单薄的,一旦和帕克虫形成差距,自然也就和粉丝心中“女神”级别的格温显得不搭。(据说漫画中二人的结合也存在争议,笔者疏于了解便不发表意见)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分享了一些愚见,希望对各位读者理解电影提供一点帮助,也欢迎友好指正,心平气和地讨论人物剧情。
最后再提个槽点:平行篇徘徊者艾伦叔放过迈尔斯而身亡固然感人,但生前毕竟助纣为虐,可到纵横篇待遇还相当不错,苦了帕克虫为民捐躯,续作里连个句台词都没提到,反倒是各方面被小黑蛛取代,这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