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伊斯法罕


沙漠占据了伊朗这个高原国家三分之二的领土,水资源匮乏随着人口激增(百年内人口激增八倍,现为八千万)愈为严峻,扎因达鲁德河(Zayanderud)已经断水三年了。
幸运的是我们前日(1月29日)下午抵达伊斯法罕正好赶上水库放水,水到之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就连狗狗都亢奋不已,在水里追着水流撒欢奔跑。
水是生命之源,贯穿伊斯法罕的扎因达鲁德河源自大雪山,是伊朗高原上最长的河流,哺育了伊斯法罕这片沙漠绿洲,故波斯语意为“赐予生命的河流”。水与宏伟的建筑,配上精美的雕刻艺术组合而成美轮美奂的古典城市,所以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豪气和繁华,自古以来该城商贾云集,宾客汇聚,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重埠。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就是京畿重地;塞尔柱帝国时,萨法维王朝时期都是京都所在。该城之与伊朗好比西安在中华文明中的份量。
郝居古桥(Khaju Bridge)是萨法维时代国王举行盛典的地方,其威严与华美一应具备,既是政治秀场,也是娱乐舞台;而三十三孔大桥则完全是美学的教学模板。
因为水潆河岸,久违的河水让伊斯法罕人倾城而出,晨曦中,在河岸边聊天,在桥孔处赏水,在桥头嬉戏,因为水,平凡的日子成了城市的狂欢节。
看完伊玛目广场、伊玛目清真寺、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阿里卡普宫、四十柱宫,回到三十三孔大桥已是华灯初上,夜色中的桥更是风情万种,浪漫情侣在桥孔内对视呢喃,妩媚曼妙的少女们则结伴游玩,俊朗的小伙在人群中没头没脑的穿梭,伊朗比你想象得要开化与时尚。
伊斯法罕,从白天到夜晚都是风景,这一切都是因为扎因达鲁德河,有水的河流才是河流,有水的城市方可称灵秀。
未来的伊斯法罕,将成为缺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