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05

2023-05-09 10:44 作者:懐かしさ  | 我要投稿

◆ 看破与逃避:痛苦不会消失,只会被你消融在生活里


>> 1.身体的苦


>> 2.心理的苦


>> 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们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


>> 3. 灵性层面的苦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满足了就会无聊。人生,就像是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摇摆。


>> 心理层面的苦,一般由3个病毒性信念所导致,即无助、无望和无价值。


>> 1.无助:因为比较产生的苦。


>> 无助的人内在有这样一个信念——“别人做得到,而我做不到”。有这种信念的人,无论他怎么努力,就算毕业于名校,知识渊博,富可敌国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总会找到比自己更强的人。当别人比自己更强时,他就会痛苦。


>> 2.无望:因为“不可能”产生的苦。


>> 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不可能”,他们会把一次失败看成永远。让他们受苦受困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心中“无望”的信念——我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旦形成这样的信念,他人生的某个领域就停止了。如果这样的信念越来越多,这个人会对生活感到绝望和痛苦,严重者甚至会放弃生命。


>> 3.无价值:因为“一无是处”产生的苦。


>> 当一个人事业有成时,人们会对他仰视;当一个人暂时没有取得成绩时,人们就会认为他一无是处。这就是痛苦悲剧发生的根源,只因人的价值轻如鸿毛。一个人如果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就只能依赖所做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事情失败了,就意味着人也失败了。有这种信念的人,他们把人生的价值都寄托在了外在的事物上,一旦遭遇挫败,对他们来说,将是万劫不复。


>> 当一个人压抑了某一情绪的感知度时,其他情绪的感知度也会同样降低。那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强度降低了,正面情绪也会同样降低,就像钟摆一样,左右两边的摆动幅度总是一样的。


>> 我们不需要压抑它,而是要看清楚产生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身体的苦、心理的苦还是灵性层面的苦?如果是心理层面的苦,那让你痛苦的原因究竟是无助、无望,还是无价值感?


◆ 容与忍:放得下才能放下,能容就无须忍


>> 委屈真的能撑大一个人的胸怀吗?我不敢苟同,因为我在做个案的过程中,看到不少人虽然委屈了大半辈子,胸怀却没被撑大多少。


>> 孩童时代的委屈至今依然在内心发酵,这份委屈不仅没能撑大他的胸怀,反而转化为对外界的攻击。他难以跟强势的人相处,是因为面对这类人时,潜意识会把他对父亲的怨恨投射到这类人身上。由于内在压抑了太多愤怒,他才会一言不合就怒发冲冠。


>> 胸怀是否够大,与委屈未必有关,或者说,那些胸怀够大的人,他们根本不会感到委屈。


>> 之所以会感到委屈,是因为当事人的思想蓝图太过狭窄,容不下不同的观点和意料之外的事情。当事情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去发展,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去改变时,那种不得不接受的情绪就是委屈。


>> 一个胸怀足够大的人,哪来的委屈?而那些满肚子委屈的人,何来胸怀?


>> 汉语有个词叫“容忍”,虽然是一个词,却包含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思。“容”是一种空间概念,而“忍”是一种心理状态。心里放得下,叫能容;心里放不下,则要忍。因此,能容,就无须忍;如果要忍,则一定是容量不够。


>> 我想,“胸怀”和“委屈”也是这样一种关系。所谓委屈,其实就是因为心胸太窄,容不下一些人或事,但这些人或事却不随己愿地来了,所以只能忍,但忍起来又心不甘情不愿,于是积累了满肚子委屈。


>> 如何才能放下?前提是放得下。要放得下,内心的世界必须足够强大。


>> 委屈不仅无法撑大胸怀,还会伤身体。


>> 一个人长期感受委屈却不懂得发泄的话,通常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对外攻击,变成怨恨;另一种是对内攻击,让自己抑郁。


>> 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方法一:位置感知法。


>> 方法二:时间线——从未来看今天,以终为始。


>> 方法三:看到更大价值。


>> 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价值。有人丢了戒指,郁郁寡欢,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戒指的价值,却看不到健康的价值;有人因为伴侣不小心损坏了财物而加以责备,是因为他只看到了财物的价值,看不到夫妻情感的价值;父母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而指责孩子,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成绩的价值,看不到孩子心理健康的价值……这些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 当你感觉到委屈或者面对其他令你难过的负面情绪时,不妨试试这些超越的方法,也许你的胸怀不用去撑就会越来越宽广。我们不要指望一味地容忍负面情绪就能撑大一个人的胸怀,那样只会破坏你的关系,伤害你的身体。最好的方法是借这些情绪来自我察觉、修炼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柔软、顺应而随处自在。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0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