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正式考据(十九),阿江去楚地吕家,八径提花机辽东~
哎~~重新找图花了我20分钟。。。。凑合用吧。。。
在刺秦之事失败的消息传到边境时,王贲便二话不说, 将驻军北移,如钉子一般插在军都径, 至此,代王赵嘉想要与燕国联合,要么得翻越数千米的太行山,要么就得绕到数百里开外的飞狐径。

上图应该是对的。。。。。

燕王喜与太子丹父子抱头痛哭数日后, 燕王喜没有对自己的战斗力抱一点期待,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沿着渤海湾向辽东半岛撤退。
虽然辽东苦寒, 但是那里至少有阴山阻隔, 不像蓟都周围,连个高点的山坡都寻不得, 秦国打来, 妥妥就是送的。

有疑惑——有阴山阻隔?

搜了很多图,阴山貌似都是黄河那一横上面区域,而太行山走到北京附近,后面接着的山群貌似是燕山,其实燕国原来有太行山算是屏障吗?——如果守住军都径和飞狐径就是了。。。
然而这里原来是赵国的,现在是秦国的了,所以,他们去辽东半岛,是想躲哪里?长白山东面?忽然想到,闯关东是因为那里远离中原的战乱、川泽山林至少能吃饱?

“不是我看不起六国,合纵这事,从来就没成功过。”严江轻蔑一笑,随口解释道,“当年长平战后,邯郸被围,赵国生死一线,六国救赵合纵,虽然成攻打退秦国,但没有想过一鼓作气攻入秦国,魏楚转头便去灭掉卫国、鲁国,退兵而走。韩赵两国瘁不及防,被秦军反击,两军共十三万人被秦所灭,灰头土脸退回本国。”

魏楚去灭了卫鲁——都离齐国这么近,齐国是不想掐了吧。。。。要不然这得抢啊

他们顺路考察了魏国边境的外黄县,一路向西,终于来到楚国,第一站,便是单父县。
这里曾是先贤单卷所居之地,这位先贤让东方的部族发展壮大,人们便称他为单父,所居之地也以此为名。
尧帝曾经拜他为师,生来舜也想拜他为师,但由于舜继尧位中间可能有的龌龊,单父拒绝了舜的邀请,跑深山里不知所踪了
西?应该是东吧,阿江这次不是从大梁浪出来,被“送”去楚地?

反正中间这圈六国是打来打去,合纵又内讧。。。。
现在知道应该他们是从大梁一路向东走的

至于吕长姁想学的织造之术,严江给她画了几张建议提花机的图样,告诉她将这机器做出来,你织出的布就是王者,天下无敌
百度直接搜提花机。。。图片都找不出来。。。然后想了想B站搜——B站最牛逼,直接这种原理讲解都出来了——当然是我找了好些个视频感觉这个最实在

还有大花楼——算了,还是小花楼吧。。。。不要没事干一下子挑战难度。。。
织布其实就是拉好经线,然后纬线的单双分版交叉,梭子穿梭就行了——我爷爷是篾匠,无数次夏天坐看爷爷编蔑席,挨个的撸起单数的纬篾条,然后穿一根经篾条,用竹扁条敲紧,再挨个的撸起双数的纬篾条,重复。。。
我个人就觉得道理差不多吧。。。。
然后再说提花机,其实搜的时候也看到缂丝——最近又在重听大宋小吏,雁哥儿的母亲就是缂丝高手——雁哥儿自己也会缂丝。。。那时候就想搜下缂丝来着,今天就看了下
刺绣是在底布上用线做图,缂丝则是直接把织布变成织画——看了下缂丝过程,真的这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一小块一小块的缂出来,把画一笔一笔“织”出来啊。。。。不断的分经纬。。一小块一小块的分。。。这太考验耐心了
回到提花机,提花机其实个人觉得,是缂丝的简单版,这也是织出“花样布”,但是可重复的,缂丝是画画,提花机是。。。彩版印刷。。
这里分经纬的种类就还是能数的过来的,不像缂丝的分经纬是没有重复的。。。
还是用粗粗的蔑席来思考,本来是一次单数,一次双数,现在是一次变数,一次单数,一次变数,一次双数——不能都是变数的吧,那样布会有bug吧。。。。这只是我的想象。。。
再次百度图片,小花楼提花机的时候,就。。。天工开物啊。。。。牛逼。。。。

这就是四张机,看起来下面脚踏板就能控制8种经线拉起的“变数排列”,再加上花楼,排列组合的变数。。。。还是不费脑细胞了。。。。吧。。。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严江念出孟子的名言,轻笑道,“这世上,为乱者,从来就不是读书人啊。”
陛下皱眉,表示不赞同,苏秦唐雎信陵君都是反例。
“陛下你素来明鉴,却不妨想想,自古落草为乱起事者,有几是读书之人?……读书者皆是有恒产之人,必然会维护自身之利,所思所行,亦会三思而后行,无恒产者而不然,朝不保夕之命,舍又何妨?”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后世的诗句一针见血地讽刺着焚书之行,严江想着后世那些成功的反王们,真心没有一个是读书人出生。
。。。。。。。。说真的,这段也真是很透彻了。。。。我不想背房贷,而之前房价不高的时候也没有房产投资这个认知,等有的时候房产已经不是一般人能背的起的——倾父辈积蓄或遍借亲友之财而首付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总而言之,我是一个无恒产者。。。。
所以我上班,真的就是相对比较按感觉。。。。有理性的分析,但是自由度是真比较高。。。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我当老板招人,还是希望对方是个“有恒产”者——背负一些比较大的责任,比如养娃比如房贷QAQ。。。。

后世对吕雉有如此多的批评,但严江记得历史之前的记载里, 她的年轻时的所做所为堪称女子典范, 尽到了妻子的一切, 但后来的一切都可以说是生活所迫,逼不利己,称帝后,戚夫人的步步逼迫,便只能罪有应得,被废的太子不会有活命之机,自古夺嫡之争,不成则死,怨不得人。
……
“这……”吕雉姑娘思考了数息,终是微微摇头,“嫁人纵然威风又如何,那吴起何等人物,嫁他岂非好事,可一有大事一临身,他便杀妻以证忠义;还有赵王偃,宠妾灭妻,废长立幼;如此种种,不甚举也,阿雉便觉得,将此身若由我做主,方能算是圆满,否则,便如莆草弱柳,随风而起。”
她认真向严江拜了拜,平静道:“阿雉想学之术,便是能为自己做主之术。”
我喜欢九州作品的,就是这种逻辑强大——所有的历史表现,让人觉得只能用人性复杂来解释的,九州大大却都能从比较本质和底层的逻辑来解释——就如武老师,当人们都“被害妄想”的用“霸凌”“富人和高位者的钱权压迫”来解释几乎所有社会恶性事件时,武老师能够分析出本质
我从小就想要自由^_^,我也是想这种自己做主,而不是“不得不”

后世刘邦只在位八年,她以一女子之身,灭韩信彭越,节制一众功臣十五年,太史公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所行之法,文景两帝亦不敢改。
膜拜一下吕后!
阿江他告诉这女孩子,人性本为利己的,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所有人的共同的选择,只要明白这个目的,就可以用它来理解每一个人,每一个选择,为什么齐国那么富,税那么低,因为他们用高价盐向所有国家征税,你家一年买盐的钱,值十分之一的收成,因此这就是隐形的税收,普通人感觉不到这种直接的税收,接受了这种盘剥,于是便能让全天下都供养这齐国,由此而成天下最富之国。
这就是所谓的民不加赋而国足。
其实就是欺骗百姓用的。因为盐这东西,你可以选择不吃么?不行。
因此,你想自由,那么就有无数枷锁需要挣脱。
第一个,就是财务自由,达到这一点了,你就成功了第一步
是的,拿这个就能明白每个人最看重什么,自恋位是最显性的——每个人都需要自恋位,这是自尊心存在的基础——别说什么放下自尊才能赢——只是那人的自尊自恋跟你不在一条线上而已,有能力的人会努力挣的现实中的财富和权力,但那只是比较少的人,而且即便是他们,可能认可的自恋位并不是已经拥有的而痛苦——比如说那位貌美的高学历二代,她看重的就是原创力
有人能去克服自己的不愿去发传单或者陪酒桌什么的,那是因为这种换来的是他们最想获得的自恋位,而有些文人为风骨而清贫,因为他们最想要的自恋位是名声——每个人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是因为对自己的好处多于坏处——而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如果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理解别人,一定成为不了擅长沟通的人
而幻想体验位,情感位,这个也并不难观察出来

“面相一术,我亦知之,只是事不可去尽,术不可信尽,否则,富贵贫贱,皆会早尽。”
搜了下,是凡事留有余地的意思,合适的度啊,后面是偏重富贵早尽

在小心翼翼地翻山越岭,不敢有丝毫风吹草动大部队的潜行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李信千里奔袭,成功带着近三千士卒走出阴山,一路来到辽河附近。
而这时他发现,燕地子民正在渡过辽河的一条支流

首先,左下角北京,就是蓟,燕国沿着渤海湾,也就是辽西走廊去辽东,所以要过的应该是下辽河,然后王翦是跟着燕国后面走,而李信想去灭燕军主力,就得不惊动后头部队——交给王翦,所以他翻了。。。燕山?但这样翻出燕山也要走比燕军走的路更长才能到下辽河啊。。。
不过就这样吧,可能小点的图里看着出了燕山就是辽河了。。。
而且,是燕山,不是阴山。。。。
不纠结了

over~~
艾玛,提花机是二进制计算机的鼻祖。。。我觉得也是哎,这的确就是组合组合
可惜找不到好看的图来做封面
算了,找天工开物的图吧
。。。。
结果,我连大花楼提花机的图都找不到。。。。只有上图里的小花楼QAQ
不过封面也只能放下纬线部分。。。也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