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子结婚招谁了

2021-11-15 22:57 作者:申不晦  | 我要投稿

真子的婚姻着实占据了不少版面。主流意见有二,一是攻击真子的男友小室圭,一是替真子痛心疾首,感叹她瞎了眼睛。

日本人何以持有这些意见?他们何以持有如此强烈且负面的意见?

天皇为代表的皇室是日本的象征,象征就是代表,日本的象征就是日本的代表。因此,全体日本国民的潜意识中,都不免把自己放在天皇的位置上,而真子,就成了他们的女儿、姐姐或者孙女。眼看着亲人遇人不淑,表现得激烈一些似乎情有可原。

可看了一圈小室圭“劣行”,发现除了发型和西装颜色以外,主要就是其母的一些行为引发了“为了金钱或名望而试图入赘皇室“的猜想。

如果真子是皇子呢?如果真子要娶小室圭而不是嫁给他呢?把凯特和梅根当作参考系,我们可以合理猜想一下。

舆论还是会有杂音——除非对方是公主,否则只要没有贵族头衔,都难免有图财图名的嫌疑——但决不会像现在这样激烈到上街抗议的地步。


让我们把视线少移,看看巴基斯坦。

2011年,巴基斯坦农村中,四名女性随着节拍唱婚礼歌曲,一旁有两名男子跳舞。不久后,视频中唱歌的四名女性和在场的另一名年轻女性因”违背她们的荣誉“而被她们的男性亲属杀害。

这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荣誉处决”中比较骇人听闻但远非新鲜的一个例子。

男性亲属仅仅因为女性亲属“唱歌跳舞”,就痛下杀手。“亲属”两个字听起来无比讽刺,且突然变得难以理解——有血缘关系就是亲属吗?难道血缘关系中没有一丁点可以阻止惨剧发生的“爱”与“怜悯”吗?

把“亲属”的“亲”去掉,只看“属”,就容易理解了。在男性杀人犯的眼中,她们的女性亲属,只是属于他们的物品而已,顶多是稍微贵重的物品罢了。物品坏了、看得不顺眼了就丢掉,心里自然没有负担。


视频平台上,表现哥妹,父女亲情关系的视频十分红火,无论中外。这些视频有一个共同的套路:男性对年幼女性亲属的(过度)保护。保护是正面的说法,负面的说法叫“控制”。

想像一个度量男性权力的、区间0-1的坐标轴,短视频大概在0.5左右徘徊,而“荣誉处决”则妥妥占据了坐标轴右侧的端点。

不相信成年女性有决断、自我控制、分辨是非、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将其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多多少少将其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因此要把她以男性(以及将自己内化为男性附属物的女性)认为的合适价格卖给合适的买家。小室圭不幸就不是这样一个合适的买家——他的经济能力堪舆,有可能无法支撑真子,而真子则是一个“无法养活自己的花瓶”,如果这两口子生活得拮据,整个日本都会感到丢脸——那些抗议的民众们保持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态吧。真子的快乐与否才不是他们关心的。即便真子一直开心,抗议的民众大概也会认为那是强颜欢笑。这就是家长制的逻辑——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最后,良好的祝愿送给真子和小室圭。

真子结婚招谁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