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滚轮 1旋钮 单手键盘

某日,一位键友发来消息,问我他画的这个配列能不能做。
TAB和G做成大旋钮,旋钮下按实现案件功能。右上角两个竖着的2U做成鼠标上的那种滚轮。
做当然能做,只不过鼠标滚轮直接移植过来有点麻烦,所以推荐使用了松下的那款滚轮。
正要开始做,甲方爸爸又改变了想法,换了个配列……
照着上面那个配列,建模了一下。
然后甲方爸爸又改配列了……并且说打死不再改了……
后来建模发现,上一版配列用了好几个2.5U的键盘,可实际很难找到2.5U的键帽……所以,又微调了一下配列。(手动微笑)
至于那些非1U的字母键帽去哪里找,这个问题就交给任性的甲方爸爸吧,实在不行,就用无刻。
某日,一位键友发来消息,问我他画的这个配列能不能做。

TAB和G做成大旋钮,旋钮下按实现案件功能。右上角两个竖着的2U做成鼠标上的那种滚轮。

做当然能做,只不过鼠标滚轮直接移植过来有点麻烦,所以推荐使用了松下的那款滚轮。

正要开始做,甲方爸爸又改变了想法,换了个配列……

照着上面那个配列,建模了一下。

然后甲方爸爸又改配列了……并且说打死不再改了……

后来建模发现,上一版配列用了好几个2.5U的键盘,可实际很难找到2.5U的键帽……所以,又微调了一下配列。(手动微笑)
至于那些非1U的字母键帽去哪里找,这个问题就交给任性的甲方爸爸吧,实在不行,就用无刻。

反复确认了一下滚轮的方向和角度,横着?竖着?平的?斜的?

摆好元件,确认了真的不改了以后,再次开始建模……

中间省略一万字,把模型建好了。

结构这样的,懒得给材质了,大概看一下吧。下面是金属底壳,支撑一个内框,内框顶着金属定位板,定位板顶到上盖,然后底壳和上盖固定到一起。基本算是一个变种的三明治结构吧,上盖和底壳把中间的内框和定位板完全包起来了,所以严格来说,更像是馅饼?

上盖打印好,与切好的钢板放到一起。

买来崭新的轴体。

轴体装到定位板上。

元件都装上看看效果。
后面飞线什么的,跟之前操作都差不多了,就不放了。

关于松下EVQWGD001滚轮的针脚定义,好不容易在网上找到了,这里分享一下吧。
固件方面,使用QMK,支持VIA,参考@Stickerliu大神的帖子,使滚轮也可以通过VIA调整定义。
VIA调整滚轮功能的教程:https://www.zfrontier.com/app/flow/40jO8VlQlXno

四个滚轮的代码大概这样,格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一个旋钮的代码,没有开头的那个ELSE。剩下的就是修改序号了。后面的5,0 5,1之类的,是按键的编号,要与VIA的配置文件相同。

在http://www.keyboard-layout-editor.com上编辑VIA配置文件的是,要把旋钮也编上代码,只不过连线的时候不用接。

这样,在VIA中就可以设置旋钮的功能了。

测试一下按键,都红了,滚轮功能不算按键,所以没有红,但是会有声音提示旋钮功能被触发了。
由于定位板和底壳都使用了钢板,加上打印的外壳也比普通塑料外壳要重,所以完成后的整体重量还是比较客观的。
大概装上键帽,拍点完成图。









最后来一张露底图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