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MBA国家线预测——165分!
昨天晚上我们的MBA国家线预测直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了。
如果没看的同学也不用担心,我的店铺里现在已经可以看回放了,虽然整场直播时间一个小时,但我在前三十分钟内就已经将国家线的分析过程还有结果讲完了,最后半小时只是答疑时间。
张砺锋的免费课程店铺入口一:
张砺锋的免费课程店铺入口二:
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消息页面右下角“面试专攻”获取入口
不过今年是工作日,还是会有同学不方便从头看视频,我也在这里将我的整个预估模型用图文的方式简单描述一下。
不说废话,今年砺锋国家线预测结果如下:
MBA、MTA东部国家线:165分
参考2021年各专业分开划线:
MPA国家线:173分
MEM国家线:184分
此处MPA和MEM的国家线仅为代入去年国家线划分方式做参考,但过去两年分开划线方式均有不同(MEM前年比MBA高4分,去年高19分),所以参考价值没有MBA那么大。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于国家线预判的模型,从2019年底,我们就开始用这一套模型来进行国家线的预判,过往三年的战绩是两胜一负,也都是在网上公开的。实话说,肯定也有运气成分,但多少还是有些可取之处。
其实,分数线有点像“成交价”,背后制定分数线的就类似于“操盘手”。学校招生方相当于供应方,考生相当于需求方。
整个分数制定的流程,其实就是操盘手撮合成交的过程,他并不是想“为难”哪一方。他的目的就是帮助供应方的产品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全部卖给需求方,在这个卖的过程中不出现挤兑、哄抢(分数线过低全部进了复试)就是成功了。
当然,如果“成交价”定高了,门可罗雀没人进复试,这样也不行。
说到这里就很明白了,要预测国家线,关键就是分析供需关系——
院校多少招生名额?这是供
考生有多少人?这是需
实际来参加考试了多少人?这也是需
招生名额在考生中占比多少?这是判断供需关系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两步:
考生都考了多少分?
按照招生比例来招生,分数线要划到多少?
这六个数据里面,除了第1个数据可以通过院校官网直接查出来,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我们还是做到了。MBA+EMBA的招生人数,大约有5.8万以上。部分院校的招生名额不详,简章中没有,我们只能用前一年的拟录取名单来参考。
至于考生有多少人,这就麻烦了,因为这种数据只有教育部来官方公布了。近两年这个数据一直没有公布过,只能知道大约是二十万出头。考虑到今年的疫情以及非全考生们经济收入压力,我们还是保守一些,以20万来估算吧。
至于实际到考多少人,昨天我们的文章中也做了一些初步的统计分析,我们以75%来计算到考率。
在这38位同学中,坐在专门区分的阳性考场的同学有16位。剩余22位同学都是混坐。 混坐的22位同学,对应考场座位752个(有三位同学在60人大考场),到考人数536人,到考率71.2% 和上面阴性考生+考场不做区分的样本合并,得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结论——总的到考率就是69.1%。 我们可以认为,对于MBA/MEM/MPA专业而言,到考率为69.1%,不到70%。
复试等着你们的,公众号:张砺锋聊MBA
考生地域分布不均,长三角和珠三角比例过高,一些考生大省例如河南山东两湖四川的样本较少; 未对全日制和非全进行有效区分,毕竟全日制考生对考研这个事情看得会更重些,缺考率应该会低不少; 没有考虑疫情传播的区别,疫情少的省份缺考率也会低很多。我们此次收集的问卷,基本上是人员流动更大,疫情传播范围更广的一二线城市。但必须知道的是,大量三四线城市也有很多双非高校及教育考试院作为考点,承载了大量考生。 因此,我个人会倾向于将最终的69.1%进行上浮,大约75%的到考率可能会更接近真实情况。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复试等着你们的,公众号:张砺锋聊MBA
因此,我们的招生名额在实际考生中的占比就能得出最终的数字了——38.6%
下面就是最关键的两步了
MBA考生估分数据:
通过我们的估分问卷,收集了近3000份估分数据。虽然估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但样本量够高的情况下这种偏差也是可以抹平的。
到此,我们就可以按照38.6%这样一个百分位来看对应的分数是多少了
——172.5
但我知道大家肯定会质疑幸存者偏差——考的好的才会来估分,考的不好的都不敢来填问卷。
是的,我们也考虑到了,所以我们还做了一个附带的调研,统计出来有多少同学是考得太差了不好意思估分。
将这14.02%的低分考生“垫”在最后,然后再重新看38.6%百分位对应的分数(其实就是38.6%*1.14这个百分位),最后得到的分数是166。
考虑到每年MBA的分数线都是整数(这也是我为什么只分析MBA国家线的原因),我们最终得到的预估国家线是165分。
其实,整个模型中数据的获取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无法做到100%贴合真实情况,即使我们已经很努力地去让数据从人群、地域、背景履历等方面进行随机分布,但肯定还是会有失真的情况。但我相信,这应该是目前行业内,站在机构视角来说能做到的最好模型之一了。
我们也会不断精进,希望大家能过给我们这个模型未来的完善提供各种宝贵的建议!这也是砺锋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到最终分数线的形成:
管理类专业实际报名人数为预估,供需关系分析存在一定偏差
缺考率的样本存在偏差,75%的到考率有待商榷
今年改卷是否会放水?参考2020年
其他不好说,最后一点,等到公布分数后,我会结合大家分数的偏差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砺锋今年对于MBA国家线的预测结果及过程。详细介绍,还是欢迎大家移步我的直播回放。
可以通过公众号“张砺锋聊MBA”消息页面右下角“面试专攻”获取入口
关注张砺锋,职场老狗的视角给你聊考研学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