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无法像CUBA那样,为中国足球培养输送人才?
这些年,CUBA发展迅速,已经走出大批优秀的青年才俊,比如2022年选秀状元王岚嵚,在CBA南京同曦队打得风生水起,与另一位新星林葳组成后场双枪,帮助球队战绩不断拉升,被认为是中国男篮国家队未来的后场人选之一。
不止是王岚嵚,还有很多在CBA打出名堂的大学生球员,其中也不乏入选国家队的。比如广州队的祝铭震,吉林队的姜宇星,山西队的张宁,现效力于湾区翼龙队的朱松玮等等,都是大学生球员,且都具备很强的实力,有希望或已经入选国家队。再往前,国家队原主力小前李根、辽宁队主力中锋韩德君、锋卫摇摆人刘志轩等都是大学生球员。
为什么CUBA能为中国篮球培养输送大量优秀的篮球人才,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却在这方面难有作为呢?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发展严重滞后了。相比之下,近邻日韩在大学生足球开展方面早早走在了前面。日本韩国U18-U22国家队会有大量的大学生球员。韩国K联赛,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球员选秀。
中国足球要破解后备人才困境,必须要转变思路,把开展大学生足球联赛摆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试想,中国有3000多所高校,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即1000所,开展起大学生足球联赛,每只高校队伍有20名球员,那么中国也将拥有2万名左右18-22岁的有较高足球水平的年轻球员。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具备进入职业联赛,乃至国家队的实力的。而且,大力开展大学生足球,将会带动促进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届时,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匮乏的状况,将得到大大改善,中国足球的局面有望从此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