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次大战撅断两杆长槊,成就秦琼盖世威名:我用六十斤大铁枪,看谁能拦得住?

2022-09-11 19:24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古人的力量,不是我们敲键盘的人能想到的:大将们挺着将军肚骑在高头大马上抱着重兵器冲锋,人借马力马助人威,横扫千军如卷席并非纯属虚构。

用三五百斤的兵器,自然是演义小说的夸张,但是超一流猛将用几十斤上百斤的兵器,那可是在正史中确有记载的,比如“晚明最后一位猛将”刘綎用的一百二十斤镔铁大刀,在《明史》中就写得清清楚楚。

汉朝一斤大约折合现在二百五十克,典韦的百十斤铁戟,现在称量每支是二十斤;清朝一斤大约六百克,刘綎的大刀现在称量就是一百四十多斤;岳云的铁椎或铁椎枪,虽然跟典韦的铁戟字面斤两相同,但是却有现在的一百多斤。

典韦、岳云、刘綎的兵器重量,分别记载于《三国志·列传第十八》、《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和《明史·列传一百三十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一下,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来聊一聊大唐上柱国秦琼秦叔宝:他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是大唐开国第一悍将,可不像演义小说写得那样,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中只算中等偏下水平。

秦琼的勇悍,在史书中近乎传奇,那是一个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存在:“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负枪而进”是重枪名将惯用的冲锋姿势,后背和肩膀分担了手臂的压力,以保证交锋时膂力不亏。

大将负枪,说明枪很重,唐朝史官刘餗这样记载秦琼的大铁枪:“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

刘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右补阙,他说的迄今,应该是秦琼辞世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凌烟阁功臣段志玄的后人段成式还记载了秦琼的宝马:“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

胯下忽雷驳,背负大铁枪,秦琼在战场上就是一尊来如如风的杀神,而他所用的大铁枪几十人撅不断、拔不出,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在隋末唐初战争中被撅断的另外两杆长枪(马槊也是枪族兵器,马上所用,一般是长一丈八尺而非一丈零八寸,这在《释名·释兵》中有明确记载)。

古代的枪槊,以木杆和合成杆居多,这两种枪杆弹性极好,但是在陌刀、横刀大规模装备军队的情况下,损耗也比较大,被多次砍斫之后,往往会容易折断:陌刀和横刀至少在隋朝就已经装备部队,陌刀砍下,人马俱碎,枪杆也很难幸存。

大唐宿国公程咬金,在瓦岗军当内马军骠骑的时候,就曾撅断过一支:“行俨(裴仁基长子裴行俨,隋唐小说裴元庆的历史原型)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程咬金后更名程知节)救之,杀数人,(王)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

王世充的部将,用的可能是普通长槊,所以被程咬金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撅断,并手持断槊击杀追兵——他抱着裴行俨,自己的马槊肯定早就丢掉了。

罗贯中肯定看过两唐书,许褚撅断马超枪杆,或者取材于阎行用断矛差点打断马超的脖子,或者取材于程咬金用断槊杀敌。

这两件事都记载于史料之中,可见在冷兵器时代,矛槊木杆被撅断是很常见的事情,隋唐交替之际的一流悍将单雄信,也曾因枪杆折断而吃过大亏:“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至年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尝与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因为尉迟敬德拉折。”

段成式记载的尉迟敬德拉折寒骨白,在史料中也能找到相关记载:“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

秦王李世民带领的唐军,在东都洛阳城下与王世充的“大郑”军交战无数次,如果单雄信不是看在徐世勣的情面上放了李世民一马,尉迟敬德就是想“救驾”也来不及。

尉迟敬德擅长空手入白刃,撅断单雄信的枪杆只是常规操作——如果单雄信枪杆不断,两人公平对决,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单雄信的纯枣木杆寒骨白断了,秦琼的长枪却能保存百年之久并成为镇国之宝,这就是铁枪与木杆枪的区别。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一丈多长的铁枪,那得有多重?即使秦琼只是抱着他冲锋,战马也受不了吧?

这咱们就得从东汉末年刘熙所著《释名》和咱们学过的初中物理、几何来说起了。

古代马上用槊最长,为一丈八尺,车战用矛次之,为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一般枪矛为九尺——汉朝一尺为二十三公分,一丈长枪,也就是两米三左右,丈八马槊,也只有四米出头(4.14米)。

咱们不按最短的算,也不按最长的算,为了方便计算,把秦琼的长枪想象成为一根直径四厘米、长度三米的钢铁圆柱,这就好算了:半径乘半径乘派再乘长度,得出的体积是三千七百六十八(3768)立方厘米。

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吓人,但是除以一百万,就只相当于0.003768立方米了,每立方米钢铁重量是七千八百(7800)千克,这根钢铁圆柱体,只有不到三十(29.3904)千克,也就是不到六十斤,即使再翻一翻,也比刘綎的镔铁大刀轻二十多斤。

我们把祖冲之也请出来参与计算,才算出了秦琼的铁枪重量,以及他背负铁枪冲锋并斩将杀敌的可能性。

半壶老酒数学很差,物理也不精通,所以在计算上难免会有一些失误,所以最后还得请教读者诸君:史料中的古代猛将,手中兵器动辄数十斤、一百数十斤,这可能吗?即使他们只是抱着突刺,人可以勉强承受,高速奔跑的战马受得了吗?

有读者告诉半壶老酒:古代高级将领并不只配备一匹战马,他们有随从牵着空马以备主将在战场上更换,而且两军对冲,胜负只在一回合之间:凿穿并扰乱对方阵型,这场仗就算赢了,大战三百回合只存在于演义小说之间,正中的疆场厮杀,一个照面就决出了生死,根本就没有出第二招儿的机会,所以谁的兵器更长更重,就更容易杀敌自保,像单雄信那样被尉迟恭拉断枪杆,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秦王李世民逃掉了。


两次大战撅断两杆长槊,成就秦琼盖世威名:我用六十斤大铁枪,看谁能拦得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