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西平定宋、金壁画墓简报

2021-07-24 19:29 作者:考古快递  | 我要投稿

山西平定宋、金壁画墓简报

选自《文物》1995年05期,山西省考古硏究所、阳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定县文物管理所。

1991年11月底,平定县城关镇姜家沟村南砖厂在爆破取土时,炸毁2座古代砖室墓,因墓室内壁尚存彩绘人物壁画,遂派人赴现场清理,并在当地收集到另一座已毁墓葬的壁画残块30余件,以及部分仿木构件砖雕残块,可惜已不能复原墓葬全貌。

1994年4月中旬,平定县城关镇西关村北石坊叠山坡东侧,因建房挖土发现古代砖室墓一座,我们在清理此墓的同时,又在其近旁钻探发掘岀另一座同期墓葬(早年被毁)。两座墓皆有彩绘壁画。

现将这两次清理发掘工作的情况分别简报如下(图一)。

姜家沟村壁画墓

1.墓葬概况

姜家沟村紧依平定县城南侧,位于贯穿县城的嘉河与尚怡河交汇处的山塩,被毁的半座墓室残存于陡崖之上。

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72。,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图二)。

斜坡式墓道被晚期灰坑截断.存长2米许。连接墓门甬道的底部宽1・。2、距原地表深5.1米。墓门两侧有10层条砖平垒的矮墙,顶上有砖砌的照壁,宽同于墓道,高2.8米。

甬道为拱形单券顶,高。•98、宽0.6、进深0.5米。内有一道错缝平砌的封门砖墙。

墓室平面原为六角形,现存南、东南、东北、北面四壁。墓室直径2.46、穹隆形墓顶高2.86米。东南壁下部有坎墙,宽1.2、高().38米。东北壁与北壁下部.原有砖砌尸床。东北壁中部有砖雕直根窗,已被一晚期洞室墓打破(图三)。北壁正中砌作紧闭的格扇门,有门柱、门枕、上下门槛,门额雕饰3枚门簪,残宽0.58、高0-68米。

墓室内壁拐角处各砌一直角倚柱,柱体绘红、黄、白色图案。柱高1-16米处砌叠涩的普柏协,面上勾黑色如意不断头图案。其上托转角四铺作斗供1朵,无挑昂无耍头,遍施深红色,勾白色边框以装饰。再承撩檐杭,覆椽头,盖板瓦,收墓顶,通涂黄色,勾画杭匕的红色木理纹或椽头的红色方眼。棋眼壁内皆作两层彩绘,用红色画外廓,墨线勾形,填绘彩色的折枝花卉与四神图。

在穹隆形墓顶上,抹白一层很薄的灰浆层,其上满涂黑灰色,并绘白色圈状的星辰,个别星星间存有白色连线。

墓室底部的南侧仍保存原有的错缝平铺条砖地面,而墓底北侧是拆除砖砌尸床后的生土层。在打破此墓的晚期棺木中,发现1具男性尸骨。墓室内仅清理出8枚铜钱,皆已锈蚀不堪,可辨识的有“皇宋通宝”、“熙宁元宝”、“绍圣元宝”各1枚。余者皆不可辨。

2.墓室壁画

墓室砖壁上涂抹一层白灰浆泥,又因地下盐城泛出墙面,现存壁面尚清晰。画面以墨线勾勒形象,笔触流畅;再以彩色随形填染,技法娴熟。

东南壁绘乐舞图,画幅宽1.2,高0.78米(封二:2;图四)。

画面上方及两侧有青色帏帐,以红、白色条带束扎•帐前正面弧形排列7名奏乐女子,当中有2名女童相对作舞。人物面相丰满,颊妆胭脂,弯眉秀目,神情姣好。奏乐女子皆梳高髻,外罩纱罗盖头,额前系扎两撤展翅束带,立身着宽袖对襟长衫,或黄、或白、或红色;内着抹胸、窄袖衣及长裙,裙下露出绿色云形翘头鞋。左起第一人面前有一围幔方台,上置一云形梁座架,悬垂上下排列的条形片,器形与宋人陈曙《乐书》记载的“方响”相同。第二人手持长箫,第三人捧笙,第四人手托排箫,均正在吹奏。第五人怀抱琵琶,手操曲颈以弹拨。第六人手拿拍板,作击拍状。第七人手握双極敲击一架扁平的架鼓。前场起舞的2名女童,皆扎束两个小丫髻,身穿绿色对襟长衫,内系黄色长裙,着绿色翘头鞋。双手绞袖举于头侧,抬足趋步,侧身相向而舞。

东北壁原砖雕窗框的两侧壁上,残存零星财帛宝物等的画面。

北壁的砖離格扇门东侧壁上,绘一幅侍女图,宽0.24、高0.68米(封二:1)。

一女子侧身站立,面相圆润,头顶双侧束扁平的双丫髻,耳后作对称结鬟。身穿绿色交领宽袖长袍,束腰带,身躯下部漫海不清。双手端一长柄香炉。

供眼壁内绘有彩画,南壁绘展翅朱雀(图五),东南壁为花卉(图六),东北壁绘奔腾青龙(图七),北壁为玄武(图八)。

3.残画介绍

在砖厂取土的陡崖下,堆积很多墓砖残块。从中捡拾收集到一部分遗存壁画的残砖块,另有仿木构抄昂构件。经当地民工证实,为另一座已毁古代砖室墓的遗物,.经过比较,应与前述壁画墓同时期。可辨其中有持花、端壶、拥扇、奉盏的侍女童仆,宅内立屏、陈设等画迹,皆描画精美,可惜已不能复原其全貌。现择两幅经拼凑的不完整的画面介绍于下。

乐舞图 残存5块条砖(图九、一O)。

错落排列着5名奏乐男子及1名演舞男子。奏乐男子皆戴黑色展脚上翻模头,穿红色、青色圆领窄袖长袍,或着白色交领窄袖长袍;均在领口謎出白色交领内衣。左起第一入持隼集吹奏,第二人举拍板击奏,第三人拿横笛吹奏,第四人握極击鼓,第五人垂手作拍击状,所击乐器已不能辨认.演舞男子載瓜形展脚的黑色樸头,穿绿色圆领窄袖长砲,双手绞袖挙于头侧,扭躯拾足作舞蹈样。

财帛图 残存4块条砖(图一一)。

绘若干红、绿、黄、白色匹帛堆积,其上覆盖红色斜格间绘青花的的帛。帛堆后有成捆的钱币,右侧钱币串戒互相牵连,左端钱币申绳总束一扎。

西关村壁画墓

1-墓葬概况

西关村紧依平定县城西側,位于嘉河北岸二级台地。村北即石圪叠山坡东侧,是古墓葬区。在Ml墓道南端偏西3米处为M2。

M1

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76。,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图一二).

薑道为斜坡阶梯式,上开口在地表下1.7米处。墓道土壁,长4.6、宽1、深3.7米。有一弧顶的生土过洞与墓门相通,土洞高1.52、宽同于基道,进深0.28米。洞内以侧立条砖垒砌一道封门墙。

墓门砌作矩形顶,墓门外壁涂白灰泥后施染黑色。甬道高1.07、宽0.6、进深0.32米,内置一道侧立条砖墙。

墓室平面八角形,南北长3.22、东西宽3.26米。室内墓底与墓门甬道所铺条砖平齐,横宽1.1、进深0.74米。室内大部为方砖铺砌的“D3”形棺床,高0.48米。墓壁与棺床连接,其八角隅用砖砌作仿木立柱,涂红色,高0.88米。柱间八壁皆绘人物图画。上砌普柏紡一道,施卷曲不断头图案,柱间梱额涂黑色。柱头铺作为料口跳单下昂,托紡一道又上承一斗(有补间一斗)置撩檐紡,无椽无瓦,总高1・46米。斗拱刷白色勾黑边,供眼壁上有黑色边框,彩绘没骨折枝花卉。其上为叠涩条砖攒尖穹隆形墓顶,通高3.54米。遍抹白色灰浆,在四个方位处有若干红色的圆圈与连线。

墓内尸骨已被扰动,据发现此墓的村民反映,棺床上放置8堆骸骨,即东侧2堆、北侧2堆、西侧4堆,均已腐朽。棺床中部摆放5个小陶罐,内有腐蚀的谷物。有

墓室坐北朝南,方向190。(图一四)。墓在开启墓顶时纜落的1面铜镜,另捡到封顶方砖上有钻孔和残留铁条。在墓壁东南角的转角斗供上有1个白瓷碗,内有灯油燃尽的黑痕。

M2

墓室早年被毁,但墓葬结构尚存,也是砖砌单室基(图一三)。墓葬南侧被一条晚期冲沟打破,墓道已不存;墓室东北壁及墓顶大部亦无存.

室南壁辟有矩形顶甬道,高1.12、宽0.64、进深0.32米,内存部分封门砖。墓室平面八角形,南北长3、东西宽2.9米。墓底铺条砖,横宽0.66、入深0.68米。有方砖铺砌的“G2”形束腰座棺床,高0.4米。墓壁拐角砌立柱,涂红色,高0.9米,上砌普柏紡,绘卷曲不断头图案,柱间欄额涂黑色.柱头斗供形制同M1,遍涂红色勾画黑边,模眼壁内有白灰泥,但未发现绘画痕迹。残留少许叠涩穹隆形墓墓室东南壁与西南壁中部各砌方形窗据,窗两例璧面分别绘马厩与鞍具(图一五、一六)、牛栏与羊图・东堂与西璧正中各砌两原门,有门柱、门枕、门槛,门额上有两枚门讐,涂红色。东北壁不存,西北壁上绘一幅墓主人宴饮图.北壁处有损毁,其底部残留一壁為,进深0.62米,高、宽不详。墓内充満扰土,下部有1米厚的淤积土,清理出男女尸骨各2具。墓底出土陶縮、瓷俸、瓷枕、繪憐与红、黄色染就的砂石块等遗物。

2.墓室壁画

M1

墓内八面砖壁上皆绘人物,技法熟练,形象生动,保存完好,均高0.78、寛1.】2米。以白灰桨泥抹平作底,以景线勾勒形象,以红、黄、青、绿、H等色彩绘,

南壁:门吏图(图一七)。墓门两侧壁上各帕,扎系于脑后,面部圆阔,上唇及颊下有短须。身穿淡青色圆领窄袖长袍,胸前有团绣,腰束白色绦带,蹬黑勒靴。双手于身前握骨朵。右侧门吏面左站立,头裹黑色扎巾,面相威严,连腮须鷺。身着淡黄色圆领窄袖长袍,胸前及下摆皆有团绣,腰系黑带,佩一短匕,着乌皮靴。双手斜持骨朵。

东南壁:驼运图(彩色插页壹:1)。画面为一人牵一驼载物左行。人物侧身仰首,面相粗犷,深目高鼻厚唇。头顶卷檐青花毡帽,脑后拖一条发辫。身披白色宽大披风,露出膝下的青色束袴,足蹬黑勒靴。牵引一双峰骆驼。骆驼背负斜十字绑扎的青色团花大包袱,周身黄色皮毛,头部、颈下、腿部、驼峰处有赭红色长毛。

东壁:杂剧图(彩色插页贰:1)。画面共5人,其中4人化装演出,1人在旁伴奏。左起第一人头裹白巾,扎带前翘,眉眼间竖画一条墨痕。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襦,露红色内衣领,腰系黄带,下穿长袴,脚着便鞋。面向后,右手执竿,左手前指,作呵斥状。第二人正面,面相圆胖,光头上勒一条黑色额带,两侧翘起带花头,上唇装饰两撇浓黑胡须。身穿白色圆领窄袖短衫,扎腰带,着长袴、便鞋。右手握棒槌,左手伸食指,作戏耍样。第三人侧身面向前二人,身躯微躬,抱拳行礼。面相猥琐,眉眼间画竖黑线,嘴唇四周涂抹黑圈。头扎素巾,束带直立于头顶,穿淡青色窄袖长襦,系腰带,开襟处露出红色内衫,下着长袴,扎绑腿,蹬便鞋。第四人直立画面中央,面相庄重,头戴黑色硬脚幔头,穿红色圆领宽袖长袍,露白色内衣领、袖,系黑色腰带,脚着黑靴。双手捧笏于胸前。右侧一人戴黑色丫髻角樸头,穿淡青色圆领窄袖长袍,露红色内领,束腰带,着便鞋。站立于鼓后,神情专注,两眼直视,左手握双極。

此图所表现的为杂剧通常的滑稽化装表演,即捷讥正在插科引戏,副末于一旁戏谑打浑,副净被人取笑,装孤则一脸正经,却又忍俊不住的样子。

东北壁:尚宝图(彩色插页贰:2)。画面有4位女子和1名老翁。左侧领头的女子正面站立,身向右侧,左手伸出指点。头裹红色包髻巾,身穿白色交领窄袖上襦,肩披红色长帛带,腰系腹围、长裙,裙摆曳地掩足,露云头履。右手执一绿绦葵纹圆镜,返身招呼身后的人。随后3名女子装束与前同。其第一人侧身面左,裹白色头巾,穿绿色上襦,披白色帛带,系红色腹围、淡黄色长裙,身后垂有压裙环结。双手捧朱色圆奁盒。第二人正面后顾,裹淡黄色头巾,穿白色上襦,披帛带,系腹围,扎淡绿色长裙。手捧红色扎包。第三人趋身左行,裹红色头巾,穿白色上襦,披长帛,腰系淡红色腹围,淡黄色长裙。右手置于胸前,左手提绿色扎包。紧随其后有一老翁,长髯,戴黑色无脚毡帽,穿白色宽袖长袍,束黑色腰带、蹬黑色便鞋。侧面于胸前抱一红色包袱。

北壁:内宅图(图一八)。一张垂帐床榻占据了整个画面,两侧各有一名侍仆。垂帐最上部为红色半团花图案的帐沿,内垂打褶的青色帏帛,两幅饰红色涡纹的白幔帐从中间分开,斜束于两侧。幔帐间悬挂一红白两色的绣球。床榻前的床帏式样、花纹与幔帐同,床后墙围上绘三幅没骨花草。左侧恭立一女子,裹淡红色包髻巾,穿红色交领上襦,披白色帛带,束白色腹围,淡青色长裙,裙摆曳地,双手拱于胸前。右侧站立一男子,头顶髡发,梳一条下垂的发辩,穿绿色圆领长袍,系黑带,蹬黑勒靴,肩臂上各搭一条白色巾帕,双手合拳拱握胸前。

西北壁:尚物图(封三:1)。画面绘4名男子,手中皆持物。右侧一吏正面站立,回首微向左侧,面相宽圆,上唇留胡须,两鬓及下颊有三嫔长髯,头戴黑色硬脚樸头,穿赭色圆领窄袖长袍,袍下摆束于腰间,露岀淡青色长衫,白色袴,足穿麻网便鞋,双手握骨朵。随后站立的2名男子正在互相交谈,右侧一人正面站立,戴黑色软脚幔头,穿淡青色圆领窄袖长袍,束白色腰带,蹬乌皮靴,双手托一赭色扎包。左侧的人背身站立,戴黑色软脚幔头,穿淡绿色上襦,着白色长裤、便鞋,腰间围系赭色腹围,怀抱一束颈的盖瓶。画面左侧站立一老翁,戴黑色丫髻高帽,须髯连腮,穿黄色圆领窄袖长袍,腰间束带处又有青色织绦,着緒色沿的黑物靴。左手提一篮,右手拎一包。

西壁:进奉图(封三:2)。画面共4人。右侧一吏正面扭身向后,戴黑色软脚幔头,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露出赭色内衣领和下摆,系黑带,着淡青色长袴、赭色边饰的黑物靴。左手提长袍下摆,右手向身后作催促状。随后的3人中有2人共提一环扣斗形箱,箱内置5瓶酒和1件什物。前者左手提箱,背身前行却又扭头与一旁的捧盘人交谈,后者右手提箱。两人穿着相仿,戴黑色无脚帽,穿淡青色或绿色圆领上襦,袖管高挽,腰系绿色或赭色腹围,着白色长袴、便鞋。捧盘者头顶青色花帕,疏发披肩,手捧一葵口圆盘,盘内置6个小罐,穿淡青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黑带。

西南壁:马廐图(彩色插页壹:2)。画面右侧有一副搁在木架上的鞍具。1人背身走入马厩,戴黑色无脚毡帽,穿白色圆领上衣,挽袖口,腰围绿色腹围,着白色绑腿袴,蹬便鞋。右手提木桶,左手拿草叉。画面中部有一黄色长条状斗形马食槽,马槽右端站立1人,亦戴黑色无脚毡帽,穿淡青色圆领衣,挽袖口,腰系绿色腹围,下身被马槽挡住,仍可见白色长袴,便鞋。右手执水舀,左手提罐,扭头向右。画面左侧有淡青色、淡黄色马各1匹,分别拴在2根赭色木柱的吊环上,皆低头于面前的马槽中食草。

M2

墓内砖壁因水浸土淤,白灰泥壁面漫泄剥蚀,壁画形象斑驳难识。

西北壁:宴饮图(图一九、二0)。画面高0.78、宽1.02米。绘一对夫妇分坐于黑色曲背椅上,面前长桌上放果盘和盏,桌前置2个酒瓶。画右侧一男侧身向左,留胡须,穿黑色交领宽袖袍,左侧一男仆面右站立,疏发披肩,穿圆领窄袖长袍,束腰带,手中捧盏。右侧一男仆面左站立,穿红色袍服,束腰带。桌后左侧妇人正面坐,眉目清秀,穿白色对襟长衫,内着抹胸,左手于胸前向一旁作指点状。其左侧有4名侍女。位于前面的为1名小童,面右站立,侧身微躬,双手交于腹前,作聆听样。后面3名侍女,皆束高髻,穿交领窄袖上襦,系腹围,长裙掩足。左边一人手捧圆盒,第二人手端何物不详,第三人抱一瓶。

3.随葬器物

Ml

陶罐5件。大小略有不同。微侈口,圆唇,束颈,鼓肩收腹,小平底。口径7.6、高8.6厘米(图二一:1)。

瓷碗1件。广侈口,斜弧腹,平底圈足。白釉白胎。口径20.5、高7厘米(图二一:2)。

铜镜1件。圆形镜,宽平缘,桥纽圆座,内区纹饰为波浪及海仙灵兽。外区有一周铭文:“青盖作竞自有纪,辟去不羊宜古市,长保二亲利孙子,为吏高官寿命久。”外缘上刻划“官丘”2字,直径9、厚0.5厘米(图二二)。

M2

陶罐5件。大小略有不同。侈口圆唇,束颈,鼓肩收腹,小平底。口径8、高9.6厘米(图二三、二五:3)。

瓷钵3件。大小略有不同。直口微敛,尖圆唇,腹壁微鼓,平底矮圈足。白釉白胎。口径8.6、高7.6厘米(图二四、二五:2)。

瓷枕2件。椭圆形,前低后高,枕面微凹。一件为黑褐釉牡丹卷叶纹枕,长25、寛19、高14厘米(图二六)。一件为豆绿釉荷花卷草纹枕,长27、宽21、高16厘米(图二五:1;二七)。

铜镜1件。有柄,为手柄鸳鸯飞雁纹镜。镜身为八曲葵形边,纹饰为池塘水波、荷花莲叶,一对鸳鸯游嬉,一双大雁飞翔。素缘上刻划:“验记□口”。长条形手柄上饰荷花莲叶纹。镜身直径10.5,手柄长8.8、宽1.8厘米(图二八)。

结 语

此次清理的砖室壁画墓,都没有发现纪年资料。根据墓葬形制、仿木构砖雕,壁画人物服饰与风格,参照对比晋中地区岀土的同期墓葬的资料,可判定姜家沟砖室壁画墓的年代为北宋时期;西关村砖室壁画墓中还岀土随葬器物,综合判断其时代当为金代。

姜家沟宋墓壁画“乐舞图”绘制精美,其壁画已揭取,今存于平定县文管所。

西关村金墓所在处应是当地豪绅的葬地。其中Ml为迁葬,以“杂剧图”为代表的墓室壁画保存完整,描画细腻,生动传神。其基室已就地保存。

参加工作的还有邓林秀、王传勋、郗成民、刘象琦。

执笔:商彤流 袁盛慧

摄影:李舍元 李建生

绘图:商彤流

(责任编群:张小舟)

山西平定宋、金壁画墓简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