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所谓的越服运动完全靠臆造吗?



越南所谓的越服运动完全靠臆造吗?私以为只对了一半,确实有很多是靠复制的中国服饰脑补,但也有并非脑补的东西在里面。

关于越南服饰考据复原参考资料方面的问题
一、元 · 陈鉴如《竹林大士出山图全图》纸本水墨 白描手卷 纵28厘米 横31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陈鉴如(生卒年不详)居杭州,精于写貌,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当作竹林大士出山图卷。竹林大士出山图全图绘的是竹林大士修成后,从武林洞出游邻国占城,国王得知后出来迎接的情景。元代安南国王陈昑40岁时悟佛,舍位出家,入武林洞修行,号竹林大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这张图也是现存最早的也许能反映越南服饰的绘画了,不过越南人搞的越服提到这个历史时间段并没有完全复刻这张图的场景,而是尽量复制中国宋明时期的官员或皇帝常服。就算单靠这张图复原服饰,缺少越南本土出土文物的情况下,照着抄中国的出土文物那么也是不够严谨的。







《竹林大士出山图全图》局部



二、比较出名的是明代仇英绘制的慕古画《职贡图》,反映的是宋时期的周边国家或者少数民族进贡的画面,里面有描述安南国特征。
依次描绘十一支朝贡队伍:九溪十八洞主、汉儿、渤海、契丹国、昆仑国、女王国、三佛齐、吐蕃、安南贺、西夏国、朝鲜国。卷后有文徵明、张大千、吴湖帆、张乃燕跋。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场景壮观,冈峦宛转,陂陀起伏,松柏掩映,藤萝飘拂,云烟浮动,流泉映带,殊方异域之物、形形色色之相,令人目不暇接。人物之勾勒、鞍马之描绘、树石之布置、云水之点缀,或运笔简古,或刻画细腻;赋色则以青绿为主,间以五彩,清古冶艳,堪称仇英的精工之作。
由于此图出现了很多今天看来传说中虚构的国家,人物细节刻画主要是靠临摹古画以及画家自己的想象,所以并不能完全反映现实情况。


仇英《职贡图》局部

三、《皇清职贡图》(清乾隆年武英殿刻嘉庆十年(1805年)增补本),古籍文物,现馆藏于故宫博物院。由清傅恒、董诰等纂,门庆安等绘。9卷,半页8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框20.6×14.9cm。
里面有描绘乾隆时期当时的越南服饰局部情况,应该算越南人可以模仿的古画中与上述图片比起来比较写实的。






值得一提的是《职贡图》这一题材自古有之,是描绘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贡使形象的纪实性图画纪实性图画。这些图像一半是根据当时各种异域来朝的实际景象,一半则是沿袭历代各种职贡图的内容,把留存在历史中的知识、记忆和想象,掺入看似写实的绘画作品 。职贡,意为尽职纳贡,系指古代各国以及国内的少数民族首领向中原皇帝尽职纳贡的一种活动,以表示屈从或结盟。所以这种半真半假的服饰描绘并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当年的他乡真实情况。

四、重点来了,越南百分百复原没什么问题的应该只剩下阮朝服饰,不仅有现存文物,还留下大量黑白照片。


综上所述,越南今天复原的所谓越服,只有后黎朝,西山朝部分时间段(相当于中国的清乾隆中后期的十几二十年)稍微靠谱一丢丢。复刻阮朝中后期的服饰是没什么问题的。(相当于中国近代的晚清至民国这个期间的服饰)我截图的这则视频里面列举的也不都是臆造的货,有些越南本来就有,是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结果。
至于今天我们熟悉的越南服饰为什么是我们印象中认为的下图这个样子,很大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上世纪中叶越南去汉字运动等一系列做法。


私认为下列截图中的台湾网友发的越南阮朝服饰图片是符合史实的,没什么不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别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我们要的是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自大。
我国文物众多,跟韩国,跟越南都可以理直气壮拿出我们的依据,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