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性价比和专业性我都要!影视动画与数媒专业电脑选购指南

2019-08-30 13:47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作者 / Gavin Foo
编辑 / 野草


动画、数字媒体、影视后期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你们有福了。这一篇推送把大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全都梳理一遍,绝对是一篇硬货文章。作者Gavin自身也是数媒专业出身,也已在这个行业多年,担任制片人和导演。他喜欢研究软硬件技术,所以学术趴特此邀请他完成了这个重磅专题。读完之后要比简单的配置推荐更有收获!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2019级的新生同学们即将开始崭新的生活,并且面临电脑选购的问题。应动画学术趴的邀请,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下电脑选购的基础知识、注意事项,以及2019年8月份的推荐配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年级的在校生、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也都可以留存这篇推送。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虽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但好产品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产品若不尽如人意我就会批评。想看推荐配置单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文章的第五部分。各种价位都有,满足动画、影视后期等使用功能。超实用,超实用!

(一)预算与规划

首先,必然就是确认预算了!个人电脑产品竞争激烈,价格相对公开透明。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同样配置的电脑,售价明显偏低的话,我们就应该小心厂家是否用料劣质、暗藏语言技巧。当然,我们也要同时关注日后的售后保修服务是否完善。

其次,各位同学在选购电脑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并确定重点,根据预算量入而出。

针对学习影视领域相关专业的大一新生,我个人不建议先买低配廉价电脑——这可能会导致用了不到一年之后由于完全无法升级只得换新的购买方案。当然,也大可不必一次到位,只需要做到留足充分的扩展升级空间,在未来的学习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升级或者增加配件。这样就不会浪费啦。


(二)操作系统与用途

接下来,要确认自己将要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

通常来说,我比较推荐从事视频剪辑、影视合成、音频编辑、现场演出等工作的同学优先考虑使用macOS

而侧重于游戏电竞等娱乐项目或者基于UE等渲染引擎制作动画的同学,则应该优先考虑Windows。做三维动画的话,Windows的三维渲染器和插件还是更多一些。


这里补充解释一下为何推荐像我这样的“影视民工”们使用macOS,以及为何苹果电脑更稳定

(1)macOS 是基于Unix内核的图形化操作系统,它在内存资源管理、开发环境、权限管理等层面都进行过深度优化,所以大型软件通常不会出现内存溢出、崩溃、死机等情况。因此,苹果电脑即使数月没有关机或重启,也依旧可以保持稳定。

(2)不同于Windows,macOS理论上只能安装在苹果自己生产的电脑上(“黑苹果”除外啦),因此硬件搭配会经过深度的稳定性测试,再加上各大软件都会对其进行独家优化,所以稳定性高——这就类似于同样的游戏有可能在Windows上可能会有更好的画质,但在PS4上一定是最稳定的。

(3)macOS上游戏很少,这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买前生产力,买后跳基地”的悲剧发生。还是拿电脑好好学点儿本领吧~
(4)AirDrop!AirDrop!AirDrop!多设备联动真的是极大提高生产力。(如果你同时具有多台苹果设备的话)

(5)系统每年免费更新,但操作习惯十年如一日!不像Windows一更新就改得天翻地覆,也不会突然就强迫你更新系统瞬间重启。

(6)2019年9月即将发布的macOS Catalina系统可以投屏至iPad,结合Apple Pencil完成绘图工作。

(7)Apple ProRes 是专业后期制作领域最受欢迎的编解码器。它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多码流实时编辑性能,在保持高压缩率的情况下依旧拥有卓越的图像质量。连高达70万的顶尖摄影机 Arri Alexa 也在使用 ProRes 4444 格式进行存储。而 ProRes 422 HQ 更是成为业界标准的交付格式。当然 ProRes这一系列编码只在 macOS 中可以直接渲染输出。(Windows 目前还需要破解或者安装插件)


(三)电脑类型的选择

1)笔记本 + eGPU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迫不及待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技术:雷电3 (Thunderbolt™3)

得益于雷电3接口高达40Gb/s的速率,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功能现在都能轻而易举地实现,比如eGPU(外置显卡扩展坞)。一台拥有雷电3接口的旧电脑,在使用数年后,只需要扩展一个eGPU便可瞬间让笔记本的电脑多续命好几年。最后还可以通过更新外置显卡再次续命!这可真的是亦可赛艇!


目前各大厂家也在纷纷推荐这种方案:出门就是一台轻薄的办公笔记本,回家连上一根线就是强大的渲染工作站。只用一条线,既把电也充了,也连接了显示器等外设,连文件和系统都没有变化。( 无论是外出还是在家中,所有的文件和软件的操作习惯都不会发生改变)

有一点需要注意,macOS 新版只支持内部为 AMD 显卡的外置显卡盒,你可以选择使用 Apple 和 BMD 联合推出的 Blackmagic eGPU 外置显卡(上方图一),也可以自行购买雷电三显卡转接盒与 AMD 显卡进行组装。例如, AKiTiO 推出的Node-Pro就是转接盒的其中一种。

附上苹果官方介绍文档: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08544


2)标准台式机

标准台式机的优点是:可扩展性强,散热优良。

计算机的硬件损坏,大都是由于散热不足引起的。核心部件在大量运算时可能产生高达100℃的温度,如果散热跟不上,各个部件的主板就会产生变形与快速老化从而导致损坏。

另外台式机空间较大、可以做各种炫酷水冷 R! G! B!

3)ITX台式机

标准主板尺寸叫做ATX;而这里介绍的ITX,是一种尺寸只有17cmx17cm的主板类型。

ITX台式机既能保证良好的散热,又能很好地控制机箱尺寸,因此它小巧可爱,便于放在桌子上。Oh再一次用 R! G! B!晃瞎自己,你一定是宿舍里最亮的仔!

当然,小尺寸的缺点就是扩展性会相对差一些,通常只能连接一块显卡。

知名科技博主Bitwit和中国的ITX代表作追风者217机箱
机械大师小方糖机箱

4)迷你主机

Intel自己推出的一种迷你准主机NUC系列(不包含内存和硬盘)。它们高度集成,通常没有任何扩展空间。虽然只有手掌大,但性能依旧不差。还配有标准挂件,可以直接挂在某些显示器后面。

NUC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两个版本,比较适合基础办公使用。

英特尔NUC8i7BEH6豆子峡谷内置第八代酷睿 i7-8559U
英特尔哈迪斯冥王峡谷酷睿i7-8809G独立显卡NUC8i7HVK6

5)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的首要优点就是可以移动使用。但通常由于结构紧凑、散热效率有限,长时间进行高负荷运算的时候会发生降频的情况,因此可能会出现越渲染越来越慢的情况。并且长时间大量运算也会导致热量聚集,加速硬件的老化。

另外这里要强调一个很多同学搞错的点,那就是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的区别。

集成显卡指的是在CPU中的图形运算单元,其特点基本能满足一些日常应用,但性能一般,发热量和耗电量相对于独立显卡来说较低。

独立显卡的性能强劲、发热量和功耗也会比较高。在3D性能方面独立显卡要优于集成显卡。

有独立显卡的笔记本通常会根据需求自动切换显卡以平衡省电和性能之前的需求。

如上图所示,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5图形处理器名称中有Intel,这就是典型的集成显卡。而Radeon Pro 560X图形处理器,配备4GB GDDR5显存,Radeon就是典型的AMD独立显卡。除此之外还有类似“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OC Ready)”的英伟达独立显卡。之前接触过很多同学误认为655>560所以前者性能要好,但其实后者的综合性能要远高于前者。这也是部分商家容易忽悠人的地方,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四)硬件简介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环境与软件来确定不同硬件的配置。

某些软件在渲染的时候主要使用CPU计算,比如Premiere、After Effects、Cinema4D等。这就需要我们选购睿频高、线程多的CPU。

而像是Davinci、Octane Render渲染器、Adobe实时预览水银加速、Element 3D等则需要大量的GPU运算

因此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决定,是拼装一台性能平衡但中庸些的水桶机呢,还是来一台某方面特别优秀的长板机呢。当然真有条件的话,装个各方面都突出的旗舰机是最理想的啦。

1)CPU介绍


CPU厂商主要分为IntelAMD两家。后者的产品,近年来有些后来居上的势头。

CPU 挑选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几个参数:默频(基础频率)、睿频(MAX频率)和线程数量。

举个通俗的例子吧。如果我们把CPU比作后厨,那么:

有几个线程,就是有几个灶台,也即可以“同时”放锅的数量。核心数,相当于厨师数量,也就是真正炒菜的人。

4核心4线程,四个厨师四个灶台,每个厨师负责一个灶台,这没啥好说的。

4核心8线程,四个厨师八个灶台,一个厨师负责两个灶台。不过,厨师没有分身术,厨师A在1号灶台炒菜的时候他就没法同时处理2号灶台。这叫超线程(Hyperthread)。但是此时小工就可以提前把菜都切好放在锅里等厨师过来。

主频就是每个厨师每秒可以做多少动作。通常主频越高干活越快。平时厨师以默频炒菜以节省体力消耗,忙的时候厨师会提升到睿频速度,但是一旦厨房过热厨师就会“中暑”,导致速度大幅度下降,所以需要更好的空调散热。

不过有的厨师是老手了,10个动作就可以办完一件事;有的厨师效率低,同样一件事要30个动作才能完成。这就是指令集不同,就像手机 CPU 和 PC CPU 的区别。

目前来说最佳性价比推荐就是Intel i5 9400F(无核显,6核6线程、默频 2.9Ghz,但睿频达4.1Ghz)以及AMD Ryzen7 3600(6核12线程、默频 3.8Ghz,睿频4.6Ghz)。如果不考虑游戏性能,只关心建模、剪辑、影视特效等任务时,线程越多越好,因此目前中低端可以优先考虑AMD。嗯!AMD YES!

AMD CEO苏博士
AMD 线程撕裂者2990WX 3.0Ghz主频 32核64线程


入门级

Intel型号:赛扬G4900,奔腾5400

AMD型号:速龙200GE

中低端

Intel型号:酷睿i3-8100、i3-9100F(建议如果独显装机,首选i3-9100F性价比更高)

AMD型号:锐龙R3-2200G、R3-3200G

中端主流

如果做剪辑类的工作,这里是起点

Intel型号:酷睿 i5-8400、i5-8500、i5-9400F、i5-9500、i5 9600K(建议如果独立显卡装机,i5-8400/8500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了,i5-9400F性价比更高)

AMD型号:锐龙R5-2400G、R5-2600、R5-2600X、R5-3600、R5 -3600X(锐龙R3-3200G、锐龙R5-3400G即将发布,用作替代R3-2200G和R5-2400G)

高端级别

想进行流畅的后期工作,这里是起点

Intel型号:酷睿i7-8700、i7-8700K、i7-9700/F、i7-9700K/F、i9-9900K/F

AMD型号:锐龙R7-2700、R7-2700X、R7-3700X、R7-3800X、R9-3900X

注意:以买新不买旧的原则,Intel首选九代处理器,例如i3-9100F、i5-9400F、i7-9700K 等等,AMD首选锐龙三代处理器,例如R5-3600、R5-3600X、R5-3700X 等。


2)GPU 介绍

GPU核心主要分为刀法精准的绿厂NVIDIA和逆袭红厂AMD

与CPU不同的是:显卡除了公版之外,其余都是由第三方厂商采购核心后推出的自有品牌显卡。知名一线显卡厂商有台湾的华硕、技嘉、微星,香港的影驰、索泰、蓝宝石等。

显卡的挑选相对简单,一个是关心核心型号,另一个就是关心显存容量和速率(DDR5、DDR6等)。关于显存,简单来说的话,容量越大,那么复杂场景 GPU渲染性能越好。大家可以看看由“秋刀鱼半藏”制作的显卡天梯图进行对比。


每一代显卡的最佳性价比选择可以参考NVIDIA的60“真香”系列,比如GTX 1060、GTX 1066、RTX 2060等。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刚刚发布的AMD Radeon RX 5700 XT 8G GDDR6这张显卡价格可真香!嗯!AMD YES!不过考虑到很多软件(如Windows版Adobe实时预览的水银加速)和游戏目前只针对NVIDIA进行过优化,所以显卡这里请各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核心。

低端显卡

NVIDIA:GT1030

AMD :RX550

适合LOL、CF等一般游戏。一般这类显卡不建议配,不如直接上AMD的 CPU,核显性能和这款独立显卡相差无几。

入门显卡

想要做剪辑类的工作,这里是起点

NVIDIA:GTX1050、GTX1050Ti、GTX1650AMD :RX560、RX-560XT、RX580-2048SP

适合多数一般的主流3D游戏,1080P分辨率中等画质吃鸡。

中端显卡

想进行流畅的后期工作,这里是起点

NVIDIA:GTX1660、GTX1660Ti、RTX2060Super;

AMD :RX590、VEGA56、RX5700

高端显卡

NVIDIA:RTX2070Super、RTX2080Super、RTX2080Ti 、Titan-RTX;

AMD :VEGA64、RX5700XT、Radeon VII


3)内存

内存是软件和CPU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一线厂商主要就是金士顿、三星等。内存主要需要注意接口协议、频率和容量

1660、2666、3200这些数值都是指内存频率,内存频率越高速率越快。笔记本内存频率相对会低一些,当然价格也较高。目前台式机DDR4 2666 8G的性价比比较高。

内存接口协议分为即将被淘汰的DDR3和目前主流的DDR4,并且内存区分为笔记本和台式机两个版本,他们之间互不相容哦:

Kingston 骇客神条DDR3 1600 8GB 台式机版本
Kingston 骇客神条DDR4 3200 8GB 台式机版本
Kingston 骇客神条DDR4 2666 8GB 笔记本版本
右上角为主板上的内存插槽

目前主流的内存插槽都是双通道的,因此在购买内存时尽量成双成对购买完全相同的型号,并且插入时一定要分别插入在两个通道上才能发挥最佳性能。注意如上图,要同时插灰色或黑色。不同型号的才能一黑一灰的插入

通常来说4K剪辑推荐32GB以上的内存,因此我们在购买时可以先购买两条8G的内存,在将来需要的时候再购买同型号同频率同容量的内存。这里要注意,有的主板有八条插槽,有的则只有两条哦。

在选购内存的时候,要也要注意主板支持的内存类型,DDR3与DDR4的内存条在主板上的卡槽是不通用的。


4)硬盘

硬盘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是近年来提升最大,并且最影响使用速度的重要配件。硬盘的读取速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使用体验——如果只是CPU特别快,其它部分跟不上的话,数据也只能卡在半路堵车。

硬盘分为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简称SSD)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

提一句,有的同学总把内存和硬盘(内部存储)给搞混。硬盘才是真正存储文件的地方,比如 256GB 的 iPhone X,它的内存是3GB,内部存储空间是256GB。

机械硬盘又分为3.5寸台式机机械硬盘和2.5寸笔记本机械硬盘。影响机械硬盘速度的主要变量就是转速单盘容量,笔记本硬盘通常只有5400 转,速度普遍为 80MB/s 左右。而台式机硬盘少则5400-7200转,多则可以上万转,通常速度在120-200MB/s之间。

机械硬盘缺点明显:速率慢、怕抖动、随机速写极慢。优点是廉价,目前4TB的台式机硬盘售价只有¥540。这里提一句其实移动机械硬盘其实就是一个外置的笔记本硬盘而已。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原理不同,你可以粗略地认为它是一个容量大、速率高的 U盘,目前主流SSD的速率少则500MB/s,多则可达3500MB/s!这可比机械硬盘不知高到哪里去了!SSD 的优点就是速率快、无机械结构防震抗抖、随机读写快。缺点就是相对较贵,而且如果出现静电,有可能导致数据全部丢失。


SSD硬盘的形态大致分为三种:

① 2.5寸 SATA SSD

读取速度一般最高500MB/s


② M.2接口 SATA协议SSD读取速度一般最高550MB/s(需主板支持 M.2接口)


③ M.2接口 NVMe协议SSD读取速度最高可达 3400MB/s(需主板支持M.2 NVMe接口)


因此不难发现,M.2这个接口上的硬盘速率有可能相差甚远,所以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商家偷换概念!主流的固态硬盘推荐如下品牌:Intel、三星(Apple所有设备采用的就是三星的固态颗粒)、西部数据。我们可以选择用SSD安装系统和软件,然后配合大容量机械硬盘存储海量的视频素材和文件。

另外这里做一个小科普:西部数据先后收购了昱科(HGST)、闪迪(SanDisk)等品牌,所以西部数据和闪迪现在的产品仅仅就是换了个皮肤而已。而希捷收购了东芝数据、莱斯(LaCie)、三星Momentus系列等品牌。


5)显示器推荐

显示器主要看三点:尺寸、分辨率和色准。

对于“影视民工”们,我只推荐一个系列的显示器:Dell U。作为知名的买显示器支架送显示器厂商,Dell显示器在业内口碑也很好,物美价廉、做工优良、接口丰富、颜色准确。


如果确实有条件,个人推荐使用两台24寸1080P的显示器,或一台27寸4K的显示器。具体推荐型号是DELL U2417H 23.8英寸显示器(与新款屏幕素质相同,但却比新款的拥有更丰富的输入接口)、DELL U2718Q 27英寸4K显示器。

6)鼠标推荐

鼠标选择众多,这里我就只推荐一款鼠标:罗技MX Master 2S。握持感优秀、感应灵敏,支持蓝牙和优联模块,可以连接三台设备,配合软件可以在多台电脑之间无缝拖拽,还有几个快捷按钮,位置和形状都恰到好处!

7)路由器推荐

路由器这里我也只推荐一个系列:华硕AC系列。随着百兆网的普及,再加上现在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路由器的总带宽和稳定性一定要达标。有些品牌的廉价路由器,经常在只有一台无线设备连接速度超百兆的时候就会发生卡顿死机,就更不要说如果需要使用NAS的时候对千兆网的需求了。

具体的推荐型号有华硕RT-AC66U B1、华硕RT-AC88U(支持MU-MIMO/AiMesh)等。

路由器也是推荐一步到位买个好的,好路由器都可以用来祖传了呢!

8)移动硬盘推荐

说到这里,我再解释下USB混乱的接口定义。USB Type-C只是一种接口的样子,借用这个接口的外观,里面可以包裹很多协议:

USB2.0 协议可达最高0.48Gb/s

USB3.0 协议可达最高5Gb/s

USB3.1 gen1协议可达最高5Gb/s

USB3.1 gen2协议可达最高10Gb/s雷电3协议可达最高40Gb/s

USB 4 协议可达最高 40 Gb/s 速率(即将发布,完整版等于雷电3)

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一款行业内常用的跨平台的测速软件: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通过这款免费的软件你可以快速测试出硬盘的最高速度,最好的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硬盘所支持直接流畅使用的视频格式——这可以直接解答很多朋友经常不明白为什么挂着移动机械硬盘剪片子的时候会特别卡顿的疑问:

速度过慢的情况


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同是固态,但是速度却相差甚远。后三者接口都是Typc-C,而速度也各不相同(使用劣质主控的USB3.1 Gen2硬盘盒子偶尔会被识别成USB2.0设备)。

因此Type-C接口不代表速度快,购买外置设备也要注意不要被厂家的宣传忽悠了。另外,最高速度不是实际速度,比如雷电3接口,40Gb/s换算成我们熟知的速率就是40*1000/8=5000MB/s!但是如果硬盘盒里面只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机械硬盘,那么实际上拷贝速度其实也就只有80MB/s。被不少人诟病的是Lacie移动硬盘,经常杀鸡用牛刀。

说到Lacie,多吐几句槽。我在日常交流中发现很多朋友认为LaCie移动硬盘很厉害,其实在我看来LaCie的移动硬盘还是有一定问题的。作为希捷的旗下品牌,它里面和希捷消费级笔记本硬盘芯一模一样,却卖了两倍价格!要知道机械硬盘在运行中是坚决不能有任何移动的,所以其实Lacie的三防指的是运输途中而已。当然,Lacie多盘位阵列还是很稳定的,毕竟里面使用的是希捷企业级硬盘!

三星Momentus就是希捷代工

机械移动硬盘,个人推荐西部数据My Passport 2.5英寸移动硬盘,实测速度最高可达85MB/s。

而作为“影视民工”动辄传输超过100GB的数据,经常还需要在外景并不稳定的环境下拷贝数据,因此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固态移动硬盘,如西部数据My Passport SSD等,速率可达到550MB/s。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外置硬盘盒配合笔记本2.5 SATA SSD盘芯自己组建一个移动硬盘。这里只推荐一个硬盘盒:绿联移动硬盘盒Type-C 3.1 gen2

最后再给高端玩家推荐一个组合,自己组建 NVMe!雷电3外置硬盘盒 + NVMe SSD 盘芯,速率最高可达 3500 MB/s !


(五)高性价比配置推荐


说了这么多,都是选购原则和原理解析。现在重点来了!

在这里先提前提示一句:在校生的Mac电脑推荐各位通过Apple官网学生通道进行购买;其他的3C设备推荐通过京东自营购买,毕竟京东的售后实在无人能敌。

1)Mac 电脑

苹果这里推荐一下最佳性价比的iMac 5K。要知道单独一块如此高质量的27寸 5K显示器售价就往往高达万元,因此结合官方教育优惠,还送耳机,可以说 iMac 5K性价比极高了。

另外购买Mac电脑一定要在60天内购买Apple Care +!这个三年的保修计划赠送了两次意外碎屏或意外损毁的增值服务,要知道Mac一块屏幕维修起来可动辄就要5000元。Mac的保修一直是超级好的,坏了直接换新,这个经历过的人都清楚~


推荐几个搭配:

· Mac Mini +eGPU(可选配) +自己更换内存64GB

· MacBook Pro 13高配升级512固态 +eGPU(选配)

· MacBook Pro 15高配升级Vega20显卡:便携性能两不误

· iMac 5K高配升级512 SSD +自己更换内存 64GB:最高性价比

Mac电脑有一个快速的性能对比天梯图。选择多核心模式后可以列出排名,网址:https://browser.geekbench.com/mac-benchmarks


补充一句,如果你不是学生或者教师,无法获得教育优惠时,可以考虑通过马云家上面的经销商购******的情况下,部分机型的优惠可能高达5000元,具体的店家就不在正文中做广告了:)

2)Windows 台式组装推荐

这里我尝试拼了四种不同的主机配置,不同价位不同性能,但基本上都属于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搭配,见下方截图。其实各位同学可以结合文章上面,自己可以再进行各种微调。务必要注意主板和CPU接口是否搭配,以及电源电源功率是否够用。

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家庭的实际消费能力来确定配置哦,避免盲目消费。另外,自己组装电脑有一定损坏风险,请务必寻找精通组装电脑的同学帮忙哦。


推荐01号  5000元档位


推荐02号 6000元档位


推荐03号 10000元档位


推荐04号 17000元档位


其它可选配件推荐

3)Windows 台式整机推荐

主机成品推荐惠普暗影精灵4系列、惠普Z4工作站系列。Z4工作站的优点是可以选配服务器级别的至强处理器、带有纠错功能的ECC内存、英伟达P系列专业显卡以及更加稳定的电源管理系统。

4)Windows笔记本推荐

笔记本比较推荐Dell(外星人就是Dell旗下品牌)和微软两个品牌,质量不错,国内售后也比较好。

· DELL XPS 13.3 英寸 +eGPU(可选配)

· DELL XPS 15.6英寸 15-7590

· 外星人m15 15.6英寸 i7-9750H 512 GTX1660Ti

· Microsoft Surface Pro 6(没有雷电3接口,无法升级显卡)

5)黑苹果介绍

自从苹果采用Intel的处理器,macOS就可以采用特殊方式安装在Intel CPU与AMD CPU的机器上,从而出现了一大批非苹果设备而使用苹果操作系统的机器,虚拟了主板,被业内的人称为黑苹果 (Hackintosh);在Mac苹果机上安装原配Mac系统(Macintosh)则被称为白苹果。

在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刚好完工一台基于NUC8 i5平台的黑苹果,得益于 NUC8的高度集成,所以硬件配置完全一致,非常有助于搭建一套稳定的黑苹果系统。而且可以利用第二个NVMe接口的PCIE通道,加装改造接口转接原装网卡,自己再加一根天线,就可以完美支持Hand off和Air Drop!性能全面超越新款Mac Mini基础版!


还有人利用NUC i7款的加装雷电3外置盒转接AMD显卡,性能直接秒iMac27寸标配没问题。

当然,黑苹果再完美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稳定的情况,极其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而且每次系统更新大版本可能都需要重新折腾一遍破解哦。

此外黑苹果也有损坏硬件的风险,请务必注意。这里有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看看:https://github.com/sarkrui/NUC8i7BEH-Hackintosh-Build/blob/master/README.md

6)Bonus!最后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方案

我家中的工作台配置如下——

MacBook Pro15寸高配2019款升级Vega20显卡

Caldigit(加州数码)雷电3Plus扩展坞

Apple USB-C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

戴尔U2417H显示器 两台

罗技MX Master 2S无线鼠标

Apple Keyboard with Numeric Keypad (A1243)

Tangent Element调色台

Bose Companion 2 III 扬声器Twelve South BookArc支架

墙上的洞洞板及配件是宜家的斯考迪斯钉板系列

雷电3一线通方案的优点在这里就体现得非常明显了:在家里只需要插上一根雷电线,就可以通过Caldigit连接两台显示器,以及音响、键盘鼠标与各种外设和硬盘。更棒的是这根线同时还可以给电脑进行充电(功率最高100W)

与此同时,通过一台HDMI信号复制器,还可以将电脑第二屏的信号复制到客厅的电视上。这样日常观影或审片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折腾各种线缆了。而当我需要外出办公时,只需要拔掉这一根线,就可以拿起电脑出发了。


尾声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能用不了几个月这篇文章里面的很多配置可能就会过时。比如已经发布并计划年底大量发货的,基于全新10纳米架构开发的Intel 第十代酷睿处理器,其CPU性能虽然只有小幅度提升,但核显性能却直接翻倍,更有直接支持4路满血USB4(雷电3)与WIFI 6协议。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掌握了硬件的基本知识,无论硬件怎样更新,你都能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套配置。

这里也向各位推荐一个国际知名科技UP主:Linus Tech Tips,近千万订阅,基本两日一更,在这里你一定会找到更多新奇的装机搭配。B站有官方授权的同名频道,还有双语字幕哦!

由于撰写文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如果各位同学对哪一部分有疑问或者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讲解,可以在动画学术趴进行留言呀,我都会看到。很惭愧,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文中如有表述不够具体和严谨,还请见谅,谢谢大家啦!


作者小贴士:

① Win Adobe 已经可以输出 Prores,但是考虑到 Davinci 等必要套底软件还不能输出所以还是首推 macOS 

②另外没有写 Q 卡是因为相对较贵,不适合推荐给刚入学的学生 

③最后还要提醒大家 Windows 用户千万不要安装各种安全小助手,它们才是最消耗资源和搞乱系统的元凶,很多用户卡顿和系统问题都是它们引起的。

④固态硬盘的缓存机制确实会导致最后75%写入的时候比机械盘还要慢,因此推荐大家购买需求容量两倍以上的固态硬盘

⑤京东虽然贵一些,但是要想想2年后需要维修的时候,你只需要把货返给京东,与厂家撕B的事情都由京东来办了,如果实在修不成,京东大概率会给你退款。而那家便宜的淘宝店可能已经消失了。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们需要 全职编辑、全职运营,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

性价比和专业性我都要!影视动画与数媒专业电脑选购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