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分形多元论(2-1-1-3)——千古之谜:何为努斯?客观精神如何实体化?
2-1-1-3.分形多元论(Fractal Pluralism)
分形多元论由阿那克萨戈拉提出
在场域论上的对立是宇宙(cosmos)和拓扑空间(topos)的对立
在本体论上本体分为两类,分别为地位平等的努斯(nous)和种子/万物(seeds)(两者都是在场的实体,处于同一个维度)
在认识论上认为万物都是合理的现象
在目的论上一开始万物/种子是没有本源,相互融合(掺杂杂质),无限可分的(后两者为分形的基础),努斯在万物的中心,带动中心的旋转,直至万物都做离心运动,由于万物/种子的序列,即轻重密度,是由逻格斯/拓扑空间所规定,因此同类相聚,异类掺杂,较轻的甩在外面,较重的甩在里面,形成分形图案/运动的形状(等同于连续的种子,万物都可以作为基本种子,基本种子又可无限地分成一定比例的其他事物【n%是自身,1-n%是努斯/分形】,其他事物又可再分),赋予了万物形式。努斯因此通过万物的运动实体化(万物的结构由努斯的形式/分形所组建,努斯的形式由分形/万物的运动形状所体现)
努斯是无限/无处不在的运动模式(努斯的形式即万物运动的形状/分形,每一个事物都包含了一定比例的努斯/分形,例如事物的99.9%是事物自身,而0.1%是努斯/分形),也是最微小的运动模式(万物无限分割后其中仍包含努斯/分形)
努斯是一种无限的客观精神(努斯的旋转/离心运动调和“聚合/缩小运动”与“分离/放大运动”,因此它既不是主动也不是被动,它的静止(存在)就是运动,就是无穷无尽地展现自己通过分形赋予万物形式的过程,不需要借助第一人称主体/主体化就可以赋予万物形式,主体反思性就被努斯的形状取代(解决了制毡术的规定性来源与调和实体化和超实体化的主体性力量问题),因此分形多元论是一种闭合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