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价彩礼层出不穷?

近日,整治高价彩礼上了热搜·!
彩礼上热搜,稀奇吗?
不稀奇!过年了,谈婚论嫁必不可免。
江西,也跟着高价彩礼上热搜,稀奇吗?
不稀奇!江西的彩礼之高,早有耳闻。
几百万几千万,稀奇吗?
嗯嗯嗯,我承认,贫穷限制我的想象。
具体的事情是这样的:
年前,在知乎平台上,有匿名网友,爆料自己因彩礼问题,和在美留学时相识的女友,最终分手了。
该网友称,女方父母不仅提出1888万的彩礼,还要求将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并给女方数百个亲戚,每人包10万元红包...
当然,随后1月12日,官方调查回应:初判系谣言。
注意了,这里的“初判”,简直神来之笔,必须给编辑部加鸡腿!
高价彩礼的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会如此?
一,人们固有的“嫁”“娶”婚姻观。
二,竭力掩盖也盖不住的攀比心理。

首先,
“嫁”“娶”二字,习以为常,但仔细研读,总感觉是女方失去了什么,男方获得了什么。
自古不都如此吗?
“这高价彩礼,我要是不收,但女儿确实在婚后,一般都是住夫家,我确实感觉失去了些什么;这高价彩礼,我要是收,性质是不是会变掉,毕竟女儿婚后还是住夫家,这是不是有点像买卖?”
表面上说的是彩礼,其实说的,就是买卖。
你可以不承认,你可以用道德层层包装嫁娶,但“嫁”“娶”二字,在潜意识里,一遍遍的告诉你,你确实失去了什么,你确实需要补偿点什么。
结婚,两个相爱的人相互结合,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家庭,对于这个家,彼此平等,彼此尊重,彼此扶持,共同前行。
但,
“嫁”“娶”二字本身就沉淀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再多的道德美化,也美化不了自带的男尊女卑。
其实“嫁”“娶”观,不需要美化,只有直视过去的丑陋,才能真正改掉骨子里的男尊女卑。
只可惜大多数人不屑细究,不屑咬文嚼字,不屑回头看看,毕竟,浪费时间又耗精力,关键还不赚钱!
结婚终究不是嫁娶。
婚姻可以称为嫁娶,但又不仅仅是嫁娶。

其次,
对于高价的彩礼,隐隐作祟的攀比心理功不可没!
攀比并非全无益处,有时可以给人以动力,有时可以给人以面子上的满足,毕竟“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
但如果毫无节制,为了攀比而攀比,那就有点过分了,终将会有一方,面子好看,里子难堪!
“我其实不在乎彩礼,就是想证明对方有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
“我其实不在乎彩礼,后面我都会当嫁妆陪嫁过去”
“我其实不在乎彩礼,婚后都会用在小两口和孙子岁女身上”
......
是的,你现在可以说你不在乎,
但你在乎你的面子,你在乎你子女的面子,你在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悠悠众口里的面子。
这样不对吗?
没有错!面子没有错!
但里子就不一定了。
任何感情掺杂了利益,都会埋下了隐患。利益越大,感情越脆!
里子里一旦参杂了利益,那多多少少会有些膈应。
君不见,多少家庭因为彩礼而婚后耿耿于怀,多少家庭因为彩礼而礼婚后叨叨不休,多少家庭因为彩礼而成了一辈子的房奴车奴...
面子终究是面子,里子才是生活!

现在很多地方出台了相关“移风易俗”实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开展高价彩礼的整治。
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思想不变,追求不升,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老祖宗不要面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