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原文】 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 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 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 目使之去。 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今译】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向南投奔东吴孙权。 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约定共同对抗曹操。 后来,刘备的力量逐渐壮大,取夺了西边的益州,孙权便向刘备索要荆州,而刘备拒不奉还。) 孙权要求刘备交还荆州属下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以各种借口百般推托、不答应。 孙权一看索要无望,便派大将吕蒙率兵强行攻战,进攻这些地方。 刘备闻讯,亲自返回公安,派遣关羽去夺回三郡。 为了争夺荆州,刘备的部将关羽驻守襄阳,孙权的部将鲁肃驻守益阳,两军对峙,一触即发。 鲁肃邀请关羽相见、来谈判,商定双方的士兵各自停驻在百步以外的地方,只是双方的将领单刀赴会。 见面的时候,鲁肃见到关羽,谴责他说:“我们主公当初只因你们军队打了败仗,看到你们狼狈不堪,无立锥之地,才真心实意地将荆州借给你们暂且安身。现在你们已经向西夺取了益州,也没有归还荆州的意思,我们仅仅要求得到三郡,你们却也不同意,如此贪利忘义,只能为你们招来祸患。” 鲁肃的话还没说完(语未究竟),在坐有个人说:“土地应该属于有德行的人(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哪里有永远只归属于一个国家的(何常之有)!” 鲁肃厉声呵斥他,言辞表情都非常严厉(辞色甚切)。 关羽持刀起身说:“这本是国家大事(此自国家事),这个人懂什么(是人何知)!” 就使眼色让那人离开(目使之去)。 后刘备做出了一些让步,答应以湘水为界,划出湘水以东的土地归还,于是双方退兵,蜀吴之间的紧张局面才得到缓和。 【赏析】 根据这段历史,元代杂剧(见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都据以增加了一些情节,叙述东吴的鲁肃、吕蒙、甘宁几人商议要从刘备的手中夺回荆州,鲁肃邀请镇守荆州的关羽赴宴,企图在宴会过程中以武力胁迫关羽,让蜀国交还荆州,名为宴请,却暗藏杀机。 关羽(关云长)明知危险,但毫不畏惧,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几个随从前去赴宴会(单刀赴会)。关羽在宴会上谈笑自若,驳斥了鲁肃索要荆州的要求,宴后安然返回。 赴会:去参加宴会。 后“单刀赴会”用为成语,原指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几个随从,赴东吴的宴会。 后多用来指一个人或几个人冒险去赴危险性很大的约会,有称赞赴会者胆略的意思。用以形容孤身进入险境,处理棘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