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看看孩子是否有湿气?《黄帝内经》讲:“秋伤于湿,冬必咳嗽”!

2022-09-21 15:0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看看孩子是否有湿气?《黄帝内经》讲:“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快到秋分节气,气候里的湿气已经比较少了,即便是炎热的南方,湿气已经不再猖狂了,一般外界的湿气对于孩子影响比较小。

那么,秋天的湿气从何而来呢?

孩子脾胃娇嫩,这个季节的湿气,多半不是外界引发的,而是内部制造出来的。

孩子脾虚运化不好,特别是过度贴秋膘,或者饮食过度,大鱼大肉超过孩子消化能力,这些无法被消化吸收的食物,都变成了痰湿,湿气就这样一点一滴产生,积压在体内。

有些孩子因为滋阴过度,反而滋腻脾胃,导致湿气产生;还有一些孩子水果吃多了,水果易助湿,也会导致湿气产生。

还有一些阳虚体质的孩子,对于奶制品消化能力不好,稍微喝多牛奶、酸奶、羊奶,也会导致湿气产生。

秋天,很多孩子的湿气,是因为饮食不当而产生,在体内库存痰湿,到了接下来的深秋和寒冬,稍微受凉,就会咳嗽,一定要特别注意。

我们可以先看看孩子是否有湿气:

1、我们可以看孩子的舌苔,舌苔比较厚腻,或者滑腻水水的,舌苔胖大有齿痕,多数是有湿气。

2、大便特别黏,黏在马桶上不容易冲掉。有些孩子排便困难,两三天不排,排出来大便也是软软黏黏的,多半也是湿浊重。

3、到了深秋,孩子还经常长湿疹、痱子,也是湿热太重,在皮肤上寻找出口。

4、胃口不好,不爱喝水,有时候喝多点水,就容易想呕吐,很可能脾胃被湿气困住,要结合舌苔一起判断。

5、孩子总是懒洋洋、不爱动,容易困倦、无力,早上醒来,总是睡不够、无精打采。

6、有些孩子会感觉嘴巴黏黏的,很不舒服。年级比较大的孩子,可能脸上皮肤容易黏糊糊的,有点油腻。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度给孩子祛湿,之前推荐的三仁茶、玉米须茶、四神汤、玉竹荷叶汤,都有祛湿的功效,依旧可以用起来。

五指毛桃芡实汤

食材:五指毛桃15克、芡实9克、排骨适量、生姜两三片

做法:将食材洗净备好,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待煮熟后,调味即可食用。

这道汤,比较适合脾虚的孩子来补脾祛湿,五指毛桃补脾补气,同时能祛湿,是一个能补能清的食材。

秋天是芡实收获的季节,不仅仅可以祛湿,而且能够固住孩子下焦的肾气,助力生长发育;用猪排骨可以养阴润燥,缓解秋燥,这道汤会比较平和,可以祛湿补脾,补气固肾。

禁忌:适合两岁以上的孩子食用。感冒生病时,积食严重时,不要吃。

不建议把猪排骨换成热性的羊肉、鸡肉,会容易燥热上火。

如果是特别容易积食的孩子,可以把猪排骨换成滋阴的莲藕、健脾通肠的玉米,做一道素汤,更好吸收。

孩子如果没有湿气时,就不需要额外祛湿!

如果孩子有口气、舌苔特别厚,是积食为主,需要兼顾消食,可以用保和膏,也可以煮之前推荐的山楂荷叶茶。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看看孩子是否有湿气?《黄帝内经》讲:“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