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上地下要空间,河北强力推进智能立体停车场建设
石家庄讯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设、运营新模式,推动形成适合本省特点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今年,全省计划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20万个以上,鼓励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继续推进地下停车设施发展。截至7月25日,全省已新增车位16.88万个。
近日,石家庄民心广场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正在试运行。装修工刘先生在民心广场有单生意,下午2点10分,他将自己的小包车熟练地驶入停车场车库待转平台,智能语音提示拉手刹、熄火、驾驶员离开平台。刘先生走到车库门口点击电子屏,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完成存车,总用时1分10秒!


在邢台市任泽区,润德路璀璨城停车场成了这里的一个新地标。该停车场采用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共4层、177个停车位,总占地面积约806平方米,每个车位平均占地4.5平方米。邢台市巨鹿县则谋划建设了明珠广场和万盛广场2座筒式地下停车场。每座占地314平方米,均包括99个停车位,地下深度26米,地上占地面积仅20平方米;采用变频技术、伺服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无人化管理。
唐山市将立体停车场先建在了医院等停车难问题最严重的区域。2020年,先后在工人医院、人民医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了3座立体停车楼,增加了1000多个车位。今年,又在开滦医院、路北区眼科医院规划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市民可利用“唐山智慧泊车”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等,随时查询停车场的位置及空余车位数。
“为节约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城市土地,我省多地制定了多项激励措施,简化审批流程,在符合规划要求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类边角空地和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并做好临街停车设施立面美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比如,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学校操场、公交场站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王哲介绍。今年,我省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实施的20项民生工程之一强力推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继续完善统计、考核、排名、通报、督查工作机制,持续保持高位推进态势,引导、激励各地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停车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