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者
2022-08-06 12:33 作者:岭山Listener | 我要投稿

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一直都不是。
我们会缠着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不缠着讲一讲,以后没有机会听了,《1950他们正年轻》,我们来到了这里听老兵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对于他们,是痛苦的,对于我们,是“新鲜”的,听完后,老兵是沉默的,是堵着一口气的,是忘怀不了的,我们是难受的,是悲伤的,是幸运的。
有人说:就不要揭开他们的伤疤了,时间用几十年让他们不再突然回想,战争很残酷的,老人家的身子骨靠得是精气神撑着,不能伤啊。
也有人说:讲一讲吧,孩子们离那个时代太远了,他们不懂的革命先辈的苦,只知道贪图享乐,忘战必危啊。
老兵会说“想起来是真的难受”
也会说“讲一讲吧,再不讲,也没机会讲了”
每一次诉说都很珍贵,每一个能说出来的老兵都不容易。
把忘却的生离死别,战友阵亡时候的那张脸,突然的想起来,浮在眼前,思绪如同开了闸的洪水,白天结束后晚上可能在梦里又想起了冲锋号,这种折磨,对老兵而言打击太大了。
就像学生高考的那天,你向你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子讲述完,又回到那一天,考砸了考不会了,这种刺激远远比不过老兵的战场回忆,机炮把人打的血肉横飞,炮弹落在身边,重机枪撕碎半个头,打掉的下巴,流淌的鲜血或者凝固的血,又或者大脑捏造出的七扭八歪的敌人的脸。
别图个新鲜看一遍就随随便便不当回事了,珍惜,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