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听感不错的冷门塞——小蝙蝠ST10S黑金版体验评测
3个月前,我做过M2 Pro的评测(沉得很惨),耳机本身表现尚可,换模块的功能也很新颖,但同时也确实不怎么成熟,其搭载的一代迷宫技术结构也确实比较简单,提升并不怎么明显,这一次小蝙蝠ST10S作为其“旗舰”系列,搭载了经过一年打磨的二代迷宫声学结构,看这宣传图也确实复杂了许多,废话不多说,咱直接来开箱。
包装部分,可以看到ST10S黑银和黑金是用的同一个包装。内部配件并不是很多。
高情商:简约
低情商:没什么好讲的地方

包装背面是耳机参数,150欧阻抗115db的灵敏度,至于好推不好推我们等会再说。

如果说ST10S黑银版算是小蝙蝠的中杯旗舰,那么黑金版一定是超大杯。黑金版升级了更高阻抗的单元,金银混编线(指颜色,材料没有考证),mmcx口的ID设计也是完全不同,当然价格的“升级”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3.5mm接口整体有点硕大,掂量着也感受得到分量,用料一定是很好的,强度绝对有保证,但插在轻薄为主的手机上感觉有些违和……插在厚重的播放器上倒是非常契合。

腔体是铝合金材质,两边是镜面不锈钢,金色比较淡,不会显得很土气,侧面做了一圈CD纹,直角过渡也经过打磨,不会割手,总的来说确实是很有高级感。

佩戴
我收到ST10S也快有一个多月了,直接上结论,腔体略大,需要适应,比一些国产厂的13.5mm单元大很多,当然你如果用的是原道就当我没说。

腔体和前盖空隙挺大的,不会磨耳朵。平头挂耳式很是新鲜,同为平头挂耳的M2 Pro已经被我拆掉耳挂了,用着明显舒服。小蝙蝠的耳挂比较松,不怎么能贴合耳朵,属于挂了,但没完全挂的操作。隔壁he01是太紧了,他后面已经出了无耳挂的版本了,希望小蝙蝠也学习下。不过ST10S拆掉耳挂戴着,耳机上的品牌就会反过来,强迫症有点难受了哈哈。

听感表现
为了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测出这款耳机的听感表现,我这次也选用了各种前端反复测试,不算煲机中试听的时间,煲完可能还花了好几个小时吧,各位不点个赞再走嘛😂。

M2 Pro在高频的表现上确实不算出色,低频也比较松散。这一次的ST10S不负第二代之名,应该是把M2Pro上面的缺点都给弥补得差不多了。
高频没有过分明亮,我这里选用的歌曲是Ayasa的各类小提琴曲,高频延伸细腻,清晰。提琴的泛音听着也是十分舒适,并没有毛刺。
中频的人声方面,没有记错的话M2Pro在女声表现上还是不错的,这一次ST10S也继承了这一点,而且声音更加醇厚有氛围,没有偏冷的感觉。男声这一次我也是特地测了一下周杰伦,陈奕迅等经典男歌手,令我惊喜的是,这一次氛围,低频方面的提升很是适合表现男声。人声比较远,并不是很贴耳,声场有些太大了,应该也是这个迷宫腔体的特性。

如果你喜欢听高水准的低频,那冲ST10S肯定没问题,虽然这是个高阻平头塞,但低频量还是蛮大的,一改平头塞低频表现几乎都差的问题,确实是有些官方说的“箱子味”,有能量感,但又不失解析,不会糊在一起。但前提是你要把它推开。这又不得不提到ST10S的一个缺点:不好推开。
如果你要说出声,我可以说它虽然高阻,但灵敏度不低,手机直推的音量也能到达可以听到的水平,但同时失真也会比较严重。所以我换上了老朋友WHS9415耳放线,结果还是不怎么理想,系统独占音量在百分之40左右就已经听得很清晰了,听维瓦尔第《荣耀颂》,aria咏叹调在教堂演唱的特点确实很适合这个耳机,人声空灵,乐器定位也比较明确,可以看到,搭配普通耳放线上这类声场大,但不完全大的音乐中已经完全可以把控了,不过当我听四季组曲的时候发现这个确实有点糊了,高频泛音也略有瑕疵,换成cs43131耳放线依旧如此,但用某非常便宜的电脑外置声卡却挺合适,就是纸面数据太低,莫得脑放。
最后我接上了山灵M2X,应该算是体会到了完全版的ST10S,听感也和其它评测中的差别不大。手头没有dc03这种比较强的小尾巴,那种表现我猜和我这种垃圾播放器应该差不多。

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有专利的“迷宫声学结构”在这第二代确实有模有样地呈现在了产品中,这种富有特色的听感目前来说虽然比较惊喜,但仍有打磨空间。
古典,交响,以及低频较多的摇滚,爵士都是他的强项,它在这个价位确实算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存在,喜欢听这些的可以看看这个。耳机899的售价再上个入门级的前端确实可能会劝退一些初烧,不过凡事都可以慢慢来,产品是有潜力的。黑银版听说听感和黑金不太一样,我也不过多评论了,至少它应该比黑金好推。希望小蝙蝠能在下一代升级下包装吧。
最后,感谢小蝙蝠官方提供的ST10S耳机。望继续在这方专利上深耕,给耳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