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就是极致模仿!
学习的本质是模仿, 模仿的本质是推理, 推理的本质是记忆! 记忆的本质是创造. 创造没有那么高大上! 浅层模仿就是套用概念与公式! a×(b+c)=a×b+a×c⇒25×41=25×(40+1)=25×40+25×1=1025 套用:"分配"⇒给每个加数b,c分配1个因数a. 创造:先求和再求积⇒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 本质:"乘法"这个概念的定义⇒相同加数的和的改写! a×(b+c)⇒a个(b+c)相加的和 a×b+a×c⇒a个b相加的和与a个c相加的和再相加. a×b+a×c=a×(b+c)⇒15×8+15×2=15×(8+2)=150 套用:"分配"⇒把b,c分配的数提出来,并把b,c添上括号. 创造:先求积再求和⇒改变为:先求和再求积. 本质:"分组"⇒把1个b与1个c分成一组,共a组. ⇒每一组的和都是(b+c),共有a个这样的数相加. 这两个过程一个正向运用,一个逆向操作,完全来自于生活, 完全可以带着孩子做实验操作. 推广:a×(b-c)=a×b-a×c⇒a×b-a×c=a×(b-c); a×(b+c+d)=a×b+a×c+a×d⇒a×b+a×c+a×d=a×(b+c+d) 我敢说,没有几个孩子真的从本质上理解了乘法分配律! 我敢说,真正像理解乘法分配律这样去学数学,数学一定不枯燥!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等式(不变的规律) 我们研究世界,一定是希望通过掌握不变的规律,以期望在下次的 模仿操作中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规律本身可变,不可掌握,那我们怎么能保证自己的下一次 模仿一定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深层模仿一定是推理,有等式单推(单个规律运用)或等式组合推理. (多个规律组合运用→整合) 无论是等式单推或等式组合推理,都是很讲究经验与技巧的. 这些经验与技巧真的都需要自己去发明吗? 明显不需要!因为需要我们掌握的技巧与经验太多了! 什么都尝试自己去发明,时间太久了! 就像阅读要看西方大咖的书,数学学习的关键就是多看高超详细 的解析,然后模仿它! 高效的学习(模仿),只要做好下面几点: 1.教材的概念必须要一字不差地背诵; 2.教材的公式必须能对着符号公式说文字表达的公式; 3.教材例题必须要保证自己随时能复述. 4.再找一本最优秀的分类练习教辅(最好有详细通法的解析),反复做, 哪怕做上100遍,务必保证吃透它. 5.吃透这本教辅每一个章节后,必须要在这些题目中找到可以作为 画瓢参考对象的"葫芦"(也就是找到母题).把这些母题做成本质理解, 随时都可以5分钟做出来!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些母题!而这些母题就是 你征战考场的核心武器库! 模仿,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反复思考,以期获得本质理解,才能快速运用! 才能真正实现"秒杀"!请记住,手脚快,思维快不是一天炼成的,是长期 训练而来的! 本质理解的获得,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你一定要向前人学经验,学智慧! 不管你再聪明,成绩再好,你学得再透彻!难道你比所有沉浸于数学许多 年的人还要厉害? 在你没有参加工作之前,所有学习数学的方法一定都是模仿,这个阶段 是扎实快速模仿所有数学体系,一定不是自创体系! 模仿的核心就是主动去模仿所有需要模仿的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