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架空/战争】寒夜瑟瑟〔1978〕

2021-06-19 11:21 作者:吹雪七月  | 我要投稿

    1978年4月20日晚,在摩尔曼斯克的坎达拉克沙附近的一处机场里,隶属于国土防空军第5防空师第365截击机团的亚历山大·波索夫大尉完成了出击准备,坐进了自己的85号Su-15截击机。他在早些时候得到命令,被要求立即升空执行拦截任务。

    

    “请求接入地面电源。”

    

    “收到!”一旁的几个地勤人员顿时行动了起来,他们从地面电源车上牵来电缆接入了飞机的地面电源接触器,“地面电源已连接。”

    

    “迈科普(塔台的代号),85,请求启动。”

    

    “85,迈科普,准许启动,风向040,风速4米/秒。”

    

    “收到。”

    

    聆听着塔台的指示,波索夫大尉不紧不慢地调试着自己的舱内的设备,刚才他已经调好了氧气供给、抗荷服、油电设备和无线电,接着的就是引擎了。波索夫先推动了左发动机的油门,才按下它的启动按钮,发动机转速表正常挪移,启动成功了。于是他将其余的次要设备也通通拨开。这些东西不在之前开启是担心供电不足。

    

    “请求断开地面电源。”他有条不紊的说。

    

    “收到!地面电源已断开。”

    

    瞄具……雷达……照相枪……他在心中默念着自己所要做的程序,以免得粗心忘记。他打开仪表灯光,校准了罗盘和姿态仪,这才启动了右发动机。在看到右发动机也正常运转之后,他将雷达拨动到了待机档位预热。

    

    “请求移除轮挡。”

    

    “收到!轮档已移除。”

    

    波索夫关上座舱盖且牢牢锁住,给舱内通风并加压,机舱内的设备就调整完毕了。他把襟翼放到起飞档位,航行灯拨至最亮,还不忘打开机首下方的滑行灯,前方顿时就亮堂了起来。希望在我出现前这伙计就已经离开了。他没趣地想着。

    

    “迈科普,85,请求滑行至跑道。”

    

    “85,迈科普,准许滑行至跑道30。”

    

    “收到,滑行至跑道30。”

    

    大尉放松地挪了下身子,将两个发动机的节流阀一齐从方才的慢车位上缓缓地往前推去,这支绿头的白色细嘴瓶顿时就向前移动了起来,在要挪动至滑行道中部的时候,他蹬下左侧的踏板,“瓶子”便顺着他的意志向左滑去。最后,他来到了30号跑道的起飞位置上。他用脚尖点住踏板,飞机便刹下了。

    

    “迈科普,85,我已到达起飞位置。”

    

    “85,迈科普,准备就绪后,允许起飞,爬升至300(米),参考场压970.47。”

    

    “收到,爬升至300,参考场压970.47。”

    

    耳闻得到了起飞许可,波索夫最后检查了下飞机的各项操作设备,接着,他推下节流阀,飞机便向前驶去。随着军用推力的开启,机体的速度达到了高处,然后的,是加力燃烧室的启用,引擎即刻喷射出了两道狭长的火焰。燃料挥洒着,燃烧着,将一整支长剑一鼓作气地冲上了空中。

    

    就此,85号机顺利升空。波索夫收起起落架和襟翼,调节导航,把接收信号调到相关赫兹,再拨到罗盘档位,就可以直奔着导航的方位去了。

    

    利剑冲击,音爆随至。他一如往常地携带了2枚R-98MR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与2枚R-60红外制导近程空空导弹,此外还配备了一个副油箱,以保证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效能。

    

    “101,85,现在高度4000(米)。”

    

    “85,101,现接管指挥,转向315,爬高7000,目标代号‘海燕’,数量1,任务:识别并拦截‘海燕’。”

    

    “收到。”

    

    他向左后摇动操纵杆,蹬下了左脚的踏板,遵从了101——摩尔曼斯克的防空指挥部。

    

    “85,101,目标航向200,距离60(公里),高度7000,速度900(千米每小时),侧对。”

    

    “收到。”

    

    得益于Su-15优良的速度和爬升率,他不一会儿就追上了这个处于7000米高度的目标。从机尾看去,那确实是一架比较大的飞机,有四个发动机,可能是美国人的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

    

    “101,85,已目视‘海燕’,开始识别。”

    

    “收到。”

    

    他关掉加力,褪去激波,驾驶着这架有着“最漂亮的防空战斗机”之称的座驾“悄无声息”地跟踪了一段距离。盯着那一闪一闪的航行灯,他越看越别扭,于是报告称:

    

    “101,85,我认为‘海燕’是一架美国的RC-135侦察机。”

    

    “85,你确定?”

    

    波索夫又仔细地望了望,随后说:“我确定。”

    

    “立即迫使它降落到最近的机场!”对面几乎是在脱口而出。

    

    “收到。”

    

    波索夫蹬下右踏板,让飞机往右侧歪去,轻推节流阀,试图飞到敌机的旁边。他同时还把无线电调到公共频道,尝试对飞机进行喊话:

    

    “这里是苏联国土防空军军机,你已侵入苏联领空,请立即跟随我降落,不然我将击落你机。”在念完了本国语言——也就是俄语的版本后,他又用英语再念了一遍。

    

    空气沉寂了一会儿,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可能这真是一架敌机?他想。现在距离飞至敌机旁边还有一小段时间,他决定再用英语重复一遍。

    

    “这里是苏联国土防空军军机,你已侵入苏联领空,请立即跟随我降落,不然我将击落你机。”

    

    一秒……三秒……五秒……没有回应。现在他已经飞到了敌机的旁边,看到了那一排一排的明亮的窗户。也许是客机?但他们做得未必有些过火了,谁知道美国佬是不是推出了什么新的侦察机型呢?就这么想着,他打开了降落灯,示意对方降落。

    

    “这里是苏联国土防空军军机,你已侵入苏联领空,请立即跟随我降落,不然我将击落你机。”

    

    一如既往的,无线电里一片空无。今晚的天色很暗,基本上只有那一些机窗是可见的。波索夫紧盯着身边的“客机”,又再次呼了两遍话,还驾机在对方两侧翻滚,却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就在他思索着是“要是有机炮能给予对方警告射击就好了”的时候,这架该死的“客机”突然调整了航向,朝着芬兰的方向去了。

    

    “101,85,‘海燕’拒绝降落,而且调转了航向,现在正往180方向前进,可能是想摆脱我撤回芬兰。”

    

    “收到。”

    

    报告完毕,大尉一边小心地跟进着身边的“客机”,一边环顾了下四周,没有发现其他的敌机。尽管他还没有开启那款名为“鹰”的机载雷达,但由于有地面雷达站的辅助监视,所以他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85,101,允许开火,击落‘海燕’,击落‘海燕’。”

    

    “101,请再说一遍?”

    

    “击落‘海燕’。”

    

    “收到,击落‘海燕’。”

    

    你要倒霉喽。波索夫打开了雷达,先后拨下了火箭巢(导弹同按钮)的供电按钮,接着拉下节流阀,让自己的座驾回撤到敌机后部的位置,占据到一个最有利的六点钟方向。接着,波索夫把瞄准模式换到雷达档,将武器选择拨到了导弹一项,还选定了一枚R-60热能追踪导弹,座舱里顿时响起了提示红外导弹导引头锁定情况的“呜呜”的蜂鸣音。

    

    呜呜声变得尖锐起来,这代表导弹已经锁定了敌机——但波索夫还是担心这可能是一架客机,所以终究驾机向左偏了一点,来到了七点钟的方向,才对着对方的左侧机翼按下了控制杆上的发射按钮。随着一声“发射。”的报告,导弹腾空而起,这一枚R-60导弹成功的击中了目标左翼的顶端,火光霎时刺破了寂静的黑夜。

    

    爆炸使得这个飞行器严重地晃了一下,接着,它向地面俯冲而去,没入到了绵延的云层里。波索夫试着驾机追赶上去,但却因极低的能见度而丢失了目标。四周又回归到了沉寂之中,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101,85,我重创‘海燕’了,它下降到云层里了,我已丢失目标。”

    

    “85,101,收到,即刻返航。”

    

    交战结束,大功告成。波索夫看了看自己的油料,蹬下方向舵踏板,踏上了归途。瞄具关掉……火箭巢关掉……接着的,就是把无线电从导航调到天线那里,然后调到塔台的频率,再试着与对方对话了。

    

    “迈科普,85,归航。”

    

    “85,迈科普,飞行航向方位240,距离80,跑道21,场压970.47,到起降航线高度。”

    

    “收到,跑道21,到起降航线高度。”

    

    这真是自找的,就算是客机那也是活该。他想。他一边望着外面的墨境,一边小心矫正着自己的航向,逐渐抵达了自己的机场。在一片漆黑的暗夜中,跑道两侧的灯光是多么的耀眼啊。

    

    “迈科普,85,请求着陆。”

    

    “85,迈科普,检查起落架,风向040,风速4米/秒,跑道21。”

    

    “收到,跑道21。”

    

    波索夫将节流阀往底下拉去,打开着陆灯,将襟翼放至着陆档位——也就是全部放下,然后还不忘放下起落架。他调节着自己的方向,将机头以一种较高的角度抬起,好在落地的时候让最为紧靠的后起落架先触地。他标准地冲上了跑道,带着飘摇的减速伞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

    

    “85,迈科普,滑行至停机坪。”

    

    “收到,滑行至停机坪。”

    

    接下来的,就交给其他的战友吧,上面应该会派遣其他的截击机单位前去监视,而自己刚刚所做的是否妥当,就是明日的后话了。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呢?波索夫望着前来接应的地勤,露出了疲惫的微笑。毕竟,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

    

    一天后,波索夫从上级那得知了这个被他击中的飞行器是大韩航空902号航班班机。遭到攻击后,这架飞机下降到了1500米,又飞行了约四十分钟。在四架Su-15友机的监视下,它于科皮亚维湖上空进行了盘旋动作,消耗了多余的燃油,最后以机腹迫降的形式在科皮亚维湖的冰面上着陆。此时距离芬兰边境仅有150公里。

    

    在后续的调查中,韩国飞行员承认了自己误入了苏联领空。他们确实接到了苏军战机所发出的迫降信号,却没有理会,结果招致了导弹的攻击。弹片击破了飞机机身使得机舱瞬间失压,造成了一名韩国商人和一名日本游客的死亡。闹剧就此以单纯的偏航原因而结束了,击落班机的波索夫没有受到责难,相反,他因恪尽职守得到了上级的嘉奖。

    

    时至今日,人们可能会像谴责五年后击落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班机造成重大伤亡的飞行员杰纳迪·奥斯波维奇少校那样声讨波索夫的行径,但毫无疑问,他们都只是单纯的守卫国家领空的战士而已。波索夫在之后被提及此事时一直表现出了骄傲的姿态,对异议者的声讨极为不屑。

    

    “我们只是在保卫国家,保护自己所珍视的一切,换作是你,你也会像我们一样这样做的。”他说。

    

    

    


【架空/战争】寒夜瑟瑟〔197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