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霉素(Tunicamycin;CAS 11089-65-9)
衣霉素是什么?
衣霉素是一种同源核苷抗生素的混合物,可抑制UDP-HexNAc:polyprenol-P HexNAc-1-P酶家族。在真核生物中,这包括GlcNAc磷酸转移酶(GPT),它在糖蛋白合成的第一步中催化N-乙酰氨基葡萄糖-1-磷酸从UDP-N-乙酰氨基糖转移到磷酸多利考。衣霉素阻断N-连接糖基化(N-glycans),并用衣霉素处理培养的人类细胞,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它被用作生物学中的实验工具,例如诱导未折叠的蛋白质反应。衣霉素由几种细菌产生,包括克拉维链霉菌和溶周链霉菌。
由于脂肪酸侧链共轭物的可变性,衣霉素同系物具有不同的分子量。
衣霉素生物合成
对黄链霉菌中衣霉素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并对拟议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表征。细菌利用tun基因簇(TunA-N)中的酶来制造衣霉素。
TunA使用起始单元尿苷二磷酸-N-乙酰基葡萄糖胺(UDP-GlcNAc),并催化6'羟基脱水。首先,金枪鱼中的一个Tyr残基从4'羟基中提取一个质子,在该位置形成一个酮。随后,NAD+从4'碳中提取氢化物,形成NADH。酮通过Tyr残基和附近的Thr残基的氢键稳定。然后,谷氨酸残基从5'碳中提取出一个质子,将电子向上推,在5'碳和6'碳之间形成双键。附近的半胱氨酸以水的形式离开时,会向羟基贡献一个质子。NADH向4'碳提供氢化物,在该位置重整氢氧化物并形成UDP-6'-脱氧-5-6-烯-GlcNAc。然后,TunF催化中间体异构化为UDP-6'-脱氧-5-6-ene-GalNAc,将4'羟基从赤道位置变为轴向位置。
衣霉素的另一个起始单元是尿苷,它是由三磷酸尿苷(UTP)生产的。TunN是一种核苷酸二磷酸酶,催化从UTP中去除焦磷酸形成尿苷一磷酸。最后一个磷酸盐被假定的单磷酸酶TungG去除。
一旦生成尿苷和UDP-6'-脱氧-5-6-ene-GalNAc,TunB将在UDP-6'-脱氧5-6-ene-GalNAc的6'碳处催化它们的连接。TunB使用S-腺苷甲基硫氨酸(SAM)在尿嘧啶核糖的5'碳上形成一个自由基。TunM被认为利用尿苷自由基的电子和UDP-6'-脱氧-5-6-ene-GalNAc双键的一个电子,催化尿苷的5'碳和UDP-6’-脱氧5-6-ene-GalNAc的6'碳之间形成新的键。UDP-6'-脱氧-5-6-ene-GalNAc上的自由基随后通过从SAM中提取氢来猝灭。得到的分子是UDP-N-乙酰基-单胺类。TunH随后催化UDP-N-乙酰基-单胺类的UDP水解。引入另一种UDP-GlcNAc分子,随后在TunD的催化下形成β-1,1糖苷键。生成的分子通过TunE脱乙酰。TunL和脂肪酰基ACP连接酶用于将代谢脂肪酸加载到酰基载体蛋白TunK上。TunC然后将脂肪酸附着到游离胺上,生成衣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