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鬼畜与洗白
【阅前提示:本文仅代表个人浅见,如果有不赞同的地方或者有引起争议的地方,欢迎和平交流观点,但请不要嘲讽、谩骂,谢谢】
说起b站最近鬼畜区的红人,那非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马保国大师莫属了。
不得不佩服马大师的口才,用短短的几分钟能把一个切磋失败被人打了的事件描绘的这么有意思,晚辈佩服至极。

其实抛开马老师这个人和他的言论、他所做的那些事,仅从一个鬼畜素材的角度去审视他的这个回应视频与一些流传出来的“教学视频”,马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鬼畜明星”。单拿这段万恶之源来说,马老师自信的态度与口音、语气,还有叙事的节奏都很搞笑,你能从这扒出“源赖氏佐田”“婷婷”“耗子尾汁”等非常生艹的空耳;而另一段著名的“松果弹抖闪电鞭”,我相信大多人看完那五鞭都会忍俊不禁:这老头打得这几下太有意思了。
也许你看了上面这一段后正在骂我:你怎么可以洗白马保国?
我要洗白他嘛?不。上面这一段,我仅仅是分析马老师为什么能火。
你看更早的雷雷、闫芳,哪一个有马老师这般空前的热度?

恶搞与洗白
简而言之,因为一场比武的失败,马保国,这个传武“大师”成功地出圈了,然后引起了群众的注意。



伴随着层出不穷的二创恶搞,马老师的热度水涨船高。
有人了解马保国的言论和事迹后嗤之以鼻:呸,一个老骗子,明明自己不能打还四处碰瓷吹牛,之前还花钱雇人拍宣传片说是实战录像,现在好,遭报应了吧。
有人则是感慨:70岁的老头身体还挺好,挨了三拳晕过去了过几天还和没事人一样活蹦乱跳,练得功夫至少有养生功效吧,可惜太过自信于自己能实战,上了擂台丢了脸,啧啧啧,可惜,本来挺好玩儿一老头。
在这,马大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在这里不下定论。他是不是骗子,每个人看法不同。
无论怎样,马老师有了热度;而观众从中得到了欢乐。他们看到了马保国的原版和各种恶搞视频,笑得很开心。可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种欢乐,究竟是来源于马老师,还是那些做视频的up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必须先去理解,鬼畜大概是个什么东西,以及鬼畜二创作品与鬼畜明星本人到底有什么联系。
放假君在直播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大意如下:鬼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形式上的鬼畜,一种则是内在精神上的鬼畜。按照b站定义细分,前者是人力、鬼畜调教rap、音mad作品,后者则是鬼畜剧场和鬼畜配音。无论哪一种形式,好的鬼畜作品都应该有鬼畜精神。
什么是鬼畜精神?或者说,鬼畜的核心是什么?
鬼畜的核心,在于解构与延异。
以元首这个经典素材来说吧。这本来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情节,希特勒在得知手下斯坦纳将军没有按照他的命令行动后大发雷霆。但由于布鲁诺冈茨极具张力的表演以及各种中文空耳,这段视频甚至整部电影都沦为了鬼畜素材。于是,鬼畜中的元首与电影中的希特勒,逐渐分化成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整天喊着“渣渣”,经常找小黄和甘蔗愤怒吐槽的呆萌元首,另一个依旧是那个纳粹领袖,二战战犯。但由于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人因为喜欢鬼畜作品中的元首,从而去喜欢希特勒的现象(万幸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
马保国这次也是如此。马保国老师在二创作品中时而传授辟邪剑法折年轻人的鞭,时而和八岁的小朋友打架,时而跟年轻人斗地主,甚至还会操着闪电鞭跟钢铁侠干一架。
那么鬼畜中的马保国和现实中的马保国,有什么联系吗?说没有是不可能的。马保国现实中的行为引起了注意,而因为马保国的语气、口音与动作好笑,他才具备了被鬼畜的潜力。如果马保国只是平淡地讲述他和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他未必有这般热度;二创作品中的马保国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中的马保国有相似、共通之处,他们之间有着摆脱不掉的联系。
接下来问题来了,你喜欢看的是那个二创作品里的马保国,还是现实中的马保国?
其实很多人是都喜欢看的。因为两者之间太像了,二创作品的马保国脱胎于现实中的马保国,他们有着同样的外貌、神态以及搞笑的动作、语气;而现实中的马保国又与二创中的马保国不同,他不会真的去教辟邪剑法,他还是那个给传统武术抹黑的马保国。
那么像元首那样,将两个马保国剥离,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不太可能。对元首的喜爱我们还能归于布鲁诺冈茨爷爷的精湛演技,而对马保国的热衷,又该归结于什么呢?
所以某种意义上,你是不可以“喜欢”马保国的。
肯定有人不服,马保国老师那么好玩,我不能喜欢?我不能玩“耗子尾汁”“闪电鞭”这样的梗?娱乐与玩梗的权力谁都有,没人能阻止你。
那么我们设想一下:你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鬼畜作品,大概主题是讲马保国是一个从小认真习武的角色,笃信自己非常能打,对平生所学深信不疑,四处教拳想把学到的功夫发扬光大,然后被人忽悠上了擂台,结果被人打趴了。
上面这一段眼熟嘛?没错,是有些人洗白马保国时的措辞。你现在当然可以对别人洗白的措辞不屑一顾,觉得自己不会中招。但是出现这样一个作品,给没了解马保国的人看,会有什么后果呢?有辨认能力的可能去自己了解马保国的事迹,但也会有人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对现实中的马保国与他的行为产生好感。
其实上面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还记得某亚军中单么?


鬼畜区的困境
在敲下这个副标题的时候我有些不安,毕竟这个标题涵盖的范围太大了。所以下面的话,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是我一个普通鬼畜区观众的看法,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友好交流。
鬼畜区固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版权,比如热度降低,比如相关法律法规,比如被鬼畜的人不接受等等,这些对于鬼畜区来说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但我今天并不想探讨上述这些问题。
我想说的是,从这次马保国的鬼畜恶搞浪潮以及引发的影响来看,三次元鬼畜作品与鬼畜素材本人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其实马保国这次的事件和后续舆论走向的变化,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远的有2017年的卢本伟,近的有去年年末的岛市老八、郭老师。就拿卢本伟说吧,卢本伟事件后续一两年内的舆论翻转,可以说鬼畜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毕竟理性看待卢本伟事件,这其中固然有他本人自己作死的因素,可也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世界上没有绝对非黑即白的事。鬼畜区最开始的态度是调侃、嘲讽卢本伟的开挂(代表作品就是梦二大佬的《穷开挂》),而后续又逐步发掘了得得得、卢本伟斗地主的素材,有关卢本伟的鬼畜逐渐转向了搞笑的方向;而最后鉴于对这次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也出现了严肃向主题的作品(卢本伟版《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争议,我先在这多扯几句,表明我的态度: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卢本伟开挂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卢本伟并不因开挂被封杀,而是因为教唆粉丝骂人;当初这件事有那么大的热度,一方面是卢本伟自身的热度与玩家对PUBG外挂泛滥的愤慨,卢本伟作死撞上了枪口;另一方面,帝师等人的推波助澜也是一大因素,毕竟芦苇倒了一些人有利可图嘛。总之我个人觉得卢本伟被封杀的不冤,他并不无辜,但对于卢本伟的负面描述有一些是被恶意夸大了的】
如果对比这次的马保国,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马保国的热度虽然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对比卢本伟事件,事情的走向已经出现了相似之处。同样是一个自身有问题的人(芦苇教唆粉丝骂人,马保国吹嘘自己能打开馆收徒四处碰瓷结果被人三拳KO)被鬼畜区恶搞从而掀起了热度,也同样是随着后续鬼畜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都从讽刺变为搞笑,马老师的进度要快得多),观众对鬼畜明星本人的看法开始发生了变化。
所以,马老师,会最终走上最后一步么?
这就是我想在这说的鬼畜区面临的一个困境:
面对一些自身有问题的鬼畜明星,鬼畜区的二创必然会为他们带来热度,从而使其有可能从中获益;而带来热度的同时,观众看多了他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会对这些鬼畜明星产生感情,那么,这时鬼畜明星本人的问题,会不会被洗白?鬼畜区又需不需要为这种不该有的洗白承担责任?
有不少人都认为,鬼畜区的二创作品给了马老师本不该有的流量。而鬼畜区UP的初衷,大多都是觉得好玩或者意图讽刺,而这种讽刺却神奇地给被讽刺的对象带来了利益。说得通俗一点,一开始很多UP都是知道马老师有问题,但是只是因为马老师是一个非常优质的素材,可以做出很好的鬼畜作品,所以UP们做了,而这也让马老师得到了他不该得到的。所以事情就变成了这样:马保国本人并不能打,丢了大脸,结果这样一个不能打的“大师”反而受到了追捧,又是记者采访又是接拍电影,甚至有人觉得马老师可怜,最终有人为马老师洗白。
现实就是这么吊诡。把话说的极端一点,鬼畜区在无意之间让一个骗子获得了成功,一些观众开始指责鬼畜区UP们的作品给马老师引流带来了热度,让他成功洗白,而这,绝非鬼畜区UP的初衷。

鬼畜,究竟该是什么
又是一个涵盖范围非常大的标题…
鬼畜,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好的鬼畜作品,该是什么样子?
百度百科说,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配合BGM的节奏鬼一样的抽搐来达到洗脑或喜感效果的视频叫鬼畜;
有些音mad爱好者觉得,只有音mad配被称为鬼畜,其他的都是DSSQ;
有些观众觉得,白鼠那样的鬼畜调教全明星RAP是鬼畜;
有些观众觉得,惜缘、非桥段、梦梦这样填词富有内涵的人力鬼畜是鬼畜;
也有人爱看各种炫酷、搞怪、脑洞大开的鬼畜剧场;
短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这样:没有人可以定义鬼畜是什么。
鬼畜的种类一直在拓宽。这次B站为鬼畜区添置了一个新的分区——鬼畜剧场,像马老师的恶搞以及贴图鬼畜剧、BB剧场等成为了新的鬼畜门类。
鬼畜的素材也一直在拓宽。仅仅2020年,鬼畜区就大规模流行了罗翔老师、法海、新二、《啊,海军》、关掉姐、马保国等新素材(可能不全或者有偏差,凭记忆写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梗:b站只有两个区,一个是鬼畜区,另一个是鬼畜素材区。万物皆可成为素材不是说笑的,脑洞大开的大佬们利用鬼畜明星们创作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作品。
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大多数鬼畜素材被发掘后,最开始做成的一批鬼畜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举例说,鬼畜区御用歌手葛平老师。葛平老师一开始在鬼畜区的称呼可不是葛叔,而是葛炮,那可不是什么好名字。在上古时期群魔乱舞的鬼畜区里,因为一些误会,人们一开始对待葛平老师的态度并不是像今天这般尊敬,而是怀有非常大的恶意的;而后来一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葛叔用他包容的态度和一声“基友”接纳了孩子们搞出来的新玩意儿,后来还专门录了非常高质量的音源。
再看这次马保国的鬼畜二创作品。最开始的一批马老师的恶搞几乎全是以讽刺、恶意调侃为主,毕竟一个开宗立派的掌门人平时总吹自己能打,然后上去被一个练形意拳的民间爱好者打趴了,这事怎么看怎么丢人。而后来由于马老师的口音实在太有意思,第二批的二创作品就向着“离谱”的方向发展;其实这个时候,这一批的二次创作就已经和马保国原本的回应视频联系不那么紧密了。
为了说明这种变化,我觉得还是要举例子来说。马保国老师万恶之源第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恶搞应该是猪师傅的《中华武德》;

这个视频中的内容主要还是讽刺了马老师不能打(或者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能打),堂堂一个太极拳掌门人连俩小孩都打不过还要搞偷袭,这个时候二创作品对马保国的态度主要是讽刺;
而到了后来则出现了这样的作品

这时候二创作品已经和马老师本人的丢人事迹关系不那么紧密了:马保国不可能和年轻人在健身房斗地主嘛。这个作品你抽掉马保国这个因素单独看台词,也算是一个有点意思的作品,但是极度匹配马保国本人的语气与口音;
而再到了后来,鬼畜二创作品几乎跟马老师本人没啥关系,向着生艹的方向发展了;

“是谁带来~一个左正蹬~”
来,唱出来没,是不是有点想笑以及感觉到生艹?但是这时候已经和马保国丢人的事迹没关系了。
这个变化过程,正是鬼畜精神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马保国事件本身的严肃性在被消解、融化,鬼畜区up们从中提取出了一个新形象,一个说话搞笑、动作抽搐、会打闪电鞭的马保国正在诞生。至于他是不是骗子,在鬼畜二创作品中已经不重要了。
马保国,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素材。
这就是鬼畜区up手中马保国的变化过程。至于对马保国本人的争论,以及后续马保国的流量和洗白,已经不重要了。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鬼畜就是“图一乐”,没什么意义。一方面,人们应该在对着二次创作出的马保国形象大笑的同时意识到,马保国之所以受到注意并成为鬼畜明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本人的污点;另一方面,也有着一些up主不甘于单纯地“图一乐”,他们想用鬼畜的形式发声,所以他们创作的鬼畜作品中的马保国并不是被二次创作提取出的搞笑马保国,而是更接近于三次元现实中原本的马保国形象。我个人觉得,关于马保国的严肃向主题的鬼畜作品大概率会出现,但究竟是给马老师洗白,还是利用马老师这次事件反思一些问题,就看up本人的创作和观众的理解了。

结语
在最后,一定会有人想知道马保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该不该洗白,又该怎么定义他。在这我不想多费笔墨,因为这和我想探讨的东西无关。
无论怎样,马保国老师火了,火出了圈,有了流量与热度,未来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收益。这与鬼畜二创作品的爆火有关,在一些人眼里,万恶的鬼畜区小鬼们把一个老骗子捧了起来。但鬼畜up们应该为此去承担什么责任吗?如果说背后有着资本的涌动,那或许应该;但现如今的情况是,马老师先红了,然后才有人找上了门。这个世界有时候可能就是这么荒诞,该火的不该火的都火了,人们在追着热点与流量玩梗娱乐,背后的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而同时鬼畜区的up们也在对着这个现象与一些人的指责搔了搔头皮:哎?我们是无意中做了不该做的,捧了不该捧的人吗?事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我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做啊。
马保国的热度就要过去了,但以后一定还会出现下一个刘保国张保国李保国…到时会发生什么,谁又会知道呢?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好看客别站队,静静地“图一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