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柳生新阴流兵法——继续剑术学习的现实意义

2022-10-10 22:44 作者:广州诚正馆武道  | 我要投稿


柳生·家纹

 

缘起     

     余几年前曾想写一篇关于剑术的文章,应是才疏学浅,阅历不足。每每起笔便随即因能力有限作罢。当时落笔,“剑术于当今之世,乃无用之物”便为句首,文词便随之不续,一直未能成文。后于一八年中飘身广府,诸事延宕相杂,身心精力俱不足,道场草创未能行久,不满期年而散,友剑两弃。困顿期间幸赖故旧与家人鼓励,志心复续继起。先日蒙师兄赠予书物,嘱咐读之,现将日阅览所获末思发而为文,不掩鄙陋与诸君分享,愿不吝赐教

 一、心

     生而享太平,不处乱世为生存挣扎已是莫大幸福,虽然如是,人处各类关系中又怎能不染不着?若有所忿,闷于心中,望不致病且不能,又怎能平心静气于形而上之境地?柳生新阴流所提出的“活人剑”课题,是从柳生新阴流的根本指导“性自然”、“转”中出发而来,两者谓自然而然,玉盘滚珠,活泼无碍。而不是一招一式之技术,是对内心的重视。内心世界的体悟是很难通过外在的招式学习得来,真正所谓性需自悟,不悟则终难明之事也。所以观柳生新阴流传书以禅宗偈子为开示文以求众明性。


二、生

     柳生新阴流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是武者逐渐脱离生命苦短、命如朝露的战国乱世,由乱至平迎接了偃武的德川时代。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下学习剑术、兵法还有什么意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武士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了禅、儒的精神世界靠近,以求磨练内心。日本在受容的中国思想时虽然有所加减,但却有着可以连接的线索,当时三教合流的大思想背景下的日本受容的佛教禅宗、儒家理教心学,都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产物,这是无论外饰如何终究脱不去的事实,是形式与深层次上我们中国人理解日本古文书方面的优势。

儒·释

三、感

     所谓“天地人”,人并列天地而为三才,“人”生天地之间,存于万物之中,若心生乱杂,困扰万端,为人且不能,则绝非柳生石舟斋给予门人印可中所谓“真实”之人。主人翁不存,身中无心,心不合体,放之剑术之地言之则是心不使体、体不使剑,自身即是敌人何能制眼前之对手,不亦可笑之事乎?驱除芜杂秉持正心,锻炼人格,即是剑术、兵法所进、所求。

符号代表的什么?


四、悟

     正心去非,去除不真不诚,自然浩然之气流通贯彻,充实内心,此者即是《没滋味口传书》所言斩相得胜五事之第一,“勇”之事。能明己心,能识此“勇”,余念与诸君应能共知何为开祖藤原信纲“尊天感应”而明悟新阴流的典故了。

愿与诸君用眼神观此牡丹花下睡猫儿(*^_^*)

                                                                               时二二年壬寅岁十月笔于穗城白云山下寓所


读柳生新阴流兵法——继续剑术学习的现实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